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乡重构——一座荒废小山村的涅槃之路

企业   2024-08-09 16:02   浙江  


原乡重构——一座荒废小山村的涅槃之路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Original Homeland—The Rebirth of a Deserted Mountain Village


康胤 於劭扬

 KANG Yin  YU Shaoyang


摘要    在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推进的今天,对废弃的村庄如何进行有机更新?原乡重构,从人文主义地理学的视角入手进行了深入思考,在塘里古村的有机更新中进行了有益尝试。规划层面:因势而构,重构完整的村落空间布局,致敬自然的乡村营造;建筑层面:因时而构,汲取乡村自然建造的精华,致敬村民朴实的生存法则;景观层面:因石而构,营造低调的奢华气息,致敬质朴的民间智慧。


关键词    风景园林;人文主义地理学;原乡重构; 因势而构; 因时而构; 因石而构






1  缘起


浙北,湖州市境内,莫干山余脉的霞幕山麓,小路的尽端,有一座淹没在山林间的古老山村——塘里。这里,村民早已搬离,只留下残破的石墙、坍塌的土房、坑洼的村路……恣意生长的藤蔓和参天杂树逐渐模糊了山村与山林的边界(图1)。


当这座荒弃古村将被拆除复垦之际,当地的开发商看中了它的质朴与自然,将其整个买下,改造成一座高端度假村。



2  现状解读


或许是闭塞,或许是贫穷,当我们循着坑坑洼洼的小路蜿蜒而上,两侧是杂树参天和竹子摇曳的山谷和陡坡(图2),山谷中隐约可见昔日的层层梯田、蜿蜒而下的溪流(图3),小路的尽头就是塘里古村——一座大山环抱的小山村,恍若隔世(图4)。走入即将淹没于山林的古村,目光所及,残存的墙体、院墙、宅基、水沟、台阶、小路……都在告诉人们,山村往日的营建活动都是基于黄土、山石、木材等天然材料展开,也正是这种就地取材的自然营造,废弃的山村又将静静地归入山林(图5、6)。


山村原有18户村民,22栋建筑,现存9栋尚未完全坍塌的老宅,看似无序地散落在山谷缓坡中。除村口小店、集体仓库围合的村口小广场外,村庄中的建筑布局、道路设置、空间肌理,似乎都处于混沌的状态,自然而质朴。


黄泥粉刷剥落后的夯土墙面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粗糙的夯土墙面上,每隔40cm左右便夹杂着一道10cm左右的块石层,使整个建筑墙面极富韵律感;块石与夯土色彩、质感上的对比,使墙面又极富肌理感(图7)。


随着调查的深入,残存的老宅给人带来许多惊喜。


第一,二层高的夯土墙历经百年几乎没有上下贯通的裂缝(图8),这一现象在中国其他地区的夯土建筑中非常少见,深入分析后才发现,那些夹杂在夯土墙中极富韵律感、肌理感的块石层并非为美观而设,石块有效约束了夯土墙的变形,起到了“环箍效应”的作用,充满民间智慧的营造和现代结构学不期而遇。


第二,所有建筑夯土墙的阳角,块石层都被加密,甚至直接用砖代替(图9)。这一处理手法看似为保护建筑墙角,丰富了墙面质感与肌理,实际上这一手法有效化解了墙角应力集中引起的墙角坍塌,与现代建筑角部增设构造柱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三,村中有一栋四开间的建筑与中国传统民居三开间的型制相悖。这是一栋完全对称的建筑(图10),沿中间柱子的位置加一道隔墙,可供2户家庭完全独立使用。据了解因这户村民有2个儿子,在贫穷的山村,父母建房时已经考虑了将来2个儿子成家后可以一分为二。在这里传统的礼法制度让位于生活的需求。


第四,木板墙已局部坍塌的建筑,是当年蜚声乡里的中医世家的“豪宅”,而村里残存着一栋完整的垒石建筑(图11),低矮且透风,却是村中最穷农户的家,因无力承担建夯土房时前来帮忙村民的饮食费用,完全靠一家之力用3年时间慢慢垒筑而成。看似同样巧妙建构的垒石墙、夯土墙、木板墙,也隐藏着村民贫富的密码。


