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庆忠,闫 昕,刘宏芳|“五链”融合赋能文旅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逻辑及实现路径

文摘   2024-11-29 14:03   云南  
《学术探索》2024年第9期


    明庆忠(1963—),男,湖北黄冈人,云南财经大学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首席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旅游规划与管理研究;
    闫昕(1996—),女,辽宁抚顺人,云南财经大学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旅游规划与开发研究;
    刘宏芳(1987—),女,四川乐山人,云南财经大学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民族文化旅游、文化地理研究。
摘要:文旅新质生产力在引领文旅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文章对文旅新质生产力的时代意蕴进行了深入剖析,进一步厘清了创新旨向,揭示了核心理念是科技创新与文化数字化的和谐交融;明晰了科技与人本理念融合触发文旅新消费需求反推文旅新生产供给,致力于显著提升服务品质与生产效率,从而更好地为旅游者带来合意性体验,继而,应用系统论、协同论及产业链理论系统论述了文旅产业链、文旅数据智能链、绿色金融链、文旅政策机制链和文旅创新人才链“五链”的深度融合,并阐释了在发展文旅新质生产力中的协同力量与驱动原理。此外,针对文旅新质生产力发展面对的现实挑战,提出了包括推动文旅产业链的进阶升级、促进文旅智能数据链的飞跃发展、提升绿色金融链的品质与效率、拓宽文旅创新人才链的视野与深度以及完善文旅政策机制链的构建等“五链”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具体行动路径。研究旨在为文旅新质生产力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向。
关键词:“五链”融合赋能;文旅新质生产力;创新旨向;驱动逻辑;实现路径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考察时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并在同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明确这一发展要求,新质生产力由此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从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看,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具有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直接目的性,为中国社会经济领域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新的动力源。对应到文化和旅游发展领域,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先进生产力质态,本质上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和支撑的生产力,无疑是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现阶段,学界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既有成果多聚焦于“新质生产力的形式与内涵”等本体论问题的回答,并围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内涵特征、功能价值和发展路径等方面展开系列探讨。但遗憾的是,现有成果缺乏对于文旅领域的新质生产力的学术关照,仅有部分学者对旅游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及本质进行了初步探讨。鉴于此,文章立足于既有研究成果,在结合时代背景基础上对文旅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以及“五链”融合赋能文旅新质生产力的驱动逻辑与实现路径进行系统探讨,以期进一步丰富文旅新质生产力的理论研究,并为“五链”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文旅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文旅新质生产力的时代意蕴与创新旨向



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持和战略指导,确保了文旅产业在维护文化本质的同时,实现商业和社会价值的双重增长。在此框架下,文化产业特别是文旅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文旅产业已成为优化经济结构、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力量,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典型的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文旅产业以其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特性,展示了创新性强、融合性强、可塑性强的优势。因而推动文旅产业传统生产力向现代化产业建设转型升级,无疑是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关键时期的必然选择。


根据国家数据局发布的《“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 年)》,数据要素被视为新型生产要素,其应用广度和深度的拓展预计将大幅推动经济发展领域中的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在文旅行业,这意味着通过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利用,可以实现对消费者行为更精确的预测,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服务质量,最终实现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创新。在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的驱动下,文旅产业正从传统的资源依赖模式转变为更加关注消费者价值和合意体验的新模式,彰显了生产力的新质态和新动能。


文旅新质生产力在实践应用中的生动样本当属开封万岁山景区的“王婆说媒”活动,通过创造性地将社交功能融入文旅产品,此外,开封的文旅项目通过整合实景演出、文化演艺和特色美食等多元化元素,不仅显著提升了当地的经济效益,还有效地触及消费者的痛点,从而加速了地区文旅产业的发展和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万岁山景区成功地实现了产品的差异化和消费者体验的优化,有效地抓住了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的社交需求,充分展示了新质生产力在解放人、发展人、成就人方面的潜力。


开封万岁山景区联动的文旅项目,作为文化与科技赋能的旅游产业创新旗帜,其显著成就不仅为全球的文旅企业树立了一个以“创新+人本”为双引擎的发展范例,更深刻地彰显了文旅新质生产力在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中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这种围绕文旅新质生产力展开的系统发展策略,无疑为整个行业的进步和转型指明了方向,并贡献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一)文旅新质生产力的时代意蕴



