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神共舞、歌颂人性,他用画笔唤醒沉睡的翡冷翠,成为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第一道曙光

体娱   2024-07-19 23:00   广东  


Hello,我是Lotus


文艺复兴,从他开始



若你欣赏现代艺术之都巴黎,

那么请为佛罗伦萨而驻足。

这里,是一切的起点与终点,

这里,是一切的过去和未来。


冷峻的山风,自冠以文艺复兴大师之名的空旷广场上毫无阻碍地呼啸而过,凛冽而刺骨。


伫立着大卫青铜像的米开朗基罗广场,从这里几乎可以俯瞰整个佛罗伦萨。


山峰下的她,肃穆而又庄严地屹立在一片渺小之间。600年的云卷云舒,风蚀着她的一砖一瓦,雨刻着她的一草一木,却未能侵蚀她的端庄与婉约。


冰冷的石砖与木料所筑成的高塔之下,藏着西方千年文明与艺术摇篮的凝聚之处——圣母百花大教堂。


从米开朗基罗广场高处俯瞰圣母百花大教堂

圣母百花大教堂


你若卧在她的台阶上倾听,或许能听到先辈哲人那为理性和文明而扬起的呐喊声。


教堂内部


古老钟楼上的大钟被敲响,那是属于600年前的一个浑厚而有力的声音。


隐藏在他身上的那些被争论了千百年的古老谜团,或许将永远被深埋于历史长河中,但他的名字,将被深刻在每一处有西方艺术存在的角落。


乔托


将神请下凡间,高声为人欢呼。

一笔,绘出文艺复兴的盛况。


乔托·迪·邦多内

Giotto di Bondone


1 翡冷翠的少年


明媚的阳光又一次洒满了佛罗伦萨乡村的小道,就连草地也被映衬得金灿灿的。


乔托出生在乡村,据说他的父亲是一名收入微薄的铁匠,而这样的乡村生活反而给了他观察世界的机会。


少年十来岁的年纪,正是撒欢儿和玩乐的好时光,可对于乔托而言,他可没时间同那些老爷家的男孩一般玩乐。


小小年纪已满手老茧的乔托熟练地挥舞着手里的赶羊鞭。一团团弹跳前行“洁白云团”随着他沾满青草屑的脚步,漫游在一眼望不到边的碧绿海洋中。


与小羊作伴,徜徉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那段日子成为了贯彻乔托一生的信念,自然与真实之美成了他永远的追求。


从怀中掏出昨晚便在壁炉中烧好的碳条,乔托寻了一块看着顺眼的石面。就那样画着,将他心爱的小羊一笔一划地记录在天地间,让树荫绿草记住、让蓝天白云记住、让露水鲜花记住.....


“此刻,我记得你的画。”


男人问他愿不愿意跟学画画,穷人家的小伙儿乔托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一口答应。他还不知道,眼前的人便是此刻佛罗伦萨最知名、身价最高的画家之一,契马布埃。


契马布埃自画像


乔托生活的年代,正是意大利的中世纪。众所周知,这一时期的任何艺术,包括雕塑、瓷器、绘画,乃至文字都以宗教和神权为重。


试想这样一个场景:哪怕你起床倒个牛奶,也要在心里跟上帝祈祷,就算是吃个午饭心中都要默念三位一体。


画室自然也是如此,壁画几乎占据了所有的绘画形式,而唯一的题材就是《圣经》中的故事。


三幅《圣母与圣子》。

这三幅画皆被称为意大利-拜占庭风格。无论是主题、风格、构图,除了画师的笔锋略有不同,几乎就像复制粘贴。《圣经》的故事固然众多却经不起百年如一日的重复创作,而当时的意大利画家们,几乎是别人画什么自己就画什么。


在那个人人信神、教会为尊的时代,整个意大利的艺术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毕竟神像是脱离了所谓“低级趣味”的。僵硬的四肢、呆板的状态、空洞的神情...然而即便是这样仅仅拥有浮于表面的金碧辉煌的画,也是意大利借鉴拜占庭式宗教画的结果。


