立德树人扬美德,国学智慧承十法 —— 七初东校区开展学习曾国藩教子十法主题活动

教育   2025-01-08 19:35   河南  



为深入践行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挖掘与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郑州市第七初级中学东校区各班级围绕曾国藩所提出的教子十法——“省、静、勤、和、诚、学、明、挺、趣、恒”,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辩论赛、演讲及短剧等活动。




书法作品



短剧表演



主题演讲



辩论赛



主题班会



亲子共学



学生感悟


以“省”为镜,以“静”为心

——曾国藩教子十法的启示

七一班 周苏辰


在曾国藩的十字教学法中,“省”与“静”二字,如同两面明镜,照亮了我学习的道路,也指引了我心灵的归宿。


“省”,如曾国藩所言:“每日三省吾身。”这句话深深烙印在我心中,成为我每日自我反思的座右铭。我审视自己的心态,是否过于浮躁,是否容易被外界干扰,是否保持了积极向上的态度。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我逐渐学会了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如何更好地面对学习中的挑战。


而“静”,则是曾国藩所强调的“静能生慧”。在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中,我时常感到压力山大,思绪混乱。但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尝试静下心来,深呼吸,让心灵回归平静。在“静”的状态下,我能够更清晰地思考,更高效地解决问题。


通过“省”与“静”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心灵的修行。它们让我学会了如何审视自我,如何在喧嚣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智慧。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以“省”为镜,以“静”为心,不断前行,成为更好的自己。


勤以修身,和以待人

——曾国藩教子十法中的“勤”与“和”

七二班 郭喧


曾国藩曾说:“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得来,而可大可久者也。”这句话中的“艰苦”二字,在我看来,正是“勤”的生动写照。在学习的过程中,“勤”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


“勤”,对我而言,不仅仅是勤奋学习,更是勤奋思考、勤奋实践。而“和”,则是曾国藩所倡导的“和为贵”的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我始终秉持着和谐相处的原则,尊重他人的差异,寻求共识与合作。在团队合作中,我积极沟通,化解矛盾,为团队的和谐与成功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与同学相处中,我宽容大度,乐于助人,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友谊。通过“和”的实践,我深刻体会到,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助于个人的成长,更能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通过“勤”与“和”的学习,我更加明白了曾国藩教学法中的深刻内涵。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以“勤”为基,以“和”为魂,不断追求进步,为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短剧悟“学”——曾国藩教育智慧之感

七三班 梁若萱


我们班围绕曾国藩的“学”字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短剧表演。这不仅仅是一次艺术创作的尝试,更是一次心灵与智慧的深刻洗礼。短剧表演中,我们分别扮演了不同的人物角色,通过生动的情节和细腻的表演,展现了曾国藩“学”字精神的多个方面。有人物因勤奋学习而获得成功,有人因荒废学业而陷入困境,还有人在逆境中坚持不懈,最终学有所成。这些故事如同一面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在学习道路上可能遇到的种种挑战与机遇。


在表演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学习的力量。学习不仅让我们掌握了知识,更让我们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坚持不懈、如何追求更高的目标。正如曾国藩所言:“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通过短剧表演,我更加坚信了这一点。


这次短剧表演不仅让我深刻领悟了曾国藩的“学”字精神,更让我在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将珍藏这份宝贵的感悟和经历,让它们成为我人生旅途中永恒的财富。

辩论赛中的“学”字探索——以曾国藩为镜

七四班 张冰冰


我们以曾国藩的“明”字为核心展开了一场激烈而富有深度的思想碰撞。这不仅是一场辩论的较量,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智慧的启迪,让我对“明”字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明”,在曾国藩的教子哲学中,寓意着明理、明智、明心。辩论赛上,我们被分为正反两方,围绕“在现代教育中,‘明’字精神是否依然重要”这一辩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辩论过程中,我作为正方的一员,深刻感受到了“明”字的力量。它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积累,更是对生活现象的敏锐洞察,对自我内心的真诚省察。我们引经据典,从历史上那些因“明”而成就非凡的人物,到现代社会中因缺乏“明”而误入歧途的案例,力图证明“明”是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