新质生产力是契合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的生产力,同时也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引领,能够带来高品质社会生活的生产力。到目前为止,学界关于文旅新质生产力的探索,仍处于萌芽阶段,已有学者通过回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并将其与现代旅游发展模态演变进行类比分析,以“新”和“质”解构其内涵,认为“新”指新颖和创新,包括新的劳动资料、劳动者、生产工具;“质”指的是生产方式的优化和质变。文旅新质生产力的底层逻辑是利用技术知识的累积效应和信息网络效应,结合数据要素盘活文旅资源,将虚拟与现实、精神与物理、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紧密结合,重塑了旅游者的时空体验,也革新了传统旅游企业的运营性质及整个文旅产业价值链,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走向指数型增长。

马克思曾说过:“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文旅新质生产力不仅是对传统生产力的延伸,而且是一种全新的经济活力,其融合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及绿色低碳技术等新型技术元素,与数智化机器设备、数字基础设施和新能源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生产力形态。文旅产业数字化发展有效改变了传统旅游产品供给与需求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打通了联结在旅游供给与消费两翼的堵点与短板,统筹兼顾需求侧与供给侧,高效协同生产力诸要素使二者迸发出强大的新动能,实现了生产力的新质态和新性能。在当下的数字经济时代,文旅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是技术革新的简单应用,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涉及新技术、新管理方法、新机制和新模式的创新与应用,旨在提高服务的质量与效率,满足游客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一次次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一次次生产力跃升,创造出全新的产品和消费体验,形成前所未有的供给能力,而市场则以波澜壮阔的交易生成进行回应,由此推动经济发展”。


可以肯定的是,到目前为止,学界对于科技赋能文旅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以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为目标的理论逻辑普遍达成共识,但是对于如何平衡“新质”与“旧质”的关系鲜有着墨。有学者认为,“新质”脱胎于“旧质”,完全摒弃“旧质”(传统生产力)并不可取,因新质生产力对经济规模的贡献尚需量化考证,且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值只占GDP总量的10%以上可以看出,“旧质”(传统生产力)仍是经济活动的核心。传统生产力的关键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包括景区、宾馆、旅行机构和交通网络,这些是旅游业运营的基石;二是人力资源,如经验丰富的导游和酒店员工,他们的专业能力对于确保优秀的客户体验至关重要,即便数字技术的多维嵌入可以增加旅游者体验的合意性,但是数字技术的操控者仍是人类;三是品牌历史,维护和发扬拥有深厚历史与文化价值的旅游品牌,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四是文化代际传承,旅游活动的有效展开是地方文化、优秀传统故事传播的重要载体,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乘数效应。因此,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下涌现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乃至新玩法,仅是在整体生产力格局上做的增量,“新质”需要“旧质”提供坚实基础,做好存量,“旧质”作为“新质”的依托,需要站在时代的前沿, 把握新一轮技术革命的窗口期, 实现共同发展, 协同共进。



(二)文旅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旨向



当今时代文旅新质生产力已然蓄势待发,成为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不仅彰显了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的先锋特质,更将人文关怀融入其中,使技术与情感得以交融。通过巧妙地结合尖端科技与文化表征创新,文旅新质生产力在提升行业效率、精进产品品质、推动生态保护以及引领数字化浪潮中大放异彩。

1.创新驱动:科技引领文旅新潮流


创新驱动下的文旅新质生产力,以科技为先导,正引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产业变革。这场变革以高科技为引擎,推动了文旅服务模式、产业结构以及产品本身的迭代与优化。


数字化平台的集成建设借助大数据的精准分析,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消费者需求,为其提供合意的服务;云计算的加入,使得文旅资源的管理与调配更加高效;而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以及元宇宙的运用,则在提升服务效率的同时,赋予了文旅产品更多的智慧与互动性。智能导览系统、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以及Sora文生视频模型等新型服务模式应运而生,不仅满足了现代旅游者对深度体验的追求,更为文旅市场所在的供给端开辟了新的增长点。科技主题公园、互动式展览等新型文旅产品也层出不穷,意味着以科技为纽带,为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打造出充满奇幻与惊喜的“私人定制”新世界。


