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海岛石厝渔村的再造实践——以洞头区海霞基地建设项目(青年营)为例
The Practice of Cultural Tourism Integration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Stone House Villages—Case Study of the Haixia Base Construction Project (Youth Camp) in Dongtou District
詹华尧 郑慧娜 马少军 缪存豪
ZHAN Huayao ZHENG Huina MA Shaojun MIAO Cunhao
摘要 石厝民居是洞头地区最具标识性的海岛特色建筑,是海岛乡土文化的具象载体,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石厝渔村逐渐出现衰落。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通过文化梳理、建筑整治、功能重塑、景观空间营造等措施,对地域文化特色的载体进行再造提升,使衰败的海岛乡村获得新生,传承乡村文化,恢复乡村活力,坚持“以文兴旅、以旅彰文、农文旅互惠共赢”的乡村振兴模式,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风景园林;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乡村产业提级;村落再造与新生;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1 背景——文旅融合 赋能乡村振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快速推进,乡村农民快速向中心城镇迁移,村落面临着空心化、老人化等问题,乡愁无所寄托,村庄逐渐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另一方面,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乡村旅游踏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为顺应消费新需求,助力乡村振兴,文化和旅游部等6个部门于2022年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将文旅融合列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并从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品牌塑造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
在更好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繁荣农村消费市场,更好赋能乡村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文旅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1]。
2 洞头石厝渔村的现状
洞头地处浙东南沿海,素有“百岛之县”“东海明珠”美称。“负海而居,靠海吃海”。洞头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沃的海洋资源,对海岛居民的居住、生活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石厝民居便是海岛居民千百年来为适应岛上生活而形成的建筑形式,是洞头地区最具地域特色的海岛民居建筑,有着独特的建筑工艺与形式。石厝民居的建筑构造、空间布局深受海岛环境的影响,是本土营建智慧的体现,是传承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传统民居建筑中的珍贵遗产[2]。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村庄却加速衰败,村民进城,产业没落,作为曾经承载乡土文脉、百姓乡愁记忆载体的石厝渔村也面临着衰落、破败,对石厝民居进行保护与更新、恢复乡村活力有着重要意义。
3 发展契机
2020年温州出台《关于促进和保障洞头“海上花园”建设的决定》,指出洞头海上花园建设“应保留海岛特色风貌”“应当充分挖掘海洋海岛文化底蕴”。石厝民居作为洞头地区最具地域特色的海岛建筑,对石厝的保护历来是洞头海上花园建设的重点。
2021年,洞头旅发有限公司与海霞村进行对接,提出集中收储这里遗存的最后26幢建筑,打造成特色精品民宿组团,给村庄产业提级、恢复乡村活力,同时串联海霞学院、海霞旧居等景点,形成红色旅游精品线,促进海岛旅游的消费升级。
4 渔村印象
海霞基地项目位于洞头海霞村的东部山坳,毗邻海霞女子民兵连,与海霞学院隔路对望。
村落始成于20世纪40年代初,为当地渔民打鱼归来临时存放工具之所,逐渐发展成为自然村,最初名为桐桥村,后海霞村因海霞精神闻名,时逢村庄合并政策,遂与海霞村合并为大的村落,1976年6月村头数栋建筑改造成为海霞女子民兵连纪念馆,村内今存26栋民居建筑(图1)。
图1 海霞渔村现状(作者摄)
4.1 渔村环境风貌
村内地势高陡,最大落差近15m,在高处北望即可将东海海湾尽收眼底,风光秀丽。
民居依山而建,散落在两侧山岙,呈U型阶梯状空间肌理,层级明显,为典型的山岙台地聚居型建筑。因近年村民进城,村庄失去活力,建筑常年失修,残破凋敝,整体质量参差不齐。
