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祖训家风:“忠于国,孝于家”

文摘   2025-01-03 19:30   四川  


客家家规家训是传统中国家训文化的代表之一,客家人注重家教、传承优良家风的集中体现,蕴含着客家人忠孝为本的家国情怀、亲善睦邻的行为规范、克勤克俭的生存智慧,处处彰显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深厚的文化精神。

“百善孝为先”

对于家庭,客家人重视“孝”的教育。客家家规家训特别强调“百善孝为先”。

洛带古镇——客家土楼

如《谢氏家规》有“孝敬父母”条目:“人子立德,孝行是先。父母生我,罔极深恩。竭力尽敬,顺志承颜。夏清却暑,冬温御寒。扬名以显,采舞以罔。宽酒食,虽要色,笑为难。”把“孝”作为立德之首,强调父母对子女的恩德之大,子女应该“竭力尽孝”,要为父母夏防暑、冬御寒,尤其要让父母顺心愉悦。

《罗氏族谱十训》有“孝顺二亲”条目:“属毛离里,一德一心。立身行道,扬名显亲。生事葬祭,尽礼尽诚。夙夜无忝,务在守身。”父母在世时要日夜孝顺,父母身后还要“尽礼尽诚”行葬祭之礼。

洛带古镇

客家家规家训中的“孝”不是一个空泛之词,客家人已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尊亲、养亲、悦亲的孝义践行实实在在地落实到了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微之处。

“忠爱家国”

对于国家,客家人重视“忠爱”教育。作为中原文化的后代,客家人有强烈的国家观念,有深厚的民族责任感。每当处于民族危机的紧要关头,客家人总会一个个挺身而出,一腔热血报家国。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的黄遵宪,再到立志“振兴中华”的孙中山,他们用自己的言行甚至生命诠释着客家人对家国的忠爱之心。“忠爱家国”在客家家规家训中是重点强调的内容。

洛带古镇——西部客家博物馆

如《陈氏家训》载有:“仕于朝也,为忠为良,神则佑汝,汝福绵长。”在朝为官,要做忠臣良将,这样的人,上天也会护佑,人生也将幸福长久。

《邱氏家训》有“崇忠义”条目:“忠臣义士,世所罕稀。赤胆真心,毫法莫欺。光争日月,气贯虹霓。凛冽万古,为世表仪。”忠臣义士赤胆真心,与日月同辉,其精神万古长青,其形象为世人仪则。

《何氏家训八则》有“训忠”条目:“尽己为忠,中心为忠,忠之时,义大矣哉。故不忠为省身之首务,效忠乃匡国之要图。”效忠国家是大义所在,首先要反省自己是否忠心,最要思考的是如何匡正国家。

洛带古镇客家乡情记忆园——忠孝门


在客家人看来,“子孙务宜忠孝为先”,为子而孝,为民而忠,是每个客家人血液里流淌着的美德精神。《孟子·离娄上》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客家先辈们总是“嘱后裔继志述事,毋忘忠孝初心”而“忠于国,孝于家”,这正是五千年中华文化“家国情怀”的深厚积淀。


【END】




内容来源|光明日报,作者 吴中胜


洛带古镇
洛带古镇是成都市近郊保存最为完整的客家古镇,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洛带古镇景区游客空间瞬时最大承载量136120人,瞬时最佳承载量108896人,日最大承载量181493人,日最佳承载量145194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