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湖夜话]石满玉:读朱云岳老师《我住进了老年公寓》有感
文化
文学
2024-10-22 00:01
湖北
读朱云岳老师《我住进了老年公寓》有感
石满玉
早上一打开手机,就看到新东西平台推送的朱云岳老师《我住进了老年公寓》这篇文章。而我们全家最近正为是否送父亲去老年公寓在纠结,我看完并迅速转发到家庭群里。说来真巧,我父亲生于1937年,比朱老师小两岁。我们是朱老师的老乡,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人,只不过父亲是从安庆宿松退休后来到湖北黄石的,一晃父母来黄石定居20多年了。更巧的是父亲也患有帕金森病,现正处于晚期折磨中。帕金森病,对于我家来说并不陌生,因为我的奶奶,包括奶奶生的两个孩子,我姑妈和我父亲全都患有帕金森病。他们都是差不多60岁开始出现症状的,奶奶一辈子只生了两个孩子,很不幸两个子女都患有该病,可见这是一种老年病,该病可能会遗传。我奶奶去世时81岁,姑妈78岁去世(是因手术的意外,与帕金森病无关),父亲目前88岁,正在顽强地与帕金森病作斗争,朱老师更是90高龄。可见该病不致命,但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医生说帕金森病是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该病会导致功能障碍,如肌肉僵直、震颤、无法保持平衡和记忆力衰退,晚期可能会出现痴呆等。到目前为止病因不明,也就谈不上治愈。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病,在医保门诊特殊慢性病范围,我每个月去定点医院便民门诊开药,无须住院,可以报销大部分的费用,大大减轻了家庭的负担。在药物的控制下,前几年父亲的病情进展缓慢,生活基本能自理,但从今年开始病情恶化,发展迅速,很快就出现了站立、行走困难,生活无法自理。眼见父亲快倒下来了,母亲心急如焚,后经武汉某知名医院专家诊疗,把平时服用的药调大了剂量,又增加了一种进口新药。但专家也一再强调,对病人来说,特别是老人,换药有着巨大的风险,所以建议父亲还是吃以前的药,缓慢增加剂量。新药是最新才进口的,尚不清楚病人服用后的效果,且这种药副作用大,家属要密切关注。药吃下去立杆见影,父亲能轻松地站起来,还能独立上下楼梯了,我们很庆幸找对了专家,以为雨过天晴,谁知更大的风暴在后面。强烈的副作用很快就追来了。我们开始还以为父亲是任性、霸道,后面发现言行越来越离谱,此时才意识到父亲的大脑也坏了。真是病来如山倒,痴呆从开始的几天一次到一天一次,一天数次,母亲为此焦头烂额、心力交瘁。看到失能失智的父亲和痛苦绝望的母亲,我先是提议请一名护工,父亲表示不接受女护工,通过中介没能找到愿意陪护的男护工,而且护工晚上是不负责的。当时父亲白天尚可,主要是在晚上折腾,这个提议否掉了。我再提议送养老机构,我找到一家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并去该机构进行了实地的了解。这家养老机构类似朱老师入住的老年公寓,应该是黄石目前条件最好的一家,楼上是老年公寓,楼下就是自己的老年医院,看病、陪护、养老一条龙服务,当然再好也肯定无法跟家里比。没想到这个方案遭到全家反对,首先父亲态度坚决,表示死都不去。母亲也不同意,说送去就是送死,说掏钱去那里受罪,我是不是也傻了?哥哥说送老人去那里,就是遗弃。弟弟说如果是母亲怕累,他掏钱送母亲去,他再另请人来家里照顾父亲……我最后提出在家附近找家养老院,实行晚上托管,白天接回家的方案,这样既能保证父亲习惯的日常生活,也能让母亲晚上得到充分的休息,并去附近的养老院进行了解、商议,院长说虽没有先例,但愿意接收。想不到母亲自己一个人去看了一番后,又不同意。我父母三个孩子,但我们兄妹分隔三地,哥哥在安徽,弟弟在上海。父母亲是04年从安徽老家来到黄石的,弟弟给两位老人在黄石买了房子,平时他们是单独生活,我主要负责看病买药,有事就随时过去。我虽然已经退休了,但小女儿正在上高中,需要陪读,这两年确实没有办法全天陪护父亲。其实我家兄妹非常团结和谐,也很孝顺。