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收获更多语文公益教学资源
自由的气度
——记公元727年的王之涣
2024年9月29日 星期日 晴
王之涣(688-742),字季陵,原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后迁居绛郡(今山西省新绛县)。通过一首诗、一个具体的年份书写一个人,但老实说,写到王之涣的727年只是一个时间节点,因为所有资料显示他那著名的《凉州词》,包括《登鹳雀楼》都写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7年)到二十九年(741年)间,因为这十五年王之涣辞官,或居家,或远游,过了一段悠哉悠哉的生活。所以,公元727年王之涣40岁时,是一段脱离樊笼、自由生活的开始之年。
王之涣跟前面写过的所有诗人都不一样,他的人生履历很简单、很平凡。早年做过衡水县主簿,因遭诬去官。此后漫游十余年,足迹遍及黄河南北,也曾到过遥远的边地。晚年任文安县尉,不久病逝。
写过张九龄、贺知章,包括一生求建功而不得的陈子昂,这些人都中进士,在权力的中心或接近权力的中心,唯独王之涣的官职仅在一县之内,而且还不是考来的。但王之涣的平凡人生,却让我看到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王之涣原出生在晋阳,魏晋南北朝时期山西王家是赫赫有名的门阀世家。在唐朝,王之涣出生的太原王家也是名门望族,所以他是衔着金汤匙出身,不愁吃穿用度。王之涣自幼聪颖,与当时的许多少年一样豪侠义气,放荡不羁爱自由,喜欢击剑悲歌,常常和五陵年少交友。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一句“五陵年少争缠头”就描绘的长安城内那些世家子弟、豪贵公子流连酒肆、纵情欢笑的场景。也就是说,王之涣出生于富贵之家,衣食无忧,天资聪慧,又有最好的教育资源,但不知他是天生放荡自由惯了,不屑于考官,还是什么别的原因,他一生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直到唐玄宗开元十年(722年),35岁的王之涣才在别人的推荐下,荫补了一个衡水主簿的官职。
但一个曾经击剑吟啸、肆意潇洒、不愁生计的人又怎受得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呢?开元十四年(726年),39岁的王之涣由于遭人诬陷诽谤,愤而辞官。之后就彻底过起了放飞自我、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而王之涣传世的大部分诗作都是在这一段时间内诞生的。其中就有使其跻身于唐代“四大边塞诗人”(另外三位分别是岑参、高适、王昌龄)的边塞诗《凉州词》,该诗被清代文学家王士祯推举为唐诗的压卷之作。我读此诗时不仅感受其悲壮苍凉的意境,更读出诗人胸中的那种宏大壮阔的气度,同时也在思考:王之涣并不像陈子昂那样两度受命抵达边关,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同仇敌忾,度过一段军旅生涯,他的边塞诗完全得益于他的壮游和逸兴遄飞的诗情,像他那样并没有做过什么大官,人生看起来很平凡的人怎么会有如此大气魄和大气度,写出那样慷慨壮阔的诗的呢?我们来一起欣赏第一首《凉州词》,一边寻找原因。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上来诗人就以气度不凡之姿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悲壮荒凉的自然景观。诗人在《登鹳雀楼》中也写到黄河,“黄河入海流”,将黄河汹涌奔腾、滔滔远去的气势展现得一览无余,给整首诗营造了一种奔腾激进、时不我待的气韵。“黄河入海流”是俯视黄河入海的向下的视角。而该诗则是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的眺望黄河的特殊视角,是逆着水流而上的视角。“入海流”看到的是终端,而“远上白云间”望到的是源头,但与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那种一泻千里的奔腾澎湃气势又不同,“黄河远上白云间”是诗人以其神思飞跃的想象力和无比巨大的气魄突破常规写就的,这是神来之笔,是天成,是偶得。大地山川在诗人面前铺展开来,汩汩滔滔的黄河之水就像一条白练一样迤逦飞上云端,与天相连。只有边地广漠空阔、无边无垠的独特风光才能成就诗人的这种奇想。而且天地浩浩渺渺,一带黄河被安置在这样一个宏大荒芜的背景下,会让人生出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壮志悲慨之感。
一带黄河显其远,一片孤城显其高。只有这么一座孤城,而且背靠万仞山,更增添了孤城的斧劈刀削之感。这座戍边的堡垒就这么无依无凭地立在广漠高远的天地之间。孤高不胜寒,读到“一片孤城万仞山”会有浑身打一个寒颤的感觉,又是孤城,又是峭立,这得有多么的孤立无援、处境孤寒的意味啊!
在西北塞外,黄河未必远上白云,戍边城池未必是孤城,也未必在万仞山上,那时候也没有无人直升机摄像,诗人是怎么看到这样宏阔的景象,又是怎样营造这种慷慨苍凉的意境的呢?
“黄河”“白云”“孤城”“万仞山”是诗人一路所见实景,但所见颇多,诗人又是如何选材取舍才会有如此大气度景象的呈现的呢?
