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祝全国儿童哲学人2025新年快乐 | 第二届全国学前儿童哲学教育创新博览会12月27日杭州市飞虹路幼儿园专场回顾

文摘   2024-12-31 16:29   浙江  

第二届全国学前儿童哲学教育创新博览会

 浙江杭州拱墅区,12月25-29日
儿童哲学在中国已经走过了近四十年的历程,并已成为助推和深化中国本土学前教育改革、促进幼儿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为进一步加强全国范围内学前儿童哲学实践者和理论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推动形成全国学前教育儿童哲学的专业共同体,促进中国儿童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并为世界儿童哲学的发展贡献中国的智慧与力量,2023年我们启动了第一届全国学前儿童哲学教育创新博览会。2024年伴随《学前教育法》的颁布,学前教育领域儿童哲学的发展即将迎来新的黄金时期。为此,浙江省哲学学会儿童哲学专业委员会、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杭州市拱墅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思考拉儿童哲学研究中心等已于2024年12月25-29日,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全国学前儿童哲学教育创新博览会。来自浙江、天津、北京、河北、吉林、江苏、福建、广东、湖南、湖北、上海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3000多名儿童哲学实践者和研究者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与了本次会议,共同就学前教育领域的儿童哲学议题展开了充分的研讨与交流,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儿童哲学在幼儿园的高质量发展。

一、主办单位

浙江省哲学学会儿童哲学专业委员会

二、承办单位

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杭州市拱墅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

三、协办单位

思考拉儿童哲学研究中心;杭州儿童友好研究联盟;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教席合作办公室;杭州市仙林实验幼儿园;杭州舟山路学前教育集团;杭州市宸新幼儿园;杭州市景莘幼儿园

四、时间和地点

12月25日全天报到,26日上午正式开始,28日结束,29日离会。因参与人数众多,本届博览会特别设置了一个主会场和三个分会场。其中12月26日的活动设置在主会场,27日的活动在两个分会场,28日设置在第三个分会场。

五、会议主题

聚焦未来,创新理念:儿童哲学与高质量幼儿园的建设
本次博览会含四大分主题,全国各地的学前儿童哲学实践者根据四个主题提交了大量报告:

1.儿童哲学与幼儿园整体发展(教师发展、幼儿发展、文化建设、环境建设等) 

2.儿童哲学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特色哲学课程、五大领域融合课程等)

3.儿童哲学的实施路径与策略(集体教学、一日生活、游戏、戏剧等)

4.儿童哲学与家园社共育、儿童友好城市的创建


六、会议形式

本次博览会采取了以下六种形式,

1.专家讲座;

2.教研员区域报告或园长观点报告;

3.示范教学;

4.课例报告;

5.现场教研;

6.幼儿哲思作品展览

七、回放通道

第二届全国学前儿童哲学教育创新博览会以现场活动的形式进行,但因会场容量限制,很多国内同仁无法来到现场观摩,因此特别设立直播回放平台,向全国各地的儿童哲学爱好者们开放。感兴趣的同仁可通过微信扫描下列二维码收看直播回放,回放截止日期:2025年1月20日。

八、12月27日精彩回顾

 (一)会场掠影

 (二)开场报告

开场报告环节由杭州市舟山路学前教育集团何舍予园长作主题为《幼儿园儿童哲学生态的建构——以舟幼集团实践为例》的报告。

 (三)儿童哲学现场教学和点评

现场教学环节包含三堂儿童哲学示范课:第一堂课是杭州市飞虹路幼儿园陈玲帅老师执教的《一根羽毛也不能动》;第二堂课是浙江大学幼儿园实验园楼梦娜老师执教的《机器人可以当值日生吗?》;第三堂课是天津市和平区第五幼儿园于唯唯老师执教的《最好的礼物》。

教学结束之后是专家(俞春晓、高振宇、付莹、张欣、倪凯歌)点评。其中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高振宇教授特别谈到了儿童哲学各类模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鼓励老师们总结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国情的儿童哲学实践模式。其他专家则谈到了儿童哲学教学过程中刺激物的呈现、对话的展开、思维的助推、活动的设计等各方面的改进思路与策略。 

 (四)基于多元刺激物的儿童哲学教育实践

本场目的在于展示不同刺激物的开发策略以及基于不同刺激物的多元实践路径,共包括10个报告,分别是:郭启蒙(天津市和平区第八幼儿园)和韩文景(天津市和平区第二幼儿园)的《幼儿园的海棠树》;姚倩倩(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幼儿园)的《儿童哲思的涌现——儿童视角下对“刺激物”的再思考》;逯翠英(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幼儿园)的《儿童视角下的双箸之道——基于传统文化的哲思探讨》;刘黎帆(广东珠海市香洲区金桔幼儿园)的儿童诗歌创编<我知道我是谁>引发的哲学思考》;胡秀秀(浙江杭州市蓝宸幼儿园)的大班哲思故事<一只自由的“云朵”>》;张晶莹(浙江宁波镇海蛟川街道中心幼儿园)的《王冠赋能,多维思考:以绘本<大卫不可以>为例》;顾晓霞(浙江湖州市南浔实验幼儿园)的《三色游戏记录:基于游戏分享发展幼儿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王欣楠(浙江杭州市北秀幼儿园)的《批判·创造·关怀:和儿童一起做自然哲学的那些思考》;徐盼(杭州市拱墅区半山幼儿园)的《基于绘本的儿童哲学课例诞生路径分享》;以及董黛(杭州市安华幼儿园)的《儿童议事厅|童声童议膳美食》等。

最后专家(俞春晓、高振宇、付莹、张欣、倪凯歌)做了精彩点评。其中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高振宇教授特别谈到了两点:其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刺激物的挖掘,这类刺激物包括24节气、习俗、实物(如文化类、艺术类、生活类等);其二是对绘本进行深度研究和开发,须注意绘本的不同流派及其类别,如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各类绘本,都有不同的代表绘本,其应用范围及其方法均有差异。他建议中国本土的儿童哲学实践者应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儿童文学的理论,从而对基于儿童文学的儿童哲学教育做更深度的开发。

  (五)会场其他照片

思考拉儿童哲学研究中心
宣传和介绍国内外儿童哲学的最新理论与实践动态,介绍思考拉的学术活动和研究成果、课程开发和教学样例、系列教师培训、哲学空间构建、实践推广资讯和国际合作情况,引领和推动儿童哲学在中国的稳健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