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学前儿童哲学教育创新博览会
儿童哲学在中国已经走过了近四十年的历程,并已成为助推和深化中国本土学前教育改革、促进幼儿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为进一步加强全国范围内学前儿童哲学实践者和理论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推动形成全国学前教育儿童哲学的专业共同体,促进中国儿童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并为世界儿童哲学的发展贡献中国的智慧与力量,2023年我们启动了第一届全国学前儿童哲学教育创新博览会。2024年伴随《学前教育法》的颁布,学前教育领域儿童哲学的发展即将迎来新的黄金时期。为此,浙江省哲学学会儿童哲学专业委员会、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杭州市拱墅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思考拉儿童哲学研究中心等已于2024年12月25-29日,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全国学前儿童哲学教育创新博览会。来自浙江、天津、北京、河北、吉林、江苏、福建、广东、湖南、湖北、上海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3000多名儿童哲学实践者和研究者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与了本次会议,共同就学前教育领域的儿童哲学议题展开了充分的研讨与交流,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儿童哲学在幼儿园的高质量发展。浙江省哲学学会儿童哲学专业委员会
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杭州市拱墅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
思考拉儿童哲学研究中心;杭州儿童友好研究联盟;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教席合作办公室;杭州市仙林实验幼儿园;杭州舟山路学前教育集团;杭州市宸新幼儿园;杭州市景莘幼儿园
12月25日全天报到,26日上午正式开始,28日结束,29日离会。因参与人数众多,本届博览会特别设置了一个主会场和三个分会场。其中12月26日的活动设置在主会场,27日的活动在两个分会场,28日设置在第三个分会场。
本次博览会含四大分主题,全国各地的学前儿童哲学实践者根据四个主题提交了大量报告:1.儿童哲学与幼儿园整体发展(教师发展、幼儿发展、文化建设、环境建设等)
2.儿童哲学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特色哲学课程、五大领域融合课程等)
3.儿童哲学的实施路径与策略(集体教学、一日生活、游戏、戏剧等)
4.儿童哲学与家园社共育、儿童友好城市的创建
第二届全国学前儿童哲学教育创新博览会以现场活动的形式进行,但因会场容量限制,很多国内同仁无法来到现场观摩,因此特别设立直播回放平台,向全国各地的儿童哲学爱好者们开放。感兴趣的同仁可通过微信扫描下列二维码收看直播回放,回放截止日期:2025年1月20日。 (一)会场掠影
(二)开场报告
开场报告环节由杭州市宸新幼儿园陈晓红园长作主题为《儿童哲学视角下的主题活动路径探究》的报告。 (三)儿童哲学现场教学和点评
现场教学环节包含三堂儿童哲学示范课:第一堂课是杭州市宸新幼儿园章璇老师执教的《快一点、慢一点》;第二堂课是吉林省延吉市向阳幼儿园焦静老师执教的《没有耳朵的兔子》;第三堂课是西安国际港务区陆港第四幼儿园彭卫卫老师执教的《颠来倒去》。教学结束之后是专家团队的精彩点评,包括赵志毅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孙丽丽教授(杭州师范大学),郑敏希教授(福建师范大学),魏洪鑫博士(首都师范大学)。
(四)不同主题视角下的儿童哲学实践策略
本场目的在于展示儿童哲学的不同主题,以及在不同主题的视角下如何来开展各具特色的儿童哲学实践活动。共包括9个报告,分别是:林丹(福建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的《什么是好、什么是坏?》;陈晓洁、卢奔奎(浙江杭州市登云幼儿园)的《“寻辨”式支架:推进幼儿园哲思主题实施的路径初探》;李瑶(浙江杭州市滨江区国信嘉园幼儿园)的《小阿力上学记——基于“情绪需求”的幼小衔接项目活动》;郝津梦(河北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幼)的《孩子眼中的真与可能——基于<西游记>的幼儿园儿童哲学实践探索》;盛吉圆、洪佳瑶(浙江金华市婺城区观澜江境幼儿园)的《在时间之旅中与儿童相遇》;曾丽霞(广东珠海市松林幼儿园)的《<烦恼那些事儿>与儿童》;沈玥怡(浙江杭州市东新实验幼托园)的《哲学视域下的多彩生命之旅——创设儿童哲学视域下的幼儿园生命教育环境》;朱霞青(浙江杭州市萧山区新街中心幼儿园)的《审辨之花绽放于对话间:行走哲思会的实施路径与策略研究》;徐荪婧(杭州市景成实验幼儿园)的《一场关于蝴蝶去留的哲学讨论》等。 (四)儿童哲学的现场教研
本次博览会还专设了儿童哲学的现场教研,主题为《儿童哲学对班级生态的影响》,由首都师范大学的魏洪鑫博士和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幼儿园的张迎、刘睿思、姚倩倩等主持和组织。
(五)会场其他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