第五,取自于山林的营造材料,石成了最广泛使用的材料:道路、挡墙、院墙、宅基、水沟,甚至连夯土墙上也离不开石的应用。仔细品读,各就其位的山石、卵石、块石……少斧剁而各司其职,蕴含在这些因陋就简表象下的民间营造智慧令人折服。


图1 塘里古村原状            

图2 原状进村土路1

图3 原状进村土路2          

图4 原状村口小广场 


图5 原状残存建筑1


图6 原状残存建筑2          

图7 粉刷剥落后的古村线石夯土墙

图8 无上下通缝的原状二层高夯土墙          

图9 原状夯土墙阳角处理


图10 残存四开间村舍


图11 原状垒石村舍



 设计策略


项目业主从小就在当地乡村的环境中长大,甚至还在自己亲手夯筑的土房里成家立业,并从山村走向城市,因而对山村的建筑、环境有极大的故乡情愫。当“原乡重构”的设计理念被接受后,让重构的山村成为远离尘嚣、回味乡愁的度假胜地就成为设计师与业主共同追求的目标。


人文主义地理学奠基人段义孚先生认为:“对故乡的依恋是人类的共同情感……乡村则有它的自然精灵……故乡有它的地标,具有高可见性和公共意义的吸引物……对故乡恬淡性的依恋是因为熟悉而放心,是因为抚育和安全的保证,是因为对声音和味道的记忆,是因为随时间积累起来的公共活动和家庭快乐的记忆[1]……乡村唤起的是一种散漫的情愫……一旦人类社会变得复杂和精致起来,人们就开始关注和欣赏相对质朴的自然了……[2]


业主的乡村情怀,为我们树立了原乡重构的信心;对古村现状的解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段义孚先生的观点,让我们理解了乡村重构的意义,也为我们指明了设计的方向。我们制定了古村整体环境营造重构的设计策略:


1)因势而构,重构完整的村落空间布局,致敬自然的乡村营造;

2)因时而构,汲取乡村自然建造的精华,致敬村民朴实的生存法则;

3)因石而构,营造低调的奢华气息,致敬质朴的民间智慧。



4  重构设计


4.1  布局重构


乡村的迷人之处就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贫穷的小山村有别于常见的以宗祠为中心的山地村落,除村口、村中心区域六七栋建筑与村中小路形成一定的空间关系,外围的建筑更像是散落在山林中。山村并未形成完整的村落空间肌理,混沌而自然(图12)。


图12 古村现存建筑情况统计表


4.1.1 整体布局

面对山坳里被竹林三面包裹的山村环境,我们提出:清理村前被杂树侵占的缓坡,疏导穿村而下的溪流,重构水光潋滟的层层梯田,再现昔日田园牧歌般的山村景色。


村落布局中,外围建筑与自然环境呈犬牙交错状布置,模糊村与林的边界(图13);山村内部,利用道路转折处设小果园,利用溪流拐弯处设小水塘,处处营造自然与生活的山村气息,并与新、老村口的小广场共同构成山村公共活动空间体系,为度假者留下原乡意趣的愉悦记忆;村舍周边预留空地,营造宅前屋后、种瓜点豆的乡村环境。


4.1.2 建筑布局

深入研究山村原始的村落肌理,详尽解读22块宅地的方位、朝向、高程及空间布局关系。对残存的9栋建筑进行原地复建,对已坍塌的建筑利用残存的台地进行重建,对已被山林侵蚀的宅地则进行重新布局,重构山村自然的村落肌理(图14)。


4.1.3 道路布局

结合原有山村小路,重构山村的道路体系。最低限度地满足度假村对道路的基本需求,并结合道路在村中形成放大的空间节点,成为古村中新的活力空间。


4.1.4  水网布局

随着山林的侵入,除村南自然的溪沟外,山村的疏水系统早已堵塞淹没。结合地形和道路走向,我们布局了中路、北路2条水系。穿村而过的中路水系在村中形成水塘,造就山村最具灵气的节点空间,山水流经新建的村口广场后汇入村南溪流。北路水系则结合原有水沟疏水路径,流经原村口广场后汇入村南溪流。


