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 “两山理论”引领下的乡村共同富裕实践——以兰溪王家村为例

企业   2024-07-19 16:01   浙江  


“两山理论”引领下的乡村共同富裕实践——以兰溪王家村为例

The Practice of Rural Common Prosperit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wo Mountains Theory"—Taking Lanxi Wangjia Village as an Example


郑学东 梁宇 陈坚

ZHENG Xuedong  LIANG Yu  CHEN Jian


摘要    乡村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对于发展中国家及经济落后地区更为突出。如何找到有效的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村庄发展建设的有效途径,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增加单位集体及村民的经济收入,从而提高乡村共同富裕程度,浙江省从2003年“千万工程”开始,通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提供了可借鉴样板。王家村属于兰溪市第一批建设的美丽乡村之一,建设前属于典型浙江乡村,各方面资源条件一般,老百姓世代以务农为生。美丽中国研究院团队在王家村以“两山理论”为指导,以景观生态学、多规合一、艺科融合为技术路径,通过生态经济学,探索“两山”理论到共同富裕的转化途径。通过对项目的整体研究,力图总结相关实践经验。


关键词   风景园林;“两山”理论;共同富裕;景观生态学;多规合一;乡村振兴





1  研究背景


回顾近百年的中国历史,乡村的衰败和贫困是困扰中国社会发展最大的难题之一。从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到现代的无数专家学者,希望从哲学、文化、社会学、经济学层面找到解决中国乡村问题的根本办法。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革开放,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巨大改善。但乡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城乡差距过大等社会矛盾进一步凸显。


近些年,风景园林视野下对乡村振兴的生态宜居[1]、基于乡土文化空间塑造研究实践较多[2],另外,绿色发展理念和“产业+”探讨乡村振兴方面也有相关研究[3-5]。如何在此基础上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实现乡村共同富裕是下一阶段“千万工程”和未来乡村振兴的目标。因此以景观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利用“两山”理论打造的乡村生态宜居环境为基础,以多学科融合、产业+的模式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转化路径探索,可以为下一阶段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2  “两山”理论引领下的乡村共同富裕内涵及转化路径


2.1  “两山”理论是乡村共同富裕的生态保障


2003年,习近平同志亲自倡导和主持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强调要通过村庄整治和农村新社区建设,让农民过上幸福的生活[6]。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在安吉余村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并论述了“两山”理论的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第三个阶段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


“两山”理论的提出让乡村生态价值得到了认可,也为乡村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具体实施路径。根据“两山”理论框架,乡村规划可以利用景观生态学,统筹乡村生态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村落建设发展规划,为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做好生态基底。


2.2  “共同富裕”是“两山”理论指导乡村振兴的具体成果


乡村的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伟大目标,也是解决乡村社会发展的中国经验。


2005年1月,习近平在浙江省农村工作会议上讲话提出:“要建设一批规划科学、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生活富裕,设施健全、服务配套,管理民主、社会和谐的农村新社区。[6]


2021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提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通过村落传统乡土文化空间、产业空间、美丽庭院生活空间等具体景观空间的营造,不但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兴旺的物理空间,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乡风文明的生活环境,最终实现乡村的共同富裕。


19世纪,随着工业发展和环境恶化,生态学研究开始被人重点关注,人们更多地关注自然生态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的承载力,人类居住环境的生态系统保护问题。生态学家发现生态学与经济学有密切关系,生态学可理解为与生物有关的经济管理的科学,即自然的经济学(the economy of nature)[7]


生态经济学家注重环境可持续性的经济发展,并对生态各要素与经济之间建立了生态观点。利用生态经济学为基础,乡村可以在生态宜居和乡村经济发展之间建立良好的内在关系,从而实现乡村共同富裕。


近些年,中国各地“两山”理论实践证明:在“两山理论”指引下,通过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转化路径,有效缩小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对推动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8]



3  “两山理论” 引领下兰溪王家村共同富裕实践


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生活宜居环境打造,其目的之一是改善当地村民的生活条件,增加村民收入,最终实现乡村的共同富裕。本文以兰溪王家村共同富裕示范村为例,对村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对村庄进行总体规划设计,进而探讨风景园林在实现乡村共同富裕时所发挥的作用。


3.1 项目概况 


王家村属于浙江典型山村,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白露山东麓,甘溪北畔,区域面积1.58km2,耕地面积38.8km2,林地面积71.87km2,森林覆盖率77.41%。王家行政村辖王家、白露山脚、周家磡头3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297户,1031人。村庄各方面资源条件比较普通(图1),老百姓世代以务农为生,产业基础薄弱、人口空心化,为省级经济薄弱村,逐步走向衰落。


