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检是在内镜医师充分认识病变后通过各种方式取材送至病理科、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最后在显微镜下判断病变性质的一种方法。
目前国内常规开展六大活检技术:
1.细胞刷检
2.组织活检钳
3.隧道活检技术
4.大块活检技术EMR
5.整瘤活检技术ESD
6.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FNA
一、细胞刷检
优点:广泛扫描、大量涂片、简单易行
使用价值:
霉菌性食管炎
胆管刷检对恶性狭窄性病变
可疑消化道恶性肿瘤快速检测
其他病变
二、 组织活检钳
1、HP检测
2、组织活检
3、取异物(后期专题讨论学习)
4、检测量尺寸/判断o-I s or IIa(后期专题讨论学习)
5、调整憩室内乳头开口位置(后期专题讨论学习)
1、活检组织快速尿素酶实验-HP侵入性检测:
原理:HP能够产生高活性的尿素酶
优点:快捷,特异性和敏感性均大于90%
缺点:HP在胃内多呈灶性分布,取材具有片面性,受细菌数量影响,易出现假阴性。
HP在胃窦、胃角、胃体的感染率并无差距,RUT实验宜在胃镜下多点取材,观察时间控制在30分钟最佳。
2、组织活检:
活检钳靶向活检的四大基本原则
a、选择性活检,第一块标本要尽量准确,以免活检的出血影响后续操作;
b、标本要足够大,深度以达到黏膜肌层为佳;
c、针对不同的病变,要选择不同的活检部位:隆起性病灶在其顶部(充血、糜烂等)及基底部(糜烂、凹凸不平、色泽改变等)活检;平坦性病变应在周边或中央以及黏膜皱襞中断处活检。溃疡性病变应在边缘黏膜隆起处活检,避开坏死组织;
d、活检时应根据活检点的位置高低决定活检顺序
(1)活检前内镜诊断三步骤:
判断有无病变
判断病变良恶性及病变浸润深度
判断病变需要内镜下治疗还是外科治疗
(2)靶向活检正确方法:
不能准确的咬到位置,造成癌伪阴性率增高,或者就是取到浅层
病变处于镜头下方5点的位置,只有活检钳的金属头端出镜身。
(3)口咽-食道:
口咽部,应用NBI有意识的观察
喉部,暴露声门
食管怀疑病变处冲洗、通气量改变、NBI、放大观察(避免碘染色)
一个平方厘米,取材1-2块。
(4)胃:
胃尽量撑开,像平铺的纸
充分去除粘液表面覆着的粘液、泡沫
萎缩性胃炎尤其累及整个胃体者多点活检。
内镜触碰容易出血处反复观察
(5)恶性溃疡活检部位的选择:
表面增生的地方炎症反应强烈,活检取不到
凹陷内隆起的地方不能活检(血管)
取溃疡边缘
由低位向高位取
出血后第二块无法取
第一块非常重要,要咬到黏膜下层
(6)肠:
良好的肠道准备-检查前为清水便
充分吸引肠腔残留液体
螺旋式退镜,反复观察
怀疑的病灶用0.2%靛胭脂喷洒。
(7)提高肠镜检测率的方法:
透明帽可提高检测率
50岁以上女性患者,右半结肠建议检查二次。(第一次白光、第二次NBI)
阑尾窝需仔细观察,必要时拨开阑尾口瓣膜
回盲部常规倒镜直肠常规倒镜(必要时指检)
(8)大肠息肉不应该轻易活检:
活检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诊断而是为了治疗
可使用内镜治疗的病变反正都是治疗方案,因此不需要活检
活检后会造成纤维化造成EMR/ESD困难
活检后造成non lifting sign 阳性率增加。
能内镜下治疗的病变,直接切除(治疗和诊断一体)
(9)活检小技巧:
肠道息肉EMR术前先活检留取标本
十二指肠乳头先行治疗再活检