2.高效能载体:战略性支柱产业与数智产业的融合


近年来,国家政策层面加大了对文旅产业的重视,将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让人民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通过深化文旅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动文旅市场的健康发展。在这一大背景下,文旅新业态应运而生,它们以独特的创新性和活力,成为文旅产业中最引人瞩目的力量。


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国家大力实施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线上演播、网络直播、沉浸式体验等新兴文旅业态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正以全新的表现形式和互动方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通过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紧密合作,文旅产业不断推陈出新,打造出文化内涵丰富、形式新颖的旅游产品新型营销模式,不仅提升了目的地旅游形象的文化品位,还极大地增强了旅游体验的主观效用。同时,文旅产业也积极拥抱数字创意、影视制作等新兴产业,以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前沿技术,为自身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整个文化产业的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3.高质量供需平衡:新市场消费需求侧反推产品供给侧


高质量供需平衡在文旅融合进程中尤为重要,具体体现在新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精妙匹配。特别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绝不能忽视乡村这一重要的空间载体。有着农业大国之称的中国,拥有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这些传统文化符号,不仅承载着乡土的记忆,同时唤醒了乡村文旅沉睡的文化基因。


为了精准匹配市场需求,我们需要从供给侧进行深入挖掘。以“农”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农村的丰富生态资源、农业特色、民俗风情等元素,结合历史故事、民间技艺,营造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场景。同时,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让这些乡村文化得以更好地呈现和传播。如此,可以打造出集多种体验于一体的文旅服务产品,这不仅能传承和创新乡村文化,还能优化和重塑乡村的产业体系,进而提升其品牌价值,吸引更多消费者。


在需求侧方面,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深入了解并厘清新时代的消费需求,以此来推动供给侧的改革与创新。这种“一村一品”的差异化“农文旅”模式,不仅具有实践意义,还能通过小而美、个性化的乡村文旅新业态,吸引更多游客,使乡村逐渐成为新消费的主场。这样,才能实现文旅产业中高质量的供需平衡,推动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4.绿色化发展:生态与旅游的和谐共生


绿色化发展已成为文旅产业的重要趋势,其核心目标是实现生态与旅游的和谐共生。这一理念将绿色低碳发展视为文旅新质生产力的基石,强调在推动文旅产业的同时,必须大力保护生态环境,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为实现这一目标,各类绿色旅游产品应运而生,如生态旅游路线和森林康养旅游等,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公众对健康生态旅游的需求,也体现了对生态环境的尊重和保护。同时,生态旅游的宣传教育工作也得到了广泛开展,旨在提升公众和业界的环保意识,共同促进文旅产业的绿色发展。这一系列举措展示了文旅产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绿色化发展,不仅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加健康、多元的旅游体验,还能推动文旅产业向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5.数字化时代特征:数据价值驱动的文旅新质生产力


数字化时代下的文旅新质生产力,正是以数据价值为驱动,通过精细化的数据运营和数字化的服务手段,不断推动文旅产业的转型升级,展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一方面,数字化服务的广泛应用,如便捷的在线旅游预订平台和智能导览系统,已深度融入游客的旅游体验之中。数字化工具的介入为游客提供了更为简便的行程规划方式,并且能够实现个性化服务推荐,从而显著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满意度。


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的前沿应用,如虚拟现实旅游和数字化展览,也正重塑着传统的旅游方式。游客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如临其境地探索远方的名胜古迹,或通过数字化展览在线欣赏全球珍贵文物和艺术藏品。这些创新性措施显著推动了文旅产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并充分展现了文旅新质生产力的时代特征。在数据驱动的时代背景下,文旅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借助数字化技术迈向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多元化的新阶段。



二、“五链”融合赋能文旅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驱动逻辑
(一)文旅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五链”因素分析



1.文旅产业链

文旅产业链作为文旅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其发展不仅需依托传统文旅资源,更需通过科技赋能拓展新的业态和服务模式。文旅融合,社交媒体的普及、数字技术和平台发挥了催化剂作用。推进科技与文旅深度融合,要做到不断丰富文旅应用场景,智慧景区、智能交通、智能管理等应用,打通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全方位满足游客多元化、智能化、体验化、个性化消费新需求,提高文旅产业要素配置率、资源使用率,进一步促进并优化产业链、价值链扩展。此外,通过跨界融合的方式,链接上下游企业,助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等的有效结合,不仅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同时有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旅游+”和“+旅游”的双向发展。