图1 王家村村庄资源分析图


3.2  从宏观到微观的“绿水青山”村庄规划技术路径


3.2.1 宏观——区域生态规划:生态修复筑底村庄生态安全


“两山”理论的前提是绿水青山,在充分调查研究王家村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从生态学理论出发,运用景观生态学方法,从乡村景观的要素、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和规划、人类对景观的感知和景观文化等方面对王家村进行全域生态规划[9],明确白露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控制线、基本农田控制线、村庄建设控制线,为村庄发展厘清生态资源优势,夯实村庄生态安全基底(图2,表1)。通过景观生态学的规划控制,拆除面上违章建筑、低小散工业作坊,建设后的王家村以蜿蜒迤逦的白露山为背景,面向潺潺流淌的甘溪,在千年古刹慧教禅寺的映衬下,组成一幅诗意田园栖居图。


图2 王家村总平面图


表1 王家村生态资源评价表


3.2.2 中观——村庄规划:“多规合一”+“艺科融合”凸显山水美学意境


两山”理论的绿水青山建设,需要基于统一所有乡村资源要素,将涉及村庄的各类规划落到一张蓝图上。王家村在规划建设中借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多规合一”试点做法[10],将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建设发展规划、旅游规划、农业发展规划落位到一张规划总图,便于村庄整体规划控制。


在多规合一的规划前提下,将公共艺术融入村庄重要节点中,渔舟唱晚雕塑、游白露玉带、彩虹有约等一批装置艺术将自然风景与人文艺术完美融合(图3)。


图3 王家村公共艺术图


3.2.3  微观——详细设计:通过“ 森系王家”“最美庭院”打造生态宜居


绿水青山的生态之美,最直接的体验和使用者是当地村民。王家村通过“森系王家”的打造将村庄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村内主干道以水杉、枫香、红枫等乡土乔木植物品种为主,通过确保绿化覆盖率,使得村居和绿化互为映衬,改善村落环境氛围。通过“一户一宅”、违章拆除等工作,将房前屋后原来垃圾堆放、杂草丛生的空地,建设成“最美庭院”,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绿水青山建设带来的居住环境改善。


3.3  将产业融合于规划,“金山银山”实现村民共同富裕


“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11]。大力探索促进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新路径,推进经济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将过去长期“沉睡”的绿水青山逐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金山银山”[8]。对于乡村而言,绿水青山的保护建设,人居环境的改善是开始,其目的是通过“两山”理论的实践,实现乡村的共同富裕。遵照上述规划技术路径,村庄规划汇总“一张蓝图”后,以一产为基础,二产促发展,三产共富裕的理念,将产业融合进村庄实施规划内,切实指导村庄规划建设全过程。


3.3.1 规划引领农业迭代升级


农业现代化是乡村共富的基础,以农业规划为前提,王家村通过整治抛荒农田,完善农田灌溉、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促使由低、小、散往高效生态农业转变,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图4)。在此基础上,通过农产品原产地品牌政策,规划设计村内的网络直播室,促使农产品在村内直接线上销售,大大提升农产品经济效益。


图4 农业规划整治图


3.3.2  文旅融合实现 “五位一体” 的共同富裕 


根据《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共同富裕是“全民共富”“共创共建”“全面富裕”“共同致富”“逐步共富”五位一体的,不仅要保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人人尽力,还要让共创财富的人共享财富,代表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五位一体高度综合协调的状态。


王家村结合山地村落地形条件,挖掘白露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系统整合水滑道、上山飞马、步步惊心网红桥、悬崖秋千项目,规划引入开元森系品牌酒店、大型室内游乐项目、无动力乐园、露营基地,配套建设高标准游客中心及停车场。通过以上文旅项目植入,王家村成为白露山景区的旅游接待服务基地,村落与旅游项目完全融为一体,促进村民就业的同时,大幅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图5)。


图5 王家村旅游导览图


3.3.3 “两美三共·八房四景二中心一礼堂”应用场景设计,让村民共享共同富裕


从“两山”理论建设成果到共同富裕的实现,最终目标是让乡村村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成果。兰溪对照“两山”理论和共同富裕要求,细化具体指标,按照“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融合化”的价值导向,以乡容、乡愁、乡风三乡共建,科创、文创、农创三创共融,智治、智能、智联三智共享为基本特征,对乡村生态空间、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乡村治理进行系统性充塑,构建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同体”。提出量化细化的“八房四景二中心”(图6)建设作为全市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探索乡村振兴路径。具体通过八房(1.数字房,2.直播房,3.崇学房,4.协商房,5.健康房,6.颐养房,7.洗衣房,8.环保房)、四景(1.靓丽村口,2.绿色庭院,3.阳光广场,4.文明展墙)、二中心(1.党群服务中心,2.游客服务中心)的具体细节设计,让老百姓和游客切身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图6 “八房四景二中心一礼堂”规划图



