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竺山北洲寺碑记》与“容城北门古寺”石碑
我国陈隋之际的天台宗祖师智顗,又称智者大师,被誉为“东方小释迦”,在中国哲学史、佛教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智者大师出生地在现今何处?由于时代久远,建置省并频仍,古今地名多变,致智者大师故里近年出现多地纷争现象,影响了相关历史文化的研究、开发与利用。可喜的是,近年湖北省监利市发现与智顗出生地直接相关的古代历史文献和新近出土石碑,为智者大师出生地提供了重要佐证,填补了智者大师生平空白。
史上所公认记载智者大师生平最为真实、全面,最具权威性的著述是《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该文系智者大师的得意门生章安灌顶所撰著。《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云:“先师讳智顗,字德安,俗姓陈氏,颖川人也。高宗茂绩,盛传于谱史矣。暨晋世迁都,家随南出,寓居江汉,,因止荆州之华容县。”因此,弄清楚了古荆州之华容县今在何处,就厘清了智者大师的出生地。
2018年5月,笔者应邀撰写寻访智者大师故里一文时,偶尔翻阅旧志,在清同治《监利县志》中,发现一篇《天竺山北洲碑记》,如获至宝。碑记中云:“容城天竺山北洲寺,何昉乎?稽诸父老所传闻,则自汉光武帝始也。汉遣马援征临沅,曾驻节容城。班师凯旋,民老幼妇女不惊,市贾不变。邑之人思慕其功德不衰,相与立祠祀。历代以来,废而复兴。邑人岁时展谒,必拜伏波将军。亦可知将国兵而为人之司命者,不在彼而在此也。迨后西竺僧普慧杯渡江上,飞锡峰头,炉无火而自焚,泉有宝而常聚,迄今乡人犹啧啧以为美谈。此天竺山北洲寺之所由名也。”作者张逢吉,监利县人,清康熙五年丙午(1666)举人,涞水(属今河北保定)知县。
碑记中的“容城”,即智者大师别传中:“荆州之华容县”的治所。“华容”县名即由于容城境内有楚王著名行宫章华台,遂取“华美容城”之义而得名。《水经注》:“台在今华容城内。”潘新藻《湖北省建制沿革》:“《清一统志》梁(555-587)废华容入监利”(梁,系指后梁,西梁)。宋沈括《梦溪笔谈》:“华容即今之监利,非岳州之华容也,至今有章华故台在县郭中。”《湖北通志》:监利县“周老嘴关西三里为华容县故城。”日本江户时代天台学者忍铠(1675-1747)《天台智者大师别传考证》:“监利县,汉华容地,吴监利,宋玉沙……监利乃古华容地。”潘桂明(苏州大学哲学系教授、苏州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智顗评传》:“智顗,字德安,俗姓陈。陈氏祖籍颍川(今河南许昌)。永嘉南渡之际,为躲避北方战乱,陈氏一家随之南迁,寓居荆州华容(今湖北监利县西北)”。至智者大师出生时,颖川陈氏人家已迁华容近200年。华容县治古容城遗址在今湖北省监利县周老嘴镇天竺村。
碑记中的“天竺山北洲寺”,为汉光武帝年间(25-57)所建,原为“马伏波祠”,祠祀马援(《大清一统志》卷二百六十九)。“迨后西竺僧普慧杯渡江上,飞锡峰头,炉无火而自焚,泉有宝而常聚,今乡人犹啧啧以为美谈。此天竺山北洲寺之所由名也。”由于西竺僧杯渡禅师的住锡,其祠改名为“北洲寺”,其地改名为“天竺山”。它是佛教自印度传入监利乃至湖北荆州最早的记载,与鸠摩罗什大体同年代,比达摩祖师早约100年,迄今已沿袭1500余年。自此,一个本土儒家祭祀先贤场所变更成为佛教伽蓝,实现了佛儒融合,也是佛教传入中国与本土文化互鉴相容,促进发展的宝贵历史例证。
尤其重要的是,天竺山北洲寺的建立及西竺神僧杯渡禅师的住锡,为少年时期的智者大师随母到附近“伽蓝”拜佛、“诵《普门品》”,提供了极为便利和法源正宗的佛教场所。现今天竺山北洲寺住持敦首法师说,“南北朝时期智者大师七岁时就是在这里跟着母亲拜佛、诵《普门品》的。”
