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热点时评:野蛮生长的“培训贷”

文摘   2024-10-15 21:00   陕西  

“培训完成即可在公司上岗,如果没找到工作可以继续培训”“分12期慢慢还,没有任何压力”……近日媒体调查发现,“培训贷”乱象近期有所抬头。一些不良培训机构以提供高薪就业机会为幌子,诱导求职者签下“培训贷”合同以支付高额培训费用。而通常这些课程名不副实,即便退课也需每月按时支付贷款。

“尚未入职先被贷,还没上班先背债”,这是人们对“培训贷”乱象最直观的概括。原本,“培训贷”是专门面向教育培训机构推出的金融服务,旨在为学生、家庭、在职人员等提供信用借贷,以帮助求学者解决资金压力,获得教育培训机会。然而,部分不良培训机构却将其作为敛财手段,使“培训贷”逐渐偏离正轨。特别是,一些用人单位与不良培训机构“猫鼠合谋”,上演“前店招聘,后店培训”的戏码,使不少涉世未深者掉入“招转培”陷阱。
野蛮生长的“培训贷”并非首次进入公众视野,且不乏媒体曝光其套路,为何仍有许多人接连“入坑”?原因或许是多方面的。比如,在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的背景下,不良培训机构利用求学者急于找工作的心理,通过夸大培训效果、承诺提供就业机会等手段,诱导其贷款培训。再比如,部分求职者尤其是应届毕业生缺乏必要的金融知识、生活阅历、识别能力,很容易被看似美好的宣传语“带偏”。
不良“培训贷”要坚决叫停。目前“培训贷”乱象的治理仍面临举证难、执法难等困境,一些身陷“培训贷”争议的企业有培训场地、培训课程、学生签名、合同协议等,法院很难认定其存在民事欺诈行为。鉴于此,就需要金融监管部门、教育培训行政主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克服“孤岛效应”,协作监管执法。监管部门合力加强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市场准入、资质审核、资金使用等方面的监管,特别是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要确保贷款资金用于合法合规的培训和就业活动。
更重要的是,求职者尤其是应届毕业生当仔细甄别,主动提升风险意识和辨别能力。一方面,要认真学习相关的金融知识,熟识各类常见的求职套路,掌握求职“敲门砖”,筑牢求职“防火墙”;另一方面,要详细查看培训内容和贷款合同的具体条款,避免被不良商家的虚假宣传和承诺所迷惑。此外,包括高校在内的社会力量也要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技能培训等方式,帮助广大求职者顺利就业。

公务员面试通关资料
考官讲公务员面试、事业单位面试,紧扣公务实际,高分上岸好助手,公务员面试资源一号通!陕西公务员面试,山东公务员面试,广东公务员面试,山西公务员面试,河南公务员面试,江苏公务员面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