4  经验总结


王家村在设计过程中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将白露山、甘溪、村道水杉林、农田、美丽庭院引入景观空间环境系统中,将旅游资源穿针引线式地植入其中,实现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变,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旅游产业中,探索出可复制推广的共同富裕机制。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王家村通过践行“两山”理论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休闲乡村、省农家乐集聚村、省AAA级景区村庄、省职工疗休养基地、省森林人家、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等荣誉,是兰溪市首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网红村。村集体成立旅游公司,创新“村集体+酒店管理+旅行社+农户”模式,发动村民打造了16家150个床位“白露有约”民宿,进行公司化运作,并主动从上海、湖州、南京等地引进客源。民宿、农家乐发展也带动了农业经济,枇杷、柿子、玳玳花、白菊花等农产品成了“香饽饽”,土特产十分畅销。2022年全村旅游总收入达到800万元以上。村内共有民宿18家,4家商店,一家酒坊,一家餐饮店。民宿共有119个房间,其中有5个三人间,38个大床房,73个标间,最多可容纳244人。


1)从景观生态学出发,以多规合一,“森系王家”“最美庭院”具体规划设计,建立从宏观到微观的技术体系,确保“两山”理论在村庄建设中落地到位。


2)从生态经济学出发,通过建设新型现代化农业,文旅融合,确保“两山”理论到共同富裕的有效转化。


3)针对具体乡村, 详细解读中央和地方政策,结合国家设计规范,梳理出完整的项目实施规划建设技术体系,确保项目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例如王家村以“森系王家”“八房四景二中心一礼堂”等切实可行的详细政策和设计落地,确保让每个村民享受“两山”理论和“共同富裕”带来的实际成果。



5  结语


经过十多年的“美丽乡村”“ 千万工程”“乡村振兴”工程,乡村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好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巨大成效。如何在此显著的成绩基础上,通过乡村的多规合一,规划加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加人居环境改善的良性发展,使得乡村具有自我发展的动力,进入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同步轨道是未来乡村振兴的难题之一。王家村的案例实践表明从景观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出发进行乡村规划,以“两山”理论和共同富裕政策为指导,将地方政府乡村振兴措施与规划建设无缝衔



注:文中图片均由郑学东提供。

致谢:感谢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总院林麒琦对本文部分文字编辑调整;感谢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总院张光耀、孙奕对本文插图提供帮助。



作者简介


郑学东/1977年生/男/浙江嵊州人/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第一综合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杭州 310012)


梁宇/1978年生/男/浙江杭州人/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院长/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空间及风景园林设计(杭州 310012)


陈坚/1967年生/男/浙江上虞人/博士/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兼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董事长、美丽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研究方向为风景建筑与绘画(杭州 310012)



参考文献

[1] 胡利花.新时期乡村振兴与生态宜居研究[J].核农学报,2022,36(9):1898-1899.

[2] 王慧玲,窦银娣,李伯华,等.场景理论视角下的传统村落文化空间建构研究:以江永县兰溪村为例[J/OL].[2023-10-13].资源开发与市场:1-12.

https://kns-cnki-net.webvpn.zafu.edu.cn/kcms/detail/51.1448.N.20230904.1851.010.html.

[3] 钟姝,李雄,张云路.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的乡村振兴内涵解读、实现机制和实施路径研究[J].中国园林,2022,38(6):35-39.

[4] 吴宜夏,田禹.“民宿+”模式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路径研究:以北京门头沟区百花山社民宿为例[J].中国园林,2022,38(6):13-17.

[5] 李静.乡村振兴背景下智慧旅游业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23(7):131-134.

[6] 邱然,黄珊,陈思.习近平同志坚持用创新的思路和办法抓“三农”工作:习近平在浙江(二十四)[N].学习时报,2021-04-02(122).

[7] 田大伦.高级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7.

[8] 王晓东.用“两山理论”引领高质量发展[J].唯实,2019(10):73-75.

[9] 田大伦.高级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9.

[10] 朱江,尹向东,杨箐丛,等.多规合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

[11] 邱然,黄珊,陈思.习近平同志的“两山论”是非常了不起的思想创造:习近平在浙江(十二)[N].学习时报,2021-03-17





*本文转载自《中国园林 ·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40周年专刊》


中国美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欢迎订阅中国美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的官方公众号!我们与您分享本院热点、项目与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