灌顶《隋天台宗智者大师别传》:“至年七岁,喜往伽蓝”。蒙寺僧口授《普门品》,读过一遍即能背诵。但传中没有说明是在哪所佛寺,乃至至今所有智者大师生平文献,一概厥如。因此,天竺山北洲寺和杯渡禅师住锡的史料发现,价值极其珍贵,填补了天台宗智者大师生平的这一空白。今天竺山北洲寺及附近的五显庙等佛教场所,都奉有智顗像、智顗殿等。
杯渡何人?据《大藏经·梁高僧傳·卷十》记载:“杯渡禅师为南北朝刘宋时代来自天竺的佛教僧人,不修细行,神力卓越,世莫测其由来。”当初人不知他的姓名,但因他常以木杯放水中泛行渡海,故此称其为“杯渡”。
据说杯渡是把佛教传入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的第一人。《乾志》四十二:“东晋隆安五年(401),佛教由天竺高僧杯渡禅师传入九华山。”“九华化城寺,始于晋隆安之五年,初名九华。唐建中初,郡守张岩,表请敕赐今额,天竺杯渡禅师所筑也。”今香港青山亦有杯渡祠、杯渡像、杯渡牌坊等遗迹。
同时,《北洲寺碑记》还记述了杯渡禅师运化神通的两个重要情节:一是“炉无火而自焚,泉有宝而常聚”,其“百宝井”遗址犹存,为乡人所传诵(监利县《周老嘴镇志》)。二是“飞锡峰头”。据说杯渡禅师游化四方,凡测度胜地的时候,常用“飞锡”神通,就是把袈裟包裹锡杖扔向空中,锡杖飞向之处便是游化之胜地。可见昔日的杯渡“飞锡”,有如今日的电子雷达,赋人以千里眼功能,探万物于目前。杯渡禅师既然飞锡而来,天竺山北洲寺必是胜异之地。杯渡禅师如此神通广大的西域神僧,是不会无缘无故地来住锡天竺山北洲寺的,一定是有大事因缘。有何大事因缘?恐怕至今世人不明。其实答案早已于1500年前伏笔在杯渡的传记中。《大藏经·梁高僧傳·卷十(神异下)杯渡》:“至南州杯渡,期当骑兰之日。尔日早出,至晚不还,陈氏明但见门扇上有青书六字云:‘福径门,灵人降。’字劲可识。”径,疾也。灵人,指大福大德的人,也指神仙。是说大福很快就要降临这陈氏人家,出一个大福大德如神仙菩萨般的人物。
南州:泛指南方地区。《楚辞·远游》:“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姜亮夫校注:“南州犹南土也,此当指楚以南之地言。”《晋书·羊祜传》:“南州人征市日,闻祜丧,莫不号恸。”是指羊祜官荆州剌史,荆州百姓在集市之日闻之羊祜的死讯,罢市痛哭,街巷悲声相属,连绵不断。同是晋朝之时,杯渡游化南州,当是指荆州。荆州唯有华容县治古容城天竺山是杯渡遗迹,其他地方并无行迹。至于所说陈氏名谁,最终出了什么样的人,不得而知。但百年后之南州华容县城,果然有人天景仰的高僧,一代灵人雄杰,人称东方小释迦,“八相成道”在陈氏人家降诞,法名智顗,俗名陈德安。正如《高僧传》卷第九、十〈神异〉云:杯渡“或显现神奇,遥记方兆”。西域神僧说悬记,百年之后得印证,一干五百年后终揭晓,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黄钟大吕。
而且,据杯渡传记记载,杯渡禅师在来监利天竺山之前,还专程去过浙江天台山。至于为何去天台山,去天台山干了什么均无记载。但天台山是智者大师的成就之地,归宿之所。天台山定光禅师曾于数十年前,即智者大师尚未出家时,就梦境中予其悬记:“汝当居此,汝当终此”。杯渡禅师之诣天台山,莫不也遥知智者大师的全部生命轨迹,从遥记降诞到兴建伽蓝,成就法缘,到中兴天台,殁于天台,与之作个从始至终的前导与关怀。
此外,更为重要的是2018年5月,监利市周老嘴天竺山北洲寺出土石碑一块,碑中铭文:“天竺山北洲寺古名容城北门古寺”。这一极具史料价值的实证,如活化石一般,为古容城确定了具体方位座标,说明今天竺山北洲寺在古华容县城北门,古华容县城在今天竺山的南面。为近年学界古华容城遗址之疑,章华台所在之争,厘清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也为智者大师出生地提供了有力佐证。
未完待续
图文 | 玉泉寺数据中心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当阳玉泉寺
© 公众号:dy-yuquanchan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