2.文旅数据智能链


文化与科技的结合,是双向奔赴、双向赋能。为了更有效地整合文旅资源,开发资源数据采集、存储、分析、挖掘及可视化应用等,以文化基因库、数据库、题材库等形式,建设政企互通、事企互联的大数据体系,为文旅资源进入要素市场提供基础,为资源转化提供数据支撑,并且可投资、可增值、可变现。当前,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共同构建起推动文化创新的综合技术矩阵。生成式人工智能不仅贯穿文旅产业的内容策划、制作传播、数据分析等全模式、全链路,而且在个性化推荐、自动化内容生成、智能化后期剪辑制作、智能版权保护与内容监管等方面切实提高了文旅产业的生产效率与文化安全,将极大提高创意、影视、娱乐等服务行业的生产效能,对未来文旅产业发展的影响极为深远。在实践应用中智能化技术的运用还助力于旅游产品的创新,如通过智能算法推荐旅游路线,以及通过机器学习优化旅游资源配置。


3.绿色金融链


绿色金融在文旅新质生产力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绿色金融工具和机制的支持,可以有效地促进文旅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例如,通过发行绿色债券或设立绿色基金,旨在资助那些低碳、环保的文旅项目,不仅有助于减少文旅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能够吸引更多注重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游客。同时,绿色金融也支持了生态旅游和责任旅游项目的发展,这些项目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为当地社区带来了经济利益,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4.文旅创新人才链


人才是推动文旅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随着文旅业态的不断创新和技术应用的广泛推广,对文旅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技术和创新能力的需求。因此,建立一套有效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包括在高等教育中增设文旅相关专业,培养具备数字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还包括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持续的技能培训,如数字工具的使用、客户服务的创新等,回应文旅产品和服务具有生产与消费即时性特征的前提下,促进文旅服务质量的迭代与跃迁。


5.文旅政策机制链


制度创新和政策支持是文旅新质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需要加快制定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完善促进数据要素高效流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开放的、充满活力的数字商业环境。政府机构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旨在促进文旅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律和政策环境。例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优化旅游市场管理、提升旅游安全标准等。此外,政策还应包括激励措施,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以激发企业和个人投资旅游业的积极性。这些政策和制度的创新不仅能够提高文旅产业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还能确保其在全球文旅市场中的可持续发展。



(二)“五链”融合赋能驱动文旅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文旅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单一链条的孤立演进,由文旅产业链、文旅数据智能链、绿色金融链、文旅政策机制链和文旅创新人才链构成的“五链”核心系统,在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且链条之间的相互协同与互动是推动文旅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驱动力。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五链”共同构成了一个动态互动的整体,需要以集合的观念评估每个链条对文旅新质生产力发展产生的整体影响。系统论强调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结构性连接和功能性整合,认为“五链”的有效协同是提高系统总体性能的关键。协同论进一步阐释了如何通过协同合作解决链条间的竞争带来的内耗和不稳定性问题,强调在开放的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协调与同步转换是必要的。通过该种方式,不仅可以优化各链条的功能,还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基于此,本研究将进一步深入探讨此“五链”在文旅新质生产力驱动逻辑中的具体作用及其协同机制。


1.文旅数据智能链引领技术革新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


在“五链”系统中,文旅数据智能链扮演着引领技术革新和对接市场需求的重要角色。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文旅数据智能链能够实时捕捉和分析市场动态,为文旅产品的开发和营销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这不仅提高了供给端对市场反馈的敏锐度,还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个性化的文旅体验。文旅数据智能链作为文旅产业的“技术引领者”,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实现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洞察和预测。这一链条不仅为文旅企业提供了决策支持,还与文化产业链、绿色金融链等形成紧密互动,共同推动文旅产品的创新和升级。