大家都是心甘情愿、尽心尽力的对待父母,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从不扯皮推诿。但在送父亲去养老机构这件事上,大家第一次有了分歧。我知道哥哥和弟弟的孝心,他们在感情上接受不了父亲的分离。但是他们不在身边,哪里清楚父亲目前的现状?又哪里知道母亲经历的劫难?要说弟弟,其实很有孝心,当然他的收入也不错,所以他在金钱上的付出最多。从给父母买房子、装修到电器隔几年一换。从父亲数次住院到以前年年带他们旅游,都是弟弟主动承担。两位老人日常生活用品(除了菜)也都是弟弟主动在京东上网购的。但有些问题不是钱就能解决的,比如疾病,比如陪伴。父亲的病情只会日益加重,没有办法治愈,而且持续时间会很长。这样下去,年迈的母亲会非常辛苦,而且也非常痛苦。如果我们不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时间长了肯定受不了,我时刻担心母亲会崩溃。我一次次提醒哥哥和弟弟不要只关心父亲的病情,更要多多关注母亲的健康。最终我们兄妹三人达成一致,决定送父亲去养老机构,弟弟要求送去最好的那家,钱不够的部分由他一人承担。但母亲还是坚决不同意,她给出以下三点理由:一是感情上无法割舍:她舍不得父亲去受苦,她认为在老年公寓,吃、住条件没有家里好。他们在一起生活了60年,如果送走父亲,她在家里也不安心,甚至更痛苦,为了父亲她愿意受苦受累。二是担心遭人议论:母亲一辈子珍惜名誉,她怕别人背后说她是甩包袱,怕别人说她只考虑自己,更怕别人说她自私自利,为了名声她愿意坚持忍耐。三是心疼弟弟的钱:住条件最好的养老机构,父亲一个月4000的退休金远远不够,大部分都得靠弟弟来负担,虽然他出得起,也愿意出,但母亲顾及弟弟和他的小家庭。母亲舍不得多花儿子一分钱。我从没见过她为这个小儿子赚了多少钱而骄傲,而是常常看到她感慨弟弟全世界奔波的辛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早上看到我转发的《我住进了老年公寓》后,马上发来一条语音:“你爸爸跟朱老师不一样,他是一个特殊的人,过不了集体生活。你莫再提了,就这样维持现状吧,你们要送,等我死了再说。”在老年大学自救与互救课堂上,老师曾就我国养老的现状说起一组数据,目前我国养老是“9073”的格局,即90%左右的老年人都只能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仅有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就不展开说了。从我父亲来说,思想观念是最大的阻碍,父亲害怕孤独、母亲难舍亲情、兄弟尊崇孝道都是拦路的老虎。我们全家的挣扎,也许能代表一部分有失能失智老人家庭的挣扎吧。祝愿朱老师在老年公寓好好保重、平安健康!也祝愿我的父亲平安健康!2024年10月21日
石满玉,女,祖籍安徽宿松,现居湖北黄石,七零后,退休工人,系黄石老年大学学员。
由于微信公众号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经常留言或点“在看”的,会逐渐收不到推送哦!温馨提醒您,可将“新东西”设置为星标,每次看完后,点击文章底部右下角“赞”+“在看”,就会正常收到我们的每次推送啦!顺手点点文中的广告,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新东西》编辑部
征稿启事:
1、原创首发,诗歌(除旧体诗词外)、散文、小说、评论等作品,拒绝一稿多投。第一次投稿附百字内简介加个人清晰生活照一张。除文档附件外,请在邮件正文里粘贴一次稿件,便于编辑查看。
2、作者文责自负,如有抄袭侵犯他人权益,本平台不承担任何法律连带责任。
3、投稿作者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新东西》或添加主编微信hbxtx168及时查阅作品刊发情况。如果没有关注公众号,谢绝来稿。
4、关于稿酬:20元以上的微信赞赏一半归作者,一半用于平台管理;20元以下以及七天之后的零星打赏不再分配。
5、投稿邮箱:2963654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