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省媒频频聚焦崇川

文摘   2024-11-11 18:11   江苏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连日来

央媒省媒频频聚焦崇川


央视频


11月5日

央视聚焦南通崇川

舌尖上的非遗美食


在南通崇川

传统的酱制品厂除了酿制酱油酱料外

还有一样产品是必不可少的

那就是酱菜



江苏是我国河蟹的主要产区

进入深秋

河蟹虽然已过了此前的黄金价格期

但黄满顶盖肥的它

仍然是水产市场中的主角之一

鲜美的滋味

让不少食客流连忘返




新华日报

11月5日,《新华日报》头版以《社区“归类”,治理“有据”》为题,报道我区创新推进党建引领社区分类治理工作。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10月25日,南通市崇川区狼山镇街道三角桥社区,江苏银行南通分行营业部工作人员在星光耀广场小区崇礼亭搭起“临时窗口”,为居民办理更换第三代社保卡业务。去年,星光耀广场小区改造新增4处居民活动场所,社区常态化邀请辖区银行、律所、医院、学校、商户等党建共建单位上门服务,截至目前惠及千余人次。

“居民之间交往度明显改善。”三角桥社区党委副书记王辰介绍,辖区年轻居民占比高,邻里间交往度偏低,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今年,社区充分调动辖区楼宇、商圈资源,联合32家共建单位,开展100多场次惠民活动,制定发布10余项志愿服务项目,吸引辖区2500人次参加认领,党群合力破解崇学路交通拥堵、商圈光污染、工地扬尘污染、餐厨垃圾处理等热点民生问题,社区党委凝聚力、居民参与治理的热情越来越高。

基层治理难在“补短强弱”,前提是如何“对症下药”。2019年起,上海、成都等地陆续开启社区分类治理探索,实现精细化治理。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其将所辖社区划分为老公房社区、农民动迁社区、一般商品房社区、高档商品房社区、国际化社区、保障性住房社区等,多达11个类型。

崇川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明星表示,上海社区体量普遍较大,人口多且结构复杂,房屋类型多样。崇川区90%以上小区为商品房小区、老旧小区、安置房小区,如果采用上海的分类法,难以达到精细治理的目的。

“基层治理以人为本,人是构成社区的基本单元,社区工作均围绕人展开。”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冯猛认为,居民交往度低,不利于邻里关系和谐有序;社区资源整合度低,不利于发展活力充分释放。提高居民交往度、资源整合度是基层治理的底层逻辑所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今年,崇川区按照“居民交往度、资源整合度”高低水平,将177个社区(村)划分为组织整合、专业介入、融合拓展、自我成长4种类型,明确治理短板、路径,实现更加精准的分类治理。

钟秀街道百花村社区安置房小区、老旧小区、商品房小区并存,人口老龄化、居民类型杂、利益诉求多、服务缺口大,属于较为典型的“居民交往度高、资源整合度低”社区,被划分为专业介入一档。“才一个多月,我们的‘三张清单’又更新了。”社区党委书记李娟告诉记者,今年社区列出问题、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导入在职党员、社区能人、公益组织、共建单位等参与社区治理,截至10月底,解决增设充电桩等民生问题26项,新增能人、商铺、场馆、共建单位等资源106项。

唐闸镇街道北大街社区为新成立社区,通过建好党组织、强化引领力,发挥党员主体带动作用,组建网格员、业委会、志愿者3支队伍,推动社区管理服务工作迅速进入状态;文峰街道中央商务区社区开发运用社区网格智慧应用平台,通过网络链接、数据支撑、智慧赋能,提高社区治理精准度、服务居民便利度;和平桥街道北濠东村社区是南通首批安居住宅工程聚集地,社区通过成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培育壮大社会服务和公益机构,为基层治理提供更多专业力量;幸福街道转水社区老龄人口占比超三分之一,社区打造助餐点,免费提供“四菜一汤”午餐,每周惠及老人300多人次……

根据分类定档,不少社区“补短强弱”、精细治理工作陆续展开。今年以来,崇川区委组织部门出台社区分类治理指导意见和工作指导手册,选定跃龙、易家桥、南川园、龙湖佳苑等首批8个示范社区,为其他单位提供借鉴参考,加快探索“资源配置有导向、为民服务有依据、基层治理有路径”的社区分类治理新经验。




荔枝新闻

从“失管”走向“共治” 南通崇川:“物业服务社”为老旧小区配齐服务

老旧小区“三分建,七分管”。南通市崇川区在178个旧改小区中探索推广“物业服务社”模式,促进老旧小区从“失管”走向“共治” 。

自2020年起改造的同时,崇川区按照“党建引领、公益为民、治理融合、专业外包”的总体思路,组建公益性物业服务实体——物业服务社,为“无物业”老旧小区配齐服务,让一批多年失管、脱管的“问题小区”变身为居民和谐幸福的“模范小区”。

荔枝新闻

建管结合一体推动老旧小区从焕新到“长新”

“建”平台 创新模式让小区服务更“走心”

这两天,南通崇川区南川园社区物业服务社召开了一场议事会,参加会议的有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代表,大家商量着要为改造出新后的金鑫苑小区增添一些室外桌椅。南通崇川区南川园社区金鑫苑小区居民沙晶告诉记者,以前物业公司只给小区提供服务,和居民没有太多联系;现在成立物业服务社,小区大小事大家参与管理。

记者了解到,一些老小区改造后,居民不满物业公司的服务、拒交物业费的情况时常发生,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当地成立物业服务社这一新的管理平台,由社区牵头组织,共有十余名成员组成,分工负责小区物业管理、公共事务服务、邻里矛盾调解、志愿服务开展、经费收支管理等工作,形成“反馈-协商-处理”诉求解决闭环。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工作简报,将这一物业服务社模式向全国推广。

南通市崇川区南川园社区党委书记倪燕说,物业服务社已经从传统的做物业管理工作向“生活+”服务拓展,现在也对接专业的团队来赋能小区的发展,让小区居民能够真正花最少的钱享受最好的服务。

来源 | 央视频 新华日报 荔枝新闻

编辑 | 陈炅

审核 | 李晓啸


崇川在线
南通市崇川区官方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