2.文旅产业链实现资源整合与价值重塑,推动文旅产业升级


文旅产业链是文旅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整合各类文化资源,包括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自然景观等,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文旅产品。同时,文旅产业链还注重与科技、教育等产业的融合,推动文旅产业的跨界发展。在文旅产业链的推动下,有助于文旅产业实现资源整合与价值重塑。一方面,通过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的内涵和价值,文旅产品的附加值得到显著提升;另一方面,通过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创新,文旅产业的发展空间得到了进一步拓展。这种产业升级不仅提升了文旅产业的综合实力,还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此外,从文旅产业链论视角来看,文化产业链还与数据智能链紧密配合,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文旅产品的文化内容和表现形式,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同时避免“网红目的地”的昙花一现、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资源严重错配。


3.绿色金融链提供稳健支撑与风险控制,保障文旅产业健康发展


绿色金融链在文旅产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通过提供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如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为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时,绿色金融链还注重风险控制和管理,通过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和多元化的投资策略,有效降低文旅产业的投资风险。绿色金融链的稳健支撑和风险控制机制为文旅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它不仅解决了文旅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金瓶颈问题,还推动了文旅产业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从产业链论视角来看,绿色金融链通过与政策机制链的协同,为文旅产业提供了优惠的贷款政策和风险保障,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具体来说,绿色金融链可以通过提供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金融工具,引导资金流向环保、可持续的文旅项目。这不仅有助于推动文旅产业的绿色发展,还可以聚焦企业主责主任、提升市场竞争力。


4.文旅政策机制链构建政策引导与法规保障,为文旅产业创造有利环境


政策机制链在文旅产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政策机制链为文旅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在数据隐私、版权归属等关键问题上,政策机制链应基于“利益—权利”双元共生范式,既保护个人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又促进数据的合理流动和开发利用。从产业链论视角来看,政策机制链与其他链条紧密配合,共同推动文旅产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在文化产业链上的投入,推动文化资源的整合和价值重塑。同时,政府还可以与绿色金融链协同合作,为文旅产业提供优惠的贷款政策和资金支持。此外,政策机制链还可以通过制定人才培养政策,吸引更多的创新人才加入文旅产业,推动产业的创新发展。


5.文旅创新人才链集聚创新力量,驱动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


创新人才链是文旅新质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集聚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文旅产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力量。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文旅产品的研发、营销、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断推动文旅产业向前发展。


从产业链论视角来看,创新人才链与文旅产业链紧密相连,共同推动文旅产品的创新和升级。例如,文旅产业链可以为创新人才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创作灵感,而创新人才则可以将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旅产品。同时,创新人才链还可以与数据智能链协同合作,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文旅产品的设计和营销策略。此外,政策机制链也为创新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资源支持,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活力。




三、“五链”融合赋能文旅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文旅新质生产力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



在当前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文旅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从产业结构调整到市场主体的强化,再到区域发展的平衡以及伦理与公平的问题。以下五个方面可能是发展文旅新质生产力现实层面的挑战:

1.文旅产业结构调整与创新人才挑战
尽管传统文化产业如演艺和工艺美术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仍面临创新能力不足和市场竞争力不强的双重问题。此外,文旅企业和机构往往在演艺团体和管理模式的改革上进展缓慢,未能充分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新兴文旅产业,如网络视听、电子竞技及沉浸式文化体验,虽然发展迅速,但在内容质量、服务水平以及整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还有待加强。与此同时,这些新兴领域极度缺乏足够的专业人才,尤其是那些能够跨界工作的创新型文旅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能够驱动技术革新,还能推动文旅产品的市场化和国际化。因此,加强文旅人才培养和引进,尤其是在创意设计、数字内容创作及文化技术应用等方面的人才,对于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至关重要。


2.文旅市场主体多元化与金融支持不足


我国文旅市场主体多为中小型企业,缺乏具有技术创新优势的专精特新企业,因此照比规模以上企业,这类企业往往面临规模小、资金缺乏、市场竞争力不足的挑战。由于这些文旅企业通常对政府资助有较强依赖性,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市场意识薄弱,因此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加之金融支持方面的不足,如文化企业和项目融资难、贷款条件苛刻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发展困境。为了改善这一现状,需要政府和金融机构合作推出更多针对文旅产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低息贷款、绿色金融和政策优惠等,以降低文旅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其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新能力。