4.1.5  村口空间

为满足酒店使用,也为减少对外部村庄的影响,在村南重新布局山下进村的道路。具有高识别性的原生大楸树成为山村的新地标,围绕大楸树完成对村口的重构,再现传统村口村民歇脚、休憩、交流的景象(图15)。


4.2  建筑重构


闭塞而严酷的生存环境,传统礼制让位于家族传承的需求,舒适性让位于生存的需求。四开间的村舍、天井极窄的三合院、低矮透风的垒石房……独特的平面、独特的空间、独特的外墙都是朴实生存观的自然反映,蕴含着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


4.2.1 平面重构

因残存的建筑都已摇摇欲坠,无法保留,无论是原地重构还是重新建筑,我们提取了3种基本类型:单层三开间、两层三开间三合院、两层四开间三合院,并成为所有单体建筑平面的原型,仅对内部进行重新调整,以满足酒店使用功能和结构、消防等规范的要求(图16)。


图13 古村重构后的布局

图14 重构村落肌理

图15 新村口广场


图16 村舍改造为酒店客房


4.2.2 结构重构

传统建筑的结构体系已无法满足现行结构、消防规范的要求。我们沿用围护结构、内部结构各自独立的双结构体系,同时进行了重构。外墙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砖与夯土、砖与垒石的复合墙体作为填充,填充、保温、装饰功能一气呵成。内部结构,单层建筑仍采用传统木结构,结构构件成为装修的一部分;两层建筑的底层则采用钢框架体系,在满足各种规范要求的同时解决了隔音、上下水等技术难题,二层部分则仍沿用传统木构(图17、18)。


图17 夯土墙构造大样

图18 垒石墙构造大样



4.2.3 外墙重构

为了使建筑与整体村落环境融为一体,我们借鉴古村内最具代表性的线石夯土墙和垒石墙2种外墙效果,重构夯土与砖墙、垒石与砖墙形成复合外墙,这个做法也满足了保温隔热的规范要求。集低碳营造、建筑维护、保温隔热、立面装饰多重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墙体,也是对自然营造的致敬(图19)。施工中选用的黄土必须为生土,对黄土的含水率及砂、石、灰配比进行了严格控制,并在现场进行比对实验,选取最佳配比的黄土进行施工夯筑(图20)。


图19 外墙施工过程 


图20 夯土墙打样试验


4.2.4 建筑改扩建

改扩建仓库作为度假村的接待、会议及餐饮区,扩建部分的建筑形式在与原建筑协调的同时,让新旧建筑产生对话;作为50年前山村信息中心的村口小店,建筑造型极具当年的时代特征,我们仍将其改造成小酒吧,使其再次成为度假村的交流中心(图21)。


图21 老村口小店改造为酒吧 (原状、效果图、建成)


4.3  景观重构


景观重构是山村重构的重要环节,景观细节决定着项目的成败。源于生活、生产需求造就的质朴的山村环境,自然而宁静。仔细品味,各就其位的山石、卵石、块石……少斧剁而各司其职,蕴含在因陋就简表象下的民间营造智慧令人折服。围绕自然之石重构的景观体系,以自然而素朴的“野”,来营造舒适而低调的“奢”,达到自然营造的目的。


4.3.1  砌石挡土

村内自西向东存在数米高差,村舍宅院的建设形成了若干片由挡土墙限定的阶梯状台地。这些挡土墙由大块毛石垒砌而成,石块下大上小,在转角位置设大块条石进行加固,以消解应力集中。高差大的部分,采用两级挡墙,规避了大高差带来的用料过大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挡墙面过大带来的美观问题(图22)。


图22 村内挡墙


4.3.2 垒石营院

一户一院的村舍客房,再现与自然紧密结合的居住体验。界定各户院落的院墙多从挡土墙顶延伸而成,采用块石材质,与挡墙浑然一体。局部也有与建筑外墙相统一的线石夯土院墙(图23、24)。