拉文纳圣维塔勒教堂的马赛克壁画

当时的拜占庭壁画几乎都是如此形式,将人物堆砌在画面中,四周涂上金箔金粉,奢华有余,却终究缺少内容。


这样的所谓“绘画”,让乔托愈发不自在。


他的手上拿着最精美的画笔,用着最昂贵的的颜料,却开始怀念当初在石板上画羊的日子,即便会浑身脏兮兮,还会被小羊舔脸。


陷入“牛角尖”的乔托最终仗着胆子寻找老师解惑,然而意想之中的训斥却并没有出现,相反,契马布埃大力赞扬了乔托的思考方向。


Giunta Pisano的耶稣受难像,约1250

契马布埃的耶稣受难像,约1287

乔托的耶稣受难像,1290

如此对比便可以明显看出,契马布埃已经在前人的基础上作出了质的飞跃,然而乔托的人体与造型却更为真实、灵动。


于是师徒二人最常做的事,变成了坐在一起盯着上帝思考——所谓的神也好信仰也罢,究竟是什么?难道是那些晦涩难懂的经文?还是让人根本无法共情的壁画?


圣方济各大教堂


出师后的乔托曾跟随契马布埃,前往阿西西,为伫立在此的圣方济各大教堂绘制壁画。


这座位于以其险峻巍峨的地势而巧妙地被分为上下两层的大教堂,是圣人方济各的出生和历史之地。


圣方济各大教堂


谈到此,不得不提一句这位著名的圣方济各和圣方济各教会。


传说中圣方济各出生于富贵家庭,但却因主的召唤而放弃了财产过着清贫的生活,即便如此他依旧在被迫害中喜乐,并自称与「贫穷」女士结合。


圣方济各肖像,菲利普·弗鲁伊蒂尔,17世纪,安特卫普皇家美术馆     


而由此诞生的圣方济各教会,则更加乐于与自然亲密。他们声称圣母乃是一位同时拥有大爱和慈母之心的伟大女性,圣子同样具有人子一般对母亲的依恋与爱护。


于是这样一个以同情弱者为教义的教会,成为了“黑暗时代”中世纪的一道可贵的曙光。


教皇批准方济各会的章程,1205-1300,乔托


“慈母式”的圣方济各教会不仅给了当时深受上层阶级压迫的平民百姓生的希望,也给了乔托无限的光明——乔托,便是圣方济各教会的忠诚信徒。


圣方济各在霍诺里乌斯三世面前布道,乔托,1337之前,圣方济各教堂上教堂


说回契马布埃与乔托的这次圣方济各大教堂之行。


在二人的合力之下,整个教堂的内部上,铺陈着数百幅气势恢宏、庄重肃穆的宗教湿壁画。


从圣母的故事到耶稣的生平,再到圣人方济各受五伤圣痕、最终被世人敬仰的全貌,浩浩汤汤、让人赞叹。


圣方济各大教堂上教堂中殿

乔托的湿壁画

尽管这些壁画的作者到目前为止仍有争议,但从画风特点和年代判断,大部分的史学家和艺术评论家坚持它们属于乔托。


当时的意大利,拥有信仰的信徒不在少数,可不识字的白丁却占据大半,无法从经文教义上感受神谕的他们,便只能寄托于口口相传和画家的壁画。


契马布埃他大胆将拜占庭绘画艺术与雕像艺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原本平面、呆板的人物更具体积感和真实性。


契马布埃及其助手(乔托也在其中)为圣方济各大教堂创作的壁画。

700年的岁月更迭,让风吹落了它们曾经的辉煌与绚丽,但仅仅是透过底稿,我们依旧能“聆听”到信徒虔诚地低声祷告。


而乔托可谓青出于蓝。在乔托之前,所谓的植物、动物和路人都几乎不可能与神明同处于一处,神永远站在最前,而天使和教徒则如“复制粘贴”一般点缀两边。


然而乔托却摒弃了原本的中心构图,在平面中构造出空间关系来表达人物的主次和身份。


每个人物,哪怕是用来烘托气氛的路人,其肢体、衣摆甚至表情都生动灵活。


圣方济各将斗篷赠予穷人,乔托, 1296-1299,圣方济各大教堂上教堂中殿



透过上方的两张人像,可以清楚看出乔托笔下人物表情的生动真实;下方的建筑和树木,则能突出乔托画作的真实感,而我们会觉得怪异不写实的原因,是因为那时还没有「透视学」这一概念,只能肉眼硬看。