3.区域发展不均与文旅消费低迷


文旅新质生产力的推广和发展在不同区域之间表现出显著的不均衡性。发达地区由于资金充足、政策支持有力、消费市场成熟,其文旅产业发展迅速,而贫困地区则由于资源限制、创新能力不足、市场接受度低等因素,发展相对滞后。此外,整体的文旅消费疲软尤其体现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的文旅消费活动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市场动力。为了促进区域间的均衡发展,政府需实施差异化的文旅政策,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文化投资,同时通过发展网络文旅和数字文旅产品,激活这些地区的文旅消费市场,提高居民的文旅消费水平。


4.科技革命与伦理、公平、效率的平衡


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伦理、公平和效率问题在文旅产业中尤为突出。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虽然极大地提高了效率,但也带来了数据隐私、知识产权保护等伦理问题。此外,技术应用的不均也可能加剧区域和社会的不平等。确保技术创新在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同时,还要兼顾公平和伦理问题,需要在政策制定和技术应用中进行严格监管和合理引导。通过建立健全的法规体系和伦理标准,平衡创新与保护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科技发展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


5.绿色发展与数字化转型的协调演进


面对全球环境挑战,文旅产业的绿色发展成为不可回避的课题。推动文旅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不仅是环保的需要,也是市场的需求。开发绿色旅游产品,如生态旅游、农业旅游等,可以有效地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同时满足公众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此外,数字化转型为文旅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通过数字技术,如虚拟现实、在线互动平台等,可以突破地理和时间的限制,为用户提供更丰富、更便捷的文化旅游体验。这不仅可以提升用户满意度,还能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五链”融合赋能的实现路径



1.推动文旅产业链升级,夯实文旅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基础


文旅产业是文旅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载体,也是文旅新质生产力发展变革的具体领域。文旅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壮大需要夯实文旅产业发展基础,延伸文旅产业链条,推动文旅产业链优化升级。首先,应以“全要素聚焦、全产业融合、全链式发展”为基本思路,充分整合技术、管理、服务、文化、环境和经济等多维度要素,创新产业链的组织方式和业务模式。技术进步是提升文旅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尤其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应用,这些技术不仅提升服务效率,还通过如虚拟现实(VR)等工具,为游客带来全新的沉浸式体验。同时,现代管理理念如精益管理、敏捷管理等,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增强了决策效率和企业竞争力。服务创新作为核心推动力,需持续创新服务形式与内容,以满足市场和游客的不断变化的需求。此外,将文化融入旅游产品和服务中,不仅增强了旅游体验的教育意义和文化价值传播,还提升了旅游产品的市场吸引力。环保也成为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推广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模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增强旅游体验的可持续性。通过多维度的整合和创新,文旅产业能够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实现优化和升级,为构建新型生产力系统提供坚实的基础。


2.推动文旅智能数据链跃迁,激发文旅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动能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价值日益凸显。发挥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是培育文旅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首先,要打破文旅行业的“数据壁垒”,推动文物、古籍、美术、戏曲剧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艺等数据资源依法开放共享和交易流通,支持文化创意、旅游、展览等领域的经营主体加强数据开发利用,挖掘文化数据价值,贯通各类文化机构数据中心,关联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鼓励依托市场化机制开发文化大模型。其次,要以提升文旅数据要素的质量和效率为目标和手段,完善文旅数据要素的生产、流通、消费、再生产等全链条,优化数据要素的供给、需求、匹配、交易等全过程,创新数据要素的技术、模式、平台、生态等全要素,提高数据要素的质量、效率、效果、效益等全指标,增强数据要素的竞争力、创新力、协同力、影响力等全能力。最后,提升以数据要素为支撑的旅游服务智能化水平,支持旅游经营主体共享气象、交通等数据,在合法合规前提下构建客群画像、城市画像等,优化旅游配套服务、一站式出行服务,提升旅游治理能力,支持文化和旅游场所共享公安、交通、气象、证照等数据,支撑“免证”购票、集聚人群监测预警、应急救援等,强化文旅新质生产力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动能。