村内交通不达,停车不便,道路较为杂乱,缺少系统性,路面破损严重,地势高陡区域只有简单块石铺设,村民出入不便;基础设施匮乏,卫生环境差,基础设施不全,居住环境亟待提升。
植被丰茂但显杂乱,主要以香樟、广玉兰等常绿树种为主,部分农家庭院内有石榴、枇杷等果树,季相不明显。有古树、古井、老石板、石臼等遗存,景观性不强,村内公共空间匮乏。
4.2 建筑风貌探析
村落由26幢依山而建的民居建筑构成,其中17幢为石厝建筑,9幢为20世纪80年代自建砖混平顶民房,风貌杂糅。基本为独栋一字式,3~5开间为主,以块石或竹篱笆围合院落,院场主要作为晒网、修补工具之用。
现存风貌较好的石厝多采用暖色当地花岗岩砌筑而成,村民称之为“虎皮石屋”。石厝屋顶大多是硬山式屋顶,屋面为青瓦层层叠加覆盖,瓦上压以黄色的块石,阵列排布,以抵抗台风破坏,具有独特的浓郁的渔家风情。
部分建筑外墙保存较为完好,虎皮肌理清晰,有历史感,但存在屋顶漏水、外墙渗水、门窗脱落、建筑内部木构老化等情况;3幢建筑存在明显结构安全隐患,外墙开裂、屋顶坍塌;其余6幢因年代久远已倾塌,只剩残垣断壁;部分砖混自建房已无人居住,质量一般。
建筑层高主要以二层建筑为主,一层建筑为辅,其中一层建筑多为露台和后期加盖的附房。部分建筑为近年搭建,加入外廊,有部分是拆除后重建的较为现代的砼混结构建筑,铝合金窗框,真石漆外墙,风格杂乱,影响整体风貌。
受限于石材建造的局限性,石厝建筑在功能空间布局、空间尺度、室内功能、居住舒适度等方面,已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
4.3 在地文化拾遗
4.3.1 海洋、渔家文化
负海而居的海霞村历来以海洋渔业为主,有浓厚的海洋文化、渔家文化,以石厝建筑为主要载体。
4.3.2 民俗文化
洞头属殴闽文化圈,民俗文化与风俗习惯沿承自温州、闽南一带,又根据海岛的生存生活方式,衍生出独特的民俗文化,主要有妈祖祭典、迎头鬓、迎火鼎等。
4.3.3 红色文化
海霞村后因海霞爱岛尚武的英雄事迹而改名为海霞村,从此海霞故乡因先锋女子民兵连和《海霞》电影扬名华夏,红色文化浓郁。村头的先锋女子民兵连纪念馆是国家级国防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省级干部党性教育基地[3]。
5 石厝渔村的蝶变新生
设计以东海石屋为载体,通过恢复村落空间、建筑整治更新、室内功能重塑、地域文化融入、村庄产业提级等措施,使古村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展示渔村原乡风貌。同时将海洋文化、海霞文化与旅游度假、红色研学相结合,打造成为海岛军旅文化体验地、浙江海岛乡村文旅目的地(图2)。
图2 渔村改造后航拍图(洞头旅发提供)
5.1 恢复村落空间格局
石厝渔村原为渔民躲避台风、存放工具、晒网、修补之所。村庄依山傍海,站在屋顶即可看到整片海域,是典型的山岙台地聚居型村落。村落虽破败,但村口的大树、古井、斑驳的石板路依旧清晰(图3)。
结合渔村独特的高落差地势,全面梳理村内竖向的关系,形成村口广场、古树广场、邻里交流空间、农家庭院等村落空间格局,体现海岛渔村独特风情(图4、5)。
图3 渔村东侧航拍图(洞头旅发提供)
图4 邻里空间(洞头旅发提供)
图5 庭院空间(洞头旅发提供)
5.2 内外交通构建
根据现场高差地势情况及功能特色,构建村庄内外交通系统,提升可达性。
对外以一条4m道路贯穿整个场地,衔接南北两端的外部主干道,在村东北入口附近设置停车区域,满足消防车通行及日常的运输、交通要求。4m道路以100mm厚的老石板铺设,古朴、自然。
村内园路结合场地现状的层级关系,以1.5~2.5m的老石板园路串联,落差高陡处设置自然块石台阶、观景平台,场地开阔处置以亭廊,凭栏北望即可看见蓝色的海域(图6)。
图6 阶梯状的空间肌理(洞头旅发提供)
5.3 石厝建筑的再生
石厝渔村作为地域文脉的具象载体,深受海岛环境的影响,其独特的建筑形式、构造工艺,是本土营建智慧的体现。全面深入调研,对范围内的所有建筑进行梳理,通过风貌协调、多层级整治、室内功能重塑等措施,让破败的石厝建筑得以再生(图7~11)。
图7 建筑改造实景(洞头旅发提供)
图8 杂糅的建筑风格(洞头旅发提供)
图9 建筑改造实景1(洞头旅发提供)
图10 建筑改造实景2(作者摄)
图11 建筑改造实景3(作者摄)
5.3.1 建筑风貌的融合与协调
杂糅的建筑风貌是村庄发展历程的记忆,也是村落文脉的承续载体。尊重场地特色与历史,在杂糅中融合协调。以石厝民居为本底,保留村内各时期的建筑风貌,在立面、高度、修复材料等元素上协调统一。
5.3.2 3个层级整治措施
根据建筑的风貌特征、结构质量、营建方式、布局形式等要素,在保护整体风貌、肌理和传承乡土文化的前提下,提出3个层级的分类整治措施。
保留改造——对建筑质量良好、风貌一致的建筑进行保留、改造。以现有石头墙材质为主基调,加入耐候钢、锈板、木材、金属格栅及玻璃等现代新元素, “新”与“旧”有机结合,承续石厝村落的历史与记忆,有效提升村庄的整体功能,使石厝古村焕发新的生机。
拆除重建——部分老危建筑已无法继续使用,质量极差,结构安全存在隐患,需在原址基础上,根据现状及历史资料,运用当地传统材料及施工工艺进行重建,原址原样恢复旧貌,延续原建筑的格局和风貌,并对建筑内部功能结构进行调整改造[4],配备厨卫设施,改善生活质量。
拆除——拆除范围内部分后期搭建的简易附房及棚舍,并对场地进行提升,或用作公共空间,或作为主房的庭院空间,协调整体风貌。
5.3.3 室内重塑功能 ,适应当代居住习惯