乔托,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人,也确确实实是经过考证的第一个。


契马布埃的尝试,让意大利的艺术家们从无脑抄袭和模仿中解脱了出来,不再是仅仅跟随在拜占庭之后摇尾乞怜的模仿者。


而乔托,则彻底开创出了一个全新的流派,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绘画方式。



乔托其他位于上教堂的壁画

除了已有的文字资料,对建筑、人物乃至花草树木的刻画,成为了史学家判断乔托作品的主要依据。在当时的壁画中,只有他和契马布埃的作品如此写实,而乔托又比契马布埃更胜一筹。




圣方济各大教堂壁画的成功让乔托一炮走红,无数来自教会和权贵的委托络绎不绝,乔托的名气很快盖过了老师契马布埃,成为了当时佛罗伦萨最火爆的画家。


难以想象,此时的乔托刚过而立之年。


将神,请下人间


已然在当时艺术界获得最高荣誉的乔托此时已为人父,属于人的丰富情感,让他愈发感性,随着年岁的增长也有了一些不同于年少轻狂的感悟:


即便是神像也由人所画,即便是教义也由人书写,如果神明从来高高在上而不共情人间疾苦,他就把神请到人间。


而这个将神请下人间的所在地,便是如今的斯克罗维尼礼拜堂。


斯克罗维尼礼拜堂


这栋由一位富庶的银行家委托建造的小礼拜堂,因坐落于帕多瓦古罗马竞技场的一侧,因此也被称为竞技场礼拜堂。


整个礼拜堂的规模,也比不上诸如圣母百花大教堂和圣方济各大教堂的随意一个偏殿。


早期的帕洛瓦古罗马竞技场,可以看到位于画面右侧的礼拜堂原型。


方正笔挺的造型甚至有些枯燥乏味,就连那标志性的线条和拱门在一众意大利标志性哥特建筑里,也算得上是“极简主义”。


然而恰恰是这样看似简单的设计,却给了乔托最大程度的发挥空间——横平竖直的规整简直是天生为壁画而存在的。


斯克罗维尼礼拜堂内部


教堂内,一抹幽邃的蓝调轻抚心弦,如梦似幻,引领着前来参拜的教徒步入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


穹顶与四壁间,来自《圣经》的故事被38幅壁画无声地讲述着。


教堂内的部分壁画


在这片璀璨星空下,耶稣的一生缓缓铺展——诞生时的温柔晨曦,受洗时的圣洁光辉,传教路上的风雨兼程,受难时的悲壮与坚韧,直至升天的辉煌与复活的奇迹,乃至最终审判的庄严,每一幕都如电影般在眼前掠过。



极高的赞颂并非夸大其词,就好比这幅最著名的《哀悼基督》。


哀悼基督


被迫害而死的耶稣双目紧闭,生命的鲜活正从他的身上流逝殆尽,圣母最后一次将爱子揽进臂弯,悲痛欲绝。


抹大拉的玛利亚眉头紧锁,在她的脸上,绝望与哀伤展现得淋漓尽致;天使从天而降,却失了往日的柔和平淡,皆是一派绝望悲凉。


这是来自凡间的悲伤氛围萦绕在此,轻而易举便能让人为之落泪。






然而这幅画最让人震惊的,是乔托对于路人的刻画手法。这些闲杂人等仅为烘托气氛而存在,他们或站或坐,有的甚至仅仅蜷缩出一个凄苦的背影。


但正是这些闲杂人等,却暗示着教徒与神明之间密不可分的交融联系,而这样引人入胜的手法,正是乔托的高明之处。


即便是在后来的历史题材画作中,也几乎不会出现叫不出名字的闲杂人等,更不要一个连脸都没有的背影了。从前的画家认为没有背影就无法表达哀伤,于是为了露脸,甚至强行让人物发生错误的扭曲。


在乔托的笔触下,首次赋予了画面以透视的深度,人物间的情感层次与地位差异跃然壁上,不再是拜占庭艺术中扁平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存在。


