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是新时代基层战斗堡垒和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全院广大干部职工和各级党组织要以他们为榜样,在开创航天强院新局面的新征程中,弘扬奋斗精神,强化使命担当,创造崭新业绩。四川航天官微将陆续刊发获得各级表彰的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党务工作者)的先进事迹,以榜样的力量鼓舞大家接续前进,为四川航天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期走近2024年度四川省国防科技工业先进基层党委——四川航天烽火伺服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党委。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近年来,四川航天烽火伺服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对照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党建引领,着力打造“五个工程”,推动党建与科研生产经营双融互促,取得良好实践效果,为加快推进航天强企、航天强院建设赋能聚力。
建设“向心力”工程
筑牢党建之“魂”
公司党委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党委中心组坚持“每月一学、每季一研”,示范带动基层党支部用好“三会一课”等形式常态化开展学习。
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作用,坚持上级决策部署到哪里,公司发展行动就聚焦到哪里,第一时间将部署推进上级重大战略、重大任务、重大工作纳入到公司发展规划、年度计划中,进一步细化分解并组织推动落实,切实筑牢公司高质量发展政治根基。
建设“凝聚力”工程
把稳思想之“舵”
公司党委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推进理论学习常态化长效化。公司党政一把手带头讲党课,党委委员严格落实“1+5”联系制度,到联系党支部讲党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车间、进班组、进头脑。
推进“互联网+党建”新模式,充分利用手机报、微信公众号、智慧党建平台等,打造“多媒融合”学习渠道,搭建党员日常学习平台。以智慧党建为媒介,开设“每日一题”“在线学习”等版块,引导党员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实现了“集中化学习”向“经常性学习”的有效转变。
建设“战斗力”工程
夯实堡垒之“基”
公司党委以“建强班子、建硬组织、建优队伍”为重点,强化党建目标导向,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
探索实施党建精细化管理,系统梳理、细化分解党支部基础业务工作,制作《党支部工作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深入开展“组织力”提升工程,制定下发《组织力提升工程工作措施》,明确专项任务。进一步推动堡垒工程与细胞工程深度融合,成立“工匠大师联盟”,开展创新创效、技术攻关、技能传承,有效解决制约生产的瓶颈和难题。
持续开展“星级党支部”创建活动,切实建立能上能下的动态竞争评选机制。深化开展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有力促进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总体提升。
建设“成长力”工程
激活发展之“智”
公司党委积极探索、全力推动,着力激发党员队伍活力。构建“理论+实践”学用结合机制。充分发挥烽火党校在党员教育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组建了以地方党校老师、公司党委委员、支部书记、政工部门领导、先进模范人物、业务骨干为主的烽火党校师资库,搭建起党员学知识、学榜样、学技能的平台。
开展党员目标管理,公司党委为每名党员制定共性目标,党支部和党员共同制定个性目标,将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党员年度民主评议的重要依据,切实提高党员教育管理质效。
建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推行设岗定责、承诺践诺,让党员干部在科研生产一线中走在前、作表率。深入开展党员“四问四联”“手牵手·三同”活动,多渠道、全方位搭建党员加强党性锻炼、服务职工群众、发挥先锋作用的平台,党员与群众手牵手,有效激发了党员活力。
建设“文化力”工程
汇聚精神之“力”
公司党委厚植文化底蕴,不断增强员工企业文化认同感,汇聚干事创业精神力量。党委书记为新员工讲授“第一课”,对新员工进行航天精神教育。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举办“知行合一 德润青春”等道德讲堂活动,以航天日为契机,举行升旗仪式、航天科普文艺作品展,拍摄制作微电影《夜空中平凡的星》等,广泛传播航天文化、弘扬航天精神,不断增强广大职工的自豪感以及对航天事业的认同感。
围绕科研生产重点工作,加强主题宣传策划,做好文化传播和文化培育工作。近年来,公司先后在“学习强国”、封面新闻、四川日报等媒体刊载稿件近50篇,有力提升了企业美誉度和知名度。以院特色文化示范点创建为契机,开展特色文化示范点创建工作,重点打造9个工厂特色文化示范点,成功创建3个院级文化示范点,有效促进企业文化与科研生产经营管理深度融合,为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