这次活动,不仅加深了我们对曾国藩教子十法的理解,更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明”字精神,成为更加独立、更加明智的新时代少年。


挺立潮头,趣味盎然——曾国藩教子十法中的“挺”与“趣”

七五班 肖怡涵


曾国藩曾说:“凡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这句话中的“全副精神”和“首尾不懈”,在我看来,正是“挺”的生动体现。在学习和生活中,“挺”是我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勇气与决心。


“挺”,对我而言,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而“趣”,则是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与激情。在曾国藩的教学法中,“趣”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我深知,只有对学习充满热情和兴趣,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无阻。通过“挺”与“趣”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勇气与乐趣的交织。它们让我学会了如何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勇气与决心,如何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乐趣与激情。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以“挺”为骨,以“趣”为魂,不断挑战自我,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持之以恒,铸就辉煌——曾国藩教学法中的“恒”

七六班 宋波奕


曾国藩曾说:“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这句话中的“有恒”二字,正是他强调的“恒”的精神所在。在学习和生活中,“恒”是我不断追求卓越、实现梦想的基石。


“恒”,对我而言,是一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通过“恒”的学习和实践,我深刻体会到,持之以恒是成功的关键所在。只有保持对目标的坚定追求和对努力的持续投入,才能不断克服困难、取得进步。同时,我也明白了“恒”不仅仅是一种精神品质,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它让我更加珍惜时间和机会,更加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秉持“恒”的精神,不断追求卓越、实现梦想。我相信,只要我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就一定能够铸就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       


家长感悟


“省”以致远:曾国藩教子智慧引领亲子共同成长之路

七一班 史雨辰家长


曾国藩的“省”字教子法,如同一面明镜,让我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找到了自我反省的方向与价值。这位历史伟人的一生,是对自省精神的最好诠释,他不仅自己身体力行,更以此作为教育子女的核心理念。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仅仅口头上告诉他们要有远大的理想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通过自身的行动,为孩子树立一个活生生的榜样。我开始反思,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言行一致,是否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为孩子展示出勇敢与担当。这种反思,让我意识到,作为家长,我们的每一个细微举动,都可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灯塔。


曾国藩的“省”字教子法,不仅是对孩子教育的深刻启示,更是对个人成长的鞭策。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教育,是从自我反省开始的,是通过自身的行动,去影响与塑造孩子的未来。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秉持这一理念,与孩子共同成长,共同前行。


宁静以致远,平和润心灵

——观曾国藩十字教学法有感

七二班  张谨恩家长


曾国藩的那句“静到极处,自有天地”,如同一盏明灯,指引着我认识到,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宁静,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教育智慧,它教会我如何在喧嚣中寻找内心的安宁,如何在浮躁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作为家长,自身的行为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我努力让自己在忙碌的工作与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天地,通过冥想、阅读、瑜伽等方式,来沉淀内心,寻找那份久违的平和与宁静。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实际上是对自我内心的深度滋养,它们让我在面对生活的压力与挑战时,能够保持一颗平和的心,用更加理性与包容的态度去对待孩子与家庭。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秉持这一理念,与孩子共同成长,共同探索生活的美好与意义。

曾国藩教子十法之“和

——家和为基,共筑和谐成长之路

七三班 梁若萱家长


“和”字教子法,如同一股温暖的力量,深深植根于我的教育理念之中,让我深刻体会到家庭氛围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曾国藩曾言,“和”是家庭氛围的基石,家庭则是人生的试炼场。这句话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作为家长的道路,引领我认识到,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土壤。


我也深知,家庭并非总是风和日丽,矛盾和冲突在所难免。面对这些挑战,我努力成为家庭中的调解者,用智慧和爱心去化解每一个潜在的矛盾,让家成为孩子学习宽容与理解的课堂。我引导孩子在面对分歧时,学会倾听他人的声音,理解他人的立场,从而在和谐的环境中培养出宽广的胸怀和包容的心态。