怀疑早癌病变区域尽量同时活检部分正常组织
同一区域活检,先取低位
(10)活检前特别注意事项:
1、腔外压迫
2、黏膜下肿瘤
3、胃底病变
4、食管孤立性血管瘤(静脉瘤、动脉瘤)
5、胰腺体尾部肿瘤患者胃体隆起
6、十二指肠主副乳头
(11)活检病理诊断不是绝对的:
取材量少
病理医师判断病变主观性差异
病理医师诊断时参考内镜下表现的描述
如果内镜下诊断和病理科诊断有分歧的病例,需要重新检查
(12)活检是一把双刃剑,不规范的活检直接导致出血概率增加、加重患者心理负担 同时又使早癌阴性率上升
注意:
如病理医师染色后发现固有肌层,需提醒内镜医师,防止迟发性穿孔
提高内镜下诊断的能力减少不必要的活检。
活检增加出血。
活检后患者心理不安,要考虑到患者因素。
活检个数需要限制。
三、隧道(深挖)活检技术
弥漫浸润性胃癌(皮革胃)
淋巴瘤内镜下黏膜表现为正常或者仅仅充血、肿胀、糜烂等
借助超声内镜探查下,在固有肌层增厚处上方,针状刀切开黏膜表面,逐层钳取组织
四、大块活检技术EMR
可取到大片黏膜病变
获取组织较深
横断面和纵切面都能达到理想效果
五、瘤体活检技术(ESD)
更强调对病变的完整切除
缺点
费用高
出血、穿孔等风险大
对术者内镜水平要求高
六、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EUS-FNA
EUS实时的探查功能,能准确的确定病变部位、病变性质,在此基础上实施细针穿刺取得组织。
EUS-FNA的成败与穿刺针的选择和术者的技术水平有很大关系。
EUS-FNA 为消化内镜介入诊疗领域高水平活检技术。
六、镜下诊断和病理诊断差异现状
内镜诊断标准-------日本
病理诊断标准-------欧美
内镜下高度怀疑恶变,但病理提示良性。
以下内容为伏亦伟主任补充部分,非常精彩,在此复制共享,并致谢!(仅供消化友友们工作时参考)
伏亦伟:泰州市人民医院
我们先不要谈那些高大上的技术
把最基本的诊断做好。
那么在内镜诊断中,活检是一项基本功,能体现操作医生的基本控镜技巧,同时也能反应医生在取检时,他考虑需要活检病变的特征、性质,以及注意活检的部位、角度、力度,以确保组织有效。
如果活检基本功都难以“指哪打哪”,那么,我觉得治疗还是不做为妙。毕竟那样会增加很多不安全的因素。比如造成出血、穿孔而无法收拾(其实止血和缝合,不过是活检钳的高阶技术)。
在活检操作中,比较难的是食管平行方向、胃底、胃角前、后壁,胃窦、体后壁。
食管其实是比较简单的,可能有些人习惯将活检钳向前伸出去夹取目标部位
先看段小视频,请大家把音量关小,忽略背景声。
对于食管的活检,我个人的操作要点是:
将活检钳伸出,只需要活检钳杯口完全伸出到可张开状态即可,并且,不可注过多气体,否则会夹得很浅,仅能夹到最上面一层。
上消化道,还是尽可能取材,即使你的诊断是正确,何况,这个活检对治疗没有任何影响。
而结肠就不一样了,
扁平腺瘤,不建议活检
而是直接切除,因活检后可导致纤维化,emr时无法抬起。
哪怕只是一块活检,都会有影响。
有蒂的没有影响。
不到2cm可以emr。
再看一个贲门下的活检:
碰到过几个活检后出血不止的,都是这个部位。
可以用钛夹,如果怀疑早癌,而不用apc之类,钛夹在后续的esd中没有太多干扰
感谢关注胃肠病:科学 严谨 专业 通俗
作者:阿俊仁 青海西宁市大通县中医院院长
特别感谢:
田野博士、杨剑,于光,伏亦伟,刘慧,曹大福等消化内镜专家!
本文转自阿院长美篇:阿俊仁
微信:laodu-shazi,投稿邮箱:wcb00066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