这些圣经人物挣脱了冷漠的“神性枷锁”,跨越了位面的阻碍,与前来朝拜的教徒进行着心灵的对话。


最后的钟楼


乔托的一生,足迹几乎遍布整个意大利,圣十字教堂、圣彼得大教堂都留下了他曾经专心致志的影子。


斯特凡内斯基三联画,乔托,1320

使徒航海图,1305-1313,乔托,梵蒂冈城圣彼得大教堂中庭    


那个时代的色彩鲜艳明快的颜料珍贵至极,而教堂对于笔画的要求又极高。


既要光辉神圣,又要永世长存,于是湿壁画便成为了国民级绘画大师乔托的主要选择。


意大利湿壁画画家安东尼奥·德维托


传统的湿壁画需要趁着铺好的灰浆湿润之时,完成起稿、上色,使得混了石灰水的颜料可以充分渗透进灰浆。


等待固化以后便牢牢地被锁在其中,即便日晒雨淋也能光洁如新。


然而好处说了一大堆,湿壁画却依然走向了没落,原因无他,仅仅是因为实在是太复杂。


庞贝古城的萨福肖像壁画,约公元50年


在湿润的灰浆上作画,意味着如果灰浆变干便再也无法吸收颜料。


而干湿程度的不同也会导致同一种颜料呈现出不同的明度和纯度,影响壁画的整体效果。


乔托的200年之后,就是这复杂苛刻的绘画要求,用9年的时间和一整幅位于西斯廷教堂的《最后的审判》,累弯了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米开朗基罗的腰杆。


最后的审判

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全部都是湿壁画,也正因如此,时隔百年我们依旧能完整地欣赏到它最初的样子。


所以当我们回头去看历时700年依然鲜艳明快的壁画时,便能读懂那只属于乔托寄托在这些作品上的、严谨的浪漫。


1334年,年事已高的乔托又一次接到了新的委托,区别于以往的壁画,这一次,是聘请他担任一整栋钟楼的建筑设计师。


这栋钟楼,便是如今圣母百花大教堂身侧的那栋乔托钟楼。


乔托钟楼


拜占庭风格中的肃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气息、以及乔托独到的眼光,共同成就了这栋线条流畅而富有张力的哥特式建筑。


设计上,乔托钟楼展现了非凡的匠心独运,塔身设有精致的窗棂,既为内部空间提供了充足的光线,又巧妙地与塔身的整体结构相融合,形成了一种内外呼应、虚实相生的美学效果。



每当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落在乔托钟楼上,整个钟楼便仿佛被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辉,显得既庄严又温馨。


然而可惜的,乔托并没有看到这栋他设计的钟楼竣工,便悄然离世。



正是我,绘画艺术才得以再生。

我的手灵巧而坚定;

我的技艺所缺乏的,大自然同样也无;


没有人比我画的更生动逼真。

难道你不仰慕一座美丽而神圣的高塔?

在我的画中,他一样高耸入云,气势宏大。


我就是乔托,何须多言?

这个名字足以胜过万千。


——乔托墓志铭


恩格斯曾将但丁描述为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而后人也将乔托称为「但丁式的大艺术家」


用如今的眼光看,乔托的壁画与后来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相比,其构图终究是保守了许多,画面中那些堆叠一起的建筑,透视近乎全部错误。


从乔托(左)和拉斐尔(右)同一题材的作品中,便能感受到两者巨大的差距。然而若是单从画面去评估乔托的成就,未免太过片面


乔托的伟大便是因为他创作的「真实」。在「真实」=「好」的大前提下,乔托的作品似乎并没有好过同期拜占庭风格的笔画,人物依旧扁平。


然而请别忘记,所谓的好坏高低永远需要对比。而后人的技法无论多么炉火纯青、多么华丽精细,这世上也总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乔托雕像,乔瓦尼·杜普雷,1845,乌菲兹广场 


现实世界不存在所谓的透视法,艺术也总要用与其相符的时代眼光去观察。


当乔托以「真实」和「人性」去创作之时,他便已然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小编:Lotus

不可错过的精彩好文



我们出书了
丑到被亲妈嫌弃的她,却跟香奈儿和第一夫人做闺蜜,还成就了Met Gala和Vogue

世界上第一位“自然系美人”,窃听无数艳情秘辛,竟因此被奉为艺术界的至高无上

请多点“在看➕关注”才能不错过小鹿的推送哦

LicorneUnique
独角鹿官方公众号,了解西洋艺术从这里开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