石厝民居因其建造年代久远,建造工艺水平等原因,建筑内部潮湿阴暗、空间布局不合理、门窗老化、木构腐烂等因素,已无法满足现代人居的使用需求。通过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改建升级,调整室内空间格局、抬高室内地坪,做好防水防潮措施,增设地暖、吊顶、空调、隔音等设施,提高居住的舒适性。
增设并加大门窗尺寸,屋顶增加采光带,采用大面积玻璃材质,让自然光线进入到室内,强调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的联系,使之更符合适应当代居住习惯。为满足乡村民宿的功能需求,对建筑功能按区域进行划分,设置布草、接待、餐厅、泳池、娱乐、消控室等功能,打造度假式的民宿体验(图12~15)。
图12 民宿接待大堂实景(洞头旅发提供)
图13 民宿室内实景1(洞头旅发提供)
图14 民宿室内实景2(洞头旅发提供)
图15 青年营餐厅夜景(作者摄)
5.4 植物营造体现渔家乡野风貌
海岛渔村具有长日照、强台风、土壤呈盐碱性等地理特点。渔村植物的改造应结合场地特性,树种选择上应满足耐盐碱、抗强风、粗放管理、少养护等要求,在植物风貌营造上凸显朴野的渔村风情,同时选择红色系的植物如三角梅、红枫、红叶石楠、龙船花、刺桐等呼应红色文化主题。
梳理现场植物遗存,清理杂乱树丛、枯树,对场地内的大树、古树、果树予以保留,根据功能区块进行分区设计。外部公共空间以香樟、胡柚、蓝花楹、羊蹄甲、广玉兰、朴树、南洋杉、紫荆等为乡土植物,凸显海岛渔村风情;庭院内则选择农家常见的果树类如石榴、枇杷、橘树、碧桃、芭蕉、大花紫薇等树种,乡野风貌浓郁。
5.5 乡土材料的再利用,再忆渔村乡愁
营建过程中废弃的老旧石板、砖瓦及现场遗存的石臼、石槽、毛石、渔灯等乡土材料,经过二次利用,与院墙、铺装、景观座椅、标识标牌等结合打造,作为场地的遗存记忆。
5.6 文旅融合,提级乡村产业,促进村民再就业
乡村振兴,首要是产业的振兴,通过文旅融合,提升旅游项目的生命力,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带动乡村产业的复兴与活力。
海霞村依托原有的“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纪念馆”“海霞军事主题公园”等旅游景点,努力打造“海霞”品牌,先后推出红色军旅游、蓝色海洋游和绿色田园游等旅游项目[5],并举办以青少年为主的军旅生活体验、红色研学、红色夏令营等活动,寓教于乐。在升级乡村产业的同时,积极吸引村民回乡再就业,留住了渔村乡愁。
6 结语
经过2年多的建设,海霞青年营已于2022年5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得到了广泛的好评,成为洞头海上花园建设的示范工程,其鲜明的特色与完善的功能,串联起女子民兵连、海霞学院、海霞旧居、海霞军事公园等诸多景点,成为洞头海岛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从保护石厝村落的传统风貌出发,深入挖掘人文遗存,恢复和保护乡村文化体系,在尊重并保护村落肌理前提下进行升级再造,使石厝村落独特的建筑风貌、浓郁的在地文化、独特的营建方式得以承续并彰显。
项目组成员:马少军、郑慧娜、詹华尧、缪存豪、张超杰、钱凯凯、段亚丽、郑科
作者简介
詹华尧/1981年生/男/福建三明人/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生态与园林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杭州 310012)
郑慧娜/1979年生/女/浙江金华人/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生态与园林研究院分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建筑设计(杭州 310012)
马少军/1966年生/男/浙江绍兴人/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生态与园林研究院分院院长/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国家公园、生态修复、风景园林理论(杭州 310012)
缪存豪/1994年生/男/浙江温州人/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生态与园林研究院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杭州 310012)
参考文献
[1]周亚军,方敏,宋豪新.文旅融合 赋能乡村振兴[N].人民日报,2022-07-27(19).
[2]张素婷.洞头列岛石厝民居空间形态再造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22:2-3.
[3]江维海,黄张苗.红绿添金,金融力量助推文旅产业发展[N].浙江日报,2022-11-23(14).
[4] 郑绿荫.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以文成县南田镇九都村历史文化村落为例[J].城市建筑,2017(7):24-29.
[5] 百度百科.海霞村[EB/OL].(2008-04-20)[2023-08-14].
http://baike.baidu.com/view/2561653.html.
*本文转载自《中国园林 ·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40周年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