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董必政
头图 | AI制图
近日,在A股的暴涨下,锂电板块也迎来了春天,出现了久违的集体性上涨。截至10月11日,锂电池指数的涨幅达到了26.82%,最高涨幅达到了58.40%。
在此之前,锂电池指数走熊从2021年12月开始,近3年之久。
与此同时,锂电池产业链出现了产能过剩和内卷严重的情形,产业基本面无法支撑企业业绩高速增长的预期,逐利的资金流出明显。
而这次资本大举涌入A股市场,又让投资者们看到更多的上涨可能性。接下来,锂电产业链会反转吗?如何看待接下来锂电产业链的行情呢?
妙投认为,锂电产业链的拐点仍不明确,不会有整体性的反转机会。在过剩、业绩承压的当下,锂电赛道存在结构性的机会,体现在具备创新、能盈利的企业。
#01一、产能过剩仍在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近年来锂电池行业呈现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趋势。其中,产能过剩成为当前锂电池产业发展最为关注的问题。
产能供给、市场需求成为影响锂电池产业过剩的重要因素。
2023年,中国锂电池产能约等于国内需求量的3.3倍、全球需求量的1.5倍,产能利用率为61%。
在近几年的产能过剩下,整个锂电产业链的价格也下跌明显。
在锂电池方面,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12月至2024年6月,软包三元动力电池电芯的价格经历了显著下降,从原先的1.15元/Wh降至了0.47元/Wh;与此同时,方形三元动力电池电芯的价格也从1.1元/Wh下降至0.4元/Wh;此外,方形铁锂动力电池电芯的价格同样经历了大幅下降,由1元/Wh降低至了0.32元/Wh。
在锂盐材料方面,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也是一路下跌,从2022年高点的585500元/吨,下跌至2024年10月15日的74500元/吨。
值得注意的是,在碳酸锂的生产成本方面,锂矿提锂、盐湖提锂的成本并不相同,其生产成本区间分别为6-8万元/吨、3-5万元/吨。
随着锂价跌破成本,不少锂矿提锂的企业纷纷开始减产。例如:9月12日,宁德时代公开回应称,公司有计划根据碳酸锂市场情况来调整宜春碳酸锂生产安排。9月11日,江西九岭锂业也发布了旗下矿山和选矿厂分别要在9月停产检修15天、10天的通知。
在供应过剩的下行周期,矿山停产或减产也反复出现。今年1月份,澳矿和智利盐湖也传出减产及生产受阻的消息。
尽管如此,多数机构认为锂矿供应尚未达到市场出清的阶段,目前的供需状况尚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对于2024~2025年,各大机构预测的数据有所不同,但最终的结论仍是锂电池产能过剩。
根据高盛预测,2024年、2025年中国锂电池产能将达到1768GWh、2167GWh,分别是国内需求的3.3、3.2倍。而全球锂电产能规划,高盛并未完全统计。由于海外锂电企业也在扩张,产能过剩程度也将更严重一些。
另外,锂电产业链的中游环节正极、负极、隔膜、六氟磷酸锂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情形。据机构测算,2025年三元正极、磷酸铁锂正极、负极、隔膜、六氟磷酸锂的供需比(需求/供给)分别为73%、73%、67%、78%、73%。
总体来看,2025年锂电产业链的产能过剩依旧存在。
#02二、当下的策略
经过了下行周期的洗礼,锂电企业的优胜劣汰正在加速。
不久前,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公开表示,“锂电市场的淘汰正在加速。今年,储能企业有可能淘汰掉50%,动力电池企业到今年年底可能不会超过40家,且明后年仍将是加速淘汰的阶段。”
而其他锂电环节同样出现此类情形。不少锂电企业出现业绩下滑、亏损。
尽管如此,最近A股锂电板块在外资持续买入下,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反弹。
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不仅仅是锂电,其他产能过剩的赛道(如:光伏等)也出现了反弹。
因此,妙投认为这次锂电板块的上涨逻辑是,因资金买入而出现行业估值修复,而非行业基本面的反转。
那么,在产能持续过剩、锂电企业盈利承压的背景下,哪些锂电细分赛道又会脱颖而出呢?
对锂电赛道,妙投认为,我们只能矮子里面拔将军。
1.具备盈利能力企业
俗话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风高浪急更见砥柱中流。
在盈利下行期,持续盈利能力的企业能够顺利穿越牛熊周期,被资本市场青睐。另外,随着行业的洗牌,不少企业纷纷破产被并购,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待行业周期反转,这类企业也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业绩增长。
在盈利能力方面,据券商统计,2024年上半年,仅电池、前驱体、结构件这3个环节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出现同比增长。
以电池环节为例,宁德时代凭借规模效应获得产业链强大的议价权,市占率较高,使得其业绩继续增长;而亿纬锂能抓住在海外储能电池的爆发,也找到了新的业绩增长点。
因此,对于业绩能够持续增长的企业,更容易脱颖而出,被资本市场关注。
2.具备创新产品的企业
每当技术有创新,产品有突破,量产有进展之时,相关锂电企业被市场资金所关注。例如:今年,半固态电池及全固态电池的发布成为锂电赛道最为关注的点,相关电池厂商、产业链概念股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
除了概念炒作之外,若半固态电池、固态电池的量产陆续落地,也将给相关布局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促进业绩增长。
此外,锂电产业链存在低端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的情形。对于新产品、新技术,资本市场更愿意给予更高的估值。
若后续锂电新技术、新产品的落地(如:全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等),相关布局的锂电企业的业绩和估值将迎来双重提升。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文中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 作者粉丝群招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