由于山地村落多变的地形高差,各院落因地制宜地形成了形式多样的入口空间。有些院落的高差位于院门以外,需先由石阶拾级而上;有些院落的入口低于主宅院标高,进门后形成垒石挡墙结合植物的障景;还有些院落在入口处设有毛石景墙,起到类似照壁的作用。使进入院落的过程,都带有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园林感体验。嵌入耐候钢板景框的石景墙,将周边茶山竹海之景借入院中;院墙根摆设的老石槽、老石臼,内植碗莲或铜钱草,形成山村意趣的小景。各处院落内的活动空间和小园路多以老石板铺就,边缘点缀野山石和山卵石,形成质朴野趣的环境气质(图25~27)。


图23 村舍垒石、夯土院墙1

图24 村舍垒石、夯土院墙2


图25 村舍院内景观1

图26 村舍院内景观2


4.3.3 梳石理水

村在山中,山间有水,山水相绕。


村南保留了原有的自然溪沟,另有2支林间泉水自村北和村西流入,汇进村内的路边水沟系统。这些由卵石垒砌的水沟嵌于道路和宅院墙根之间,利用村内地形高差,引着山水穿村而过,流至村中时,形成一处放大的浅水塘,池底由石板铺砌,夏季可下水嬉戏,池边设亭,一圈条石矮栏供人歇憩,水塘也成了村里聚集人气和活动交流的中心(图28)。水沟末端汇集到村口广场,自村口亭后毛石挡墙上的石槽跌落,最终汇入村南的溪沟。


4.3.4 铺石成路

山村内的街巷是自然无序的,由各户宅院院墙和挡土墙夹合而成。在院落密集处,街巷狭窄,在院落宽松或转弯处,街巷又扩大成类似广场的节点。当地传统山村的道路多就地取材,由大小不一的石块铺就而成。宽些的道路常是中央一道大石块,两侧簇以小石块铺地;窄些的道路则由小石板甚至小卵石铺嵌而成。本项目设计中,街巷地面也均由石板和石块铺成,实用而质朴,并根据空间形态分为3种铺装类型。


类型1:可通行电瓶车的村中主道(图29)。

作为高端度假酒店,连接各户村舍客房的村中主道需通行电瓶车。由外侧至路中央分别由碎石板、大块石条、小卵石和小块石板构成。大块石条的间距与酒店电瓶车宽度一致,便于其平稳顺畅行驶;中央的小块石板提供了平整的步行通道,方便腿脚不便或穿着高跟鞋的客人使用;碎石板和卵石部分则打破了过于平整的路面,带来了传统村道的肌理,也带来了乡村的质感和意趣。


类型2:放大的节点空间(图30)。

在街道转弯或交汇处的放大节点,地面采用较平整的石板碎拼。街道铺装的方向性在此消解,对游人形成可放慢脚步驻足游憩的暗示。


类型3:步行小径(图31)。

在远离村心的街巷末端,石板路收窄成不可通车的步行小径,路面由山卵石镶嵌而成,或由老石条铺成汀步,通往各处幽深的宅院和村后幽静的山林。


图27 村舍院内景观

图28 村心水塘

图29 村中主道


图30 道路放大节点空间

图31 步行小径



5  结语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心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


陶渊明的读《山海经》点出了中国的士大夫与乡村之间根深蒂固的联系,那是对留在记忆最深处的家乡的忠诚。原乡重构,给身享都市繁华、渴望乡村宁静的人们构筑了一个浪漫的港湾,同时让荒废的小山村涅槃重生。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拍摄或绘制。所有标高单位:m;尺寸单位:mm。



作者简介


康胤/1968年生/男/浙江宁波人/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既有建筑更新设计及其理论(杭州 310012)


於劭扬/1989年生/男/浙江宁波人/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建筑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建筑设计(杭州 310012)



参考文献

[1](美)段义孚.空间与地方:经验的视角[M].王志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130-131.

[2](美)段义孚.恋地情结[M].志丞,刘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2:151-152.

[3]Kang Y. Home Rebirth - Nirvana of a deserted village[J]. Abitare la Terra Dwelling on Earth, 2017(43): 94-97.





*本文转载自《中国园林 ·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40周年专刊》


中国美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欢迎订阅中国美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的官方公众号!我们与您分享本院热点、项目与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