这种对家庭和谐的追求,不仅是对孩子成长的滋养,更是对个人成长的鞭策。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幸福,并非来自于物质的富足或社会地位的高低,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平和与家庭的和谐。


教师感悟


家和万事兴,人和事业成

——曾国藩教子十法之“和”字法观后感

耿永刚老师


“家和万事兴”,这一古老的智慧不仅适用于家庭关系的维系,更在无形中揭示了班级这一微观社会单位中和谐氛围的重要性。


班级,作为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其氛围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学习成效。一个充满爱与包容、尊重与理解的班级,能够为学生提供一片心灵的净土,让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更加专注与坚定。在这样的班级里,学生们不再畏惧失败,敢于探索未知,因为他们知道,无论结果如何,都有一个温暖的集体作为坚强的后盾。


和谐班级的构建,需要教师用心去经营,用智慧去引导。我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包容的班级氛围,这不仅仅意味着物理空间的整洁与舒适,更重要的是心灵的交流与共鸣。我鼓励学生之间的正向互动,通过团队建设活动、角色扮演、情感分享等多种方式,增强彼此的信任与理解。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同理心,让他们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更加宽容与包容。


和谐班级的构建,是教育本质的体现——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人文关怀与全球视野的未来公民。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知识,更能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


立身处世,诚信为本

——曾国藩教子十字之“诚”字法观后感

程琳老师


作为教师,我深知诚信教育的深远意义与迫切需求。在这个信息爆炸、价值观多元的时代,诚信如同一股清流,滋养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尊重。曾国藩曾言:“人心之间,权术敌不过‘推诚’”,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真诚的力量——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无论权谋多么精巧,都敌不过一颗真诚待人之心。这不仅是对古代智者的智慧总结,更是对现代人际交往的深刻启示。


在教学中,我始终将诚信作为核心教育理念之一,不遗余力地强调其重要性。诚信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要求,更是个人成功的关键。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诚信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赢得他人信任与尊重的基石。它能够帮助个体在合作中取得共赢,在竞争中保持优势,为个人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诚信教育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教师长期的坚持与示范。我深知,作为教育者,自身就是学生的榜样。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与生活中,我始终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诠释诚信的真谛。无论是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还是处理工作中的事务,我都力求做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让学生看到诚信的力量与魅力。


总之,诚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学生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教师,我将继续秉持“诚”字教学法,用真诚的心去感染学生,用坚定的行动去践行诚信,为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能力的未来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明理通达,方能致远

——曾国藩教子十字之“明”字法观后感

贺晶晶老师


明理通达,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更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它要求我们在面对世界时,不仅要具备清晰的认识,还要拥有深刻的洞察力。曾国藩所言“思考是‘复明’之法”,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教学的方向,让我深刻理解到思考在学习过程中的核心地位。思考,不仅是知识的消化与吸收,更是智慧的火花,是通往更高层次认知的桥梁。


只有当学生开始主动思考,他们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本质,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因此,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无论这些问题多么看似简单或复杂,我都视之为他们思维成长的宝贵契机。通过组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活动,我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思考中学会质疑,在质疑中深化理解。


培养学生的明理通达,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格的塑造。它要求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面对挑战,敢于质疑权威,同时又不失谦逊与包容。这样的学生,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能够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宽广的视野,去探索未知,去创造未来。

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对国学精粹的深刻领悟与传承,更是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与积极探索。让我们携手在曾国藩睿智光辉的照耀下,审视内心,完善自我,携手推动家庭和睦与社会进步。


END

供   稿 | 王文祺

编   辑 | 校   办

审   核 | 刘   宁

郑州市第七初级中学
郑州市第七初级中学,始建于1950年,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校园,郑州市首批新优质初中,多年来以博雅教育思想为指导,秉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校训,积极构建智慧校园、品质校园,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