3.推动绿色金融链提质,丰富文旅新质生产力的金融供给


绿色发展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绿色金融对于培育文旅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发挥着基础和关键作用,推动绿色金融链提质增效,是金融支持文旅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切入点。首先,应结合文旅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目标建立绿色融资评价指标体系,要推进文旅领域绿色金融标准的互联互通,构建完善包括绿色统计指标体系、绿色核算体系、绿色信息披露体系、绿色评价体系等文旅领域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力求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反映文旅产业绿色发展的可持续性、创新性和社会效益。其次,持续提升文旅领域绿色金融服务能力,通过构建文旅行业绿色信息大数据共享平台,推动文化旅游行业绿色发展核心数据的信息共享,为金融机构开展文旅绿色金融服务提供信息支撑,积极发展文旅领域的绿色信贷抵押担保业务和规范股权、项目收益权、特许经营权、排污权等质押融资担保业务,推广绿色金融债券、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等市场化融资方式,支持文旅融合重点项目发展。最后,强化对绿色金融的监管指引,要推动《银行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落地,指导金融机构真正把环境、社会、治理要求纳入全业务环节和流程,引导金融机构为文旅企业技术升级改造和污染治理等市场经营方式的绿色转型提供支持,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融资工具,支持文旅实体企业低碳发展,推动绿色文旅产业壮大,倍增绿色金融赋能文旅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效能。


4.推动创新人才链延展,挖掘文旅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潜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创新是第一动力。其中,科技创新能够创造出新技术,还带来生产方式、组织结构、商业模式等系列变革,对于培育文旅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人是生产活动的承担者,培养造就一大批与现代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对于文旅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完善文旅科技创新体系,完善文旅创新成果绩效的评价方法,形成体系完善、相互支撑的科技创新新格局,要发挥市场和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各自优势,树立企业在创新决策、研发投入、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大力培育壮大文旅领域科技型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品牌。其次,加强文旅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以文旅科技领域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作为全国文旅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引导高端科技创新要素围绕示范基地布局生产力流动和聚集,支持地方升级产业链,促进产业聚集,推动文旅科技特色产业与国家重大战略新兴技术相融合。最后,加大对文旅科技创新领域优秀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培养造就一支行业科技领军人才队伍,配合实施知识更新工程,鼓励各类院校及企业培养文旅科技创新专业人才,支持高等院校、职业学校与相关企业联合建设文旅科技人才培养基地、专业人才实训基地等,搭建校企协同创新平台,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建设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为文旅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5.推动政策机制链完善,促进文旅新质生产力的协同发展


文旅新质生产力协同发展的关键在于构建一个全面的政策治理体系,完善产业政策扶持体系,并优化市场治理体系,使之更加适应文旅产业的特殊需求和新的发展趋势。在政策治理体系方面,需要确立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政策导向,为文旅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这包括制定和实施旨在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政策措施,以及为创新和技术应用提供支持的各种激励政策。同时,产业政策扶持体系应聚焦于提升文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支持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及推动高质量的文旅项目和企业的发展。市场治理体系的优化则是通过建立更加公平和透明的市场规则,消除市场壁垒,提升市场的开放性和竞争力。这应包括对文旅市场的监管机制进行创新,如引入更有效的市场监测和评价体系,确保市场的公正性和效率。管理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通过采用战略性和系统性的管理改进,如全面质量管理(TQM)和持续改进过程(CIP),文旅行业能够显著提升其运营的灵活性和效率。此外,管理创新还包括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构建开放和包容的企业文化,为文旅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大审美经济语境下,品质生活的创造不是文化和科技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深度融合的过程。优质的旅游目的地不仅展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更通过科技的力量展望未来,构建了一种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间。在这一过程中,科技与文化的结合被证明是推动文旅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力量:科技没有文化内涵将难以持续,文化缺乏科技支撑则无法广泛传播其深远影响。文旅新质生产力是一个融合了多维度、多层次、跨学科的先进概念,涵盖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同时关联到文化繁荣、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等多个层面。文旅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提升,需要政府部门、旅游企业、研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广大旅游者的共同努力与上下求索。展望未来,期待一个科技与人文交相辉映,传统与现代相互碰撞的文旅发展新时代,而“五链”融合所赋能的强大新质生产力,必将是推动我国文旅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THE END

云南省社科联
倡导核心价值,致力学术交流,推动理论创新,普及社科知识,服务云南跨越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