我想说,是诗人心中自有丘壑。虽然诗人一生未有大建树,过得平平凡凡,但人的早年生活奠定了人一生的基调。王之涣生于名门望族,他的家世经历、丰富学养滋润着他,加上他什么都不用愁、什么也不缺的优渥生活,才使得他少年时过的是一种无拘无束、优游潇洒、鲜衣怒马的富贵公子生活。在这样家境里长大的孩子,他的内心是开阔富足的,是不用去争、不用去抢的,所以对于人事才有一份从容的气度。
他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何须”就是不须,既然春风都不度玉门关了,那羌笛就更不需吹奏起《折杨柳》这样哀怨离别的曲子了。明末清初,文学家黄生的《唐诗摘钞》评曰:“王龙标‘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李君虞‘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与此并同一意,然不及此作,以其含蓄深永,只用‘何须’二字略略见意故耳。”前面王、李二人都吹了、怨了,不及王之涣此句不吹、不怨来得语意深婉,耐人寻味。
黄晓丹在《三种自由》中写道:“一个人要想在很短暂的生命里,把自己从琐事中拔出来,从无意义中创造出意义来,其中的关键是要自由。”“当我们是小孩子时,我们想要没有人管束的自由;当我们进入青春期,就会希望有追求自己所爱之事的自由;而中年人则像一棵秋天的大树,要抖落那些不必要的树叶。”王之涣年届四十,曾经红尘潇洒,也曾意气干云,而在闲适壮游的这十五年里,他应该是经历一种“不去追求的自由”,就像一棵秋天的大树,经历过繁华,也经历过落寞,就明白生命的最终意义是什么,“抖落那些不必要的树叶”,有去舍才会有真纯,有“黄河远上”、孤城峭立才会有天地的大壮阔、大荒凉。
汲汲追求是一种人生的进取状态,但审视欲望,不去追求往往使生命、使诗作中注入了一种反向的力量。“羌笛何须怨杨柳”,越酷寒,越深怨,却偏偏说“何须怨”,劝告不怨,就越显深情蕴藉。所以近代诗评家俞陛云在《诗境浅说续编》中说:“此诗前二句之壮采,后二句之深情,宜其传遍旗亭,推为绝唱也。”
相传,王之涣在闲居十五载中,与王昌龄、高适的交情甚厚。一次,他们三位诗人一起到酒楼会饮,不久进来四位妙龄女郎,皆是京都著名歌伎。王昌龄对高适和王之涣说:“我们仨皆以诗知名,每每分不出高低。今天听歌妓唱诗,谁的诗入乐被歌最多,谁就为优。”三人都说好。第一位唱的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于是王昌龄在旗亭壁上画一下。第二位唱的是高适的《哭单父梁九少府》,高适也在壁上做记号。第三位唱的是王昌龄的《长信秋词》,王昌龄又得意地在壁上一画。这时王之涣胸有成竹地说:“那些人只会唱‘下里巴人’之词,我的诗是‘阳春白雪’之曲,你看那个最漂亮的,她一定会唱我的诗,到时候你们都要敬奉我为师。”等到这位歌姬开口,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三人皆大笑。
天宝元年(742年),55岁的王之涣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做官,任文安县尉。他在职官风以清白著称,理民以公平著称,颇受当地百姓称道。可惜不久便遭疾,终于官舍了。
王之涣一生未有大作为,经历也比较平淡,但早年富足的生活和精神滋养,形成了他内心敦厚开阔的气度。所以,他看似无所追求的一生,反而让人有另一份感动,那是深谙取舍、懂得删繁就简的大智慧,是一种看清真相后不去追求的自由的气度。
主编:陈海峰
编辑:孙 雷、徐玲玲、蔡兆霞、刘元举、杨丽娟、王宏兰
编委:魏继国、孙伟、陈春、丁爱华、唐旭东、梁艳、陈静静、王雨清、沈晓燕、王子文、王怀庆、韩燕飞、陈玲娟、丁凯、何云选、姚景慧、张夜雨、王夏夏
声明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资源由珠溪语文编辑制作,仅供学习交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挪作他用。
往期推荐
团队介绍
珠溪语文工作室创办于2017年6月。珠,珍珠。取天地日月之精华,艰苦磨砺又浑然天成,圆融润泽又光华璀璨,是天赐珍品;溪,小溪。清澈明朗又细水长流,源远流长又奔向远方。珠溪核心团队由来自江苏、山东、广东等地的26位名校教师组成。以珠溪语文公众号为主阵地,积极构建高中语文教学资源库;以课堂教学实践为先导,凝练高中非虚构写作特色教育成果。我们秉持“共创共享共同成长”的理念,致力于网络教研共同体建设。2023年获评“全国先进名师工作室”(证书编号:XKW00202307ZS03148)
教学资源下载说明
珠溪语文坚持公益,公众号推送的教学资源会在第二天上传珠溪微信群,署名资料、定制资料除外。
进群请联系独家记忆。
珠溪微信群主张共创共享,欢迎师友多多分享、多多交流。珠溪语文坚持公益语文,我们坚信共创共享才是宝藏群的本质。
让我们一起语文,为语文人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