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前教育领域不断追求创新与发展的征程中,儿童哲学教育逐渐成为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2024年12月25 - 29日,第二届全国学前儿童哲学教育创新博览会在杭州盛大举行,此次活动汇聚了全国众多学前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儿童哲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与发展。
延吉市第十五幼儿园积极响应儿童哲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延边州学前教育刘丽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延吉市第十五幼儿园刘丽园长带领武传琦、丁玉圆、孙瑜鸿参加了第二届全国学前儿童哲学教育创新博览会。
本次博览会为参会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众多专家学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汇聚一堂,通过各类报告、教学观摩、案例分享等活动,深入探讨儿童哲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
在会议中,刘丽园长做了《做幼儿园里的“苏格拉底”——“对话式”哲学探究活动的实践与思考》观点报告。她从儿童哲学的概念、价值和方法入手,探讨了如何与儿童进行“对话式”哲学探究,选择适合儿童的哲学主题,设计有趣的活动内容,营造轻松氛围,引导儿童深入思考、积极表达。对话式哲学探究活动不仅让儿童享受思考的乐趣,也帮助教师发现、认识儿童,提升教育质量。她倡导回归儿童、回归本真的教育理念,是幼儿园教育创新的有益尝试。未来仍将继续践行儿童哲学教育,在实践中继续推动幼儿园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同时本次第十五幼儿园“生命的探问——幼童哲学艺术展”的部分展品也在博览会中进行了展出。刘园长的观点报告与幼儿园的展品受到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在专家讲座环节,各位专家教授围绕儿童哲学教育这一核心,从不同研究领域出发,展开了精彩纷呈的学术分享。
赵志毅教授深入剖析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对儿童哲学研究的方法论启示”。他提出的实证、批判性及参与式研究方法,为儿童哲学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促进儿童智力、情感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高振宇教授则以“做富有中国特色的儿童哲学教育”为题,强调了儿童哲学教育本土化的重要性。他倡导以中国哲学思想为基石,改造儿童哲学教育,借鉴孔子、孟子的对话教学模式,以及儒家、道家的伦理思想,培养儿童的道德观念和人文情怀。
郑敏希教授的讲座《做哲学的孩子更幸福》别开生面。她以轻松幽默的方式,用鲜活的亲子对话实例,展示了幸福能力的多维度内涵,包括感知幸福、创造幸福和思考幸福的能力。郑教授的讲座引发了在场老师们的深刻反思,引导大家思考何为良好生活和真正的自由,为儿童哲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深度。
倪凯歌博士带来了《儿童哲学教师培训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的精彩报告。他深入探讨了儿童哲学教育在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意义,他还提出了本土化的“SMILE”教师成长模式,即Sense(体验)+Monitor(观摩)+Inquire(答疑)+Lead(实施)+Evaluate(评价),旨在帮助教师提升对儿童哲学的理解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进而提高儿童哲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在会议期间,老师们沉浸于丰富的学术盛宴之中,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交流互动,拓宽了视野、激发了思维碰撞,不仅学到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更感受到了儿童哲学教育领域蓬勃发展的活力与潜力,也进一步深刻认识到儿童哲学对于儿童思维发展、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幼儿园整体发展的重要价值。儿童哲学教育不仅仅是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更是贯穿于幼儿园整体发展、课程设计、环境创设以及家园合作等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
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延吉市第十五幼儿园将继续秉持积极探索的精神,继续践行儿童哲学教育,唤起更多孩子内心对世界最本真的思考!
海报设计:孙瑜鸿老师
文字编辑:武传琦老师、邰宝玉老师
日期:2025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