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先理景后致用的村落主题度假酒店的营法探索——以杭州法云安缦酒店、九华山文宗古村等度假酒店设计为例
Exploring the Management Method of Village Theme Resort Hotel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Landscape before Application—Taking the Design of Hangzhou Fayun Ancient Village-Anman Resort, Jiuhua Mountain Wenzong Ancient Village, and Other Resort Hotels as Examples
陈丽君 陈鑫鑫 仲进
CHEN Lijun CHEN Xinxin ZHONG Jin
摘要 山水风景优美、文化独特的村落历来是中国人诗意栖居的“桃花源”,承载了人们对中国天人合一、寄情山水的传统人居生活方式的向往。在新时期提出的全面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村落主题的度假酒店如何实现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续,同时实现村落在当代的高质量价值转化,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旨在通过多组村落主题度假酒店的设计实践经验,提出先理景后致用的理想模式,并对其营法进行探索,为类似的“村落主题的度假酒店”规划设计提供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 风景园林;村落理景;度假酒店;文化意象
1 背景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的时代背景下,推动高质量的乡村以及村落主题的旅游度假设施的建设,不仅满足人们对高端休闲度假的需求,也是带动当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
村落主题度假酒店是旅游度假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建设内容。山水风景优美、文化独特的村落历来是中国人诗意栖居的“桃花源”,承载了人们对中国天人合一、寄情山水的传统人居生活方式的向往。随着近十多年来国内旅游度假市场的井喷式发展,村落主题度假酒店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却在村落营建上过多引入城市景观或园林景观的理景手法。在致用上过多追求商业价值却不能很好地“诠释”自然[1]和乡土基因,一味追求视觉冲击而缺乏场所精神,甚至出现喧宾夺主、魂不附体等问题。
潘谷西先生在《江南理景艺术》一书中提出:理想的村落理景,历来需要把理景和使用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使村落的形态得以十分自然地融合在周围的山水、田园环境之中,丝毫不感到人为加工的勉强和做作,真正做到理景的最高境界——因其地、全其天、逸其人[2]。人们处在这种环境中,能悠然地得到一种返璞归真的田园诗画般的美感。理想、高质量的村落主题的度假酒店设计应如是。本文将结合4~5组村落主题度假酒店的设计实践经验,分析总结理景与致用在不同建设背景和资源条件下的应用,为类似的“村落主题的度假酒店”的规划设计提供借鉴和启发。
2 发展现状
目前,村落主题的度假酒店建设一般有2种模式,一种是以杭州法云安缦酒店为代表的改造利用型,另一种是以丽江大研安缦酒店为代表的新建型。
改造利用型即基于现有村落或新营建完成的村落主体空间和景观格局,通过微更新、轻改造的方式将度假酒店的功能完美融入,其优势是在村落理景上具有系统性和理想性,能复现具有地方自然和人文特色的村落,为度假酒店提供了优越的在地生活体验的场所。以法云安缦酒店为例,2009年安缦酒店入驻杭州法云古村之后,将全球高端休闲度假模式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相结合,同时为村落在当代实现价值转化和传续,开拓了一种新的方式,是村落主题度假酒店中“先理景、后致用”的理想模式。在此之后,虽有一大批的村落主题度假酒店纷纷涌现,但能与之比肩者极少,因为安缦法云首先是一个村落,其次才是酒店,成为最不像酒店的酒店才是它的成功之处(图1~3)。
图1 杭州法云安缦总平面图
图2 杭州法云安缦酒店航拍实景图
图3 杭州法云村改造前旧貌
新建型是指有明确设计任务书的村落主题度假酒店项目,或从选址拿地开始,或在确定的建设用地上描摹。致用的需求一直伴随着村落的理景,甚至会约束和限制村落的理景,其成功与否是看其能否将理景和致用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使两者相辅相成并相得益彰。以丽江大研安缦酒店为例,其以营造丽江纳西族民居村落型度假酒店为目标,选址在丽江古城背后的狮子山上。在场地内向东可俯瞰古城全貌,向北可遥望玉龙雪山,东面则紧邻800多年历史的文昌宫,资源得天独厚(图4、5)。且在设计中亦融入当地纳西族村落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元素,但由于用地规模小且过于照顾酒店客房的统一配置和总量上的需求,酒店的设计过于模式化,使得村落核心的公共组团和客房的布局相对规整,欠缺传统纳西民居聚落生动婉转的空间形态特征,从村落理景和体验的角度来看略有不足。
造成村落主题的度假酒店的效果和体验不尽理想的原因有很多,表面上看是设计手法和风貌把控上的问题,或者是客观上其他复杂的限制条件造成的。再深一步的原因是没有充分认识理景和致用的关系,以及理顺造景和致用的先后顺序。
图4 丽江大研安缦东瞰古城全貌
图5 丽江大研安缦北望玉龙雪山
3 先理景后致用的营法
村落主题的度假酒店是以村落为载体空间的旅行目的地,通过构建不同文化主题和地域特色的度假生活方式,提供“生活在别处”的在地生活体验。因此,面对不同地域、不同资源条件的村落型度假酒店项目,先理景或者说是先造景始终作为我们的工作要义。理景营村是核心,度假致用是目的,只有将建设桃花源式的村落作为设计的终极目标,才会使村落主题的度假酒店显现耐人寻味的环境魅力。
3.1 意在笔先的文化意象
村落的文化意象通常受到镌刻在其发展历程里的隐性文化印记的影响。相对于外露的显性表面形态如地形、地貌、空间、建构筑物等,隐性即场地和项目背后隐藏的深层信息及相关认知,如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环境气韵、地域风貌等。在20多年的项目实践中,积累了对于隐性价值的认识和把握的一些规律。
3.1.1 挖掘文化意象主题
有别于当下很多传统村落改造或修复所运用的简单直白的题名、展陈、雕塑等手法,在村落酒店规划之初,基于对村落自身或大环境下文化特征的把握,凝练符合村落特质的文化和审美主题以“立意”,再通过主题叙事的手法组织村落内外之景,对后续的酒店定位、布局、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直接牵系着后续文化体验的脉络。
如法云安缦度假酒店在深厚的佛教文化印迹之下,将村落中山野自然环境的唯美气质引向平和、隐逸的审美主题;如九华山五溪山色度假酒店,作为九华山的外围村落,更强调徽文化的耕读文化特征(图6);如绍兴大禹开元观堂酒店,表现小桥流水人家的柔润和千年守陵村的隽永(图7);如苏州拙政园安缦酒店概念方案设计,以苏式的隐逸园林作为项目的文化意象主题(图8);如武当山的八步坎度假酒店概念方案设计,围绕道家文化主题,以演绎的宫观建筑和“一池荷叶衣无数,满山松花食有余”的景观意象共同指引后续的酒店设计(图9)。
图6 安徽九华山五溪山色度假酒店实景图
图7 绍兴禹陵村度假酒店
图8 苏州拙政园安缦酒店概念方案效果图
图9 武当山八步坎安缦酒店概念方案效果图
3.1.2 寻求意象参照和写意的蓝本
面对不同村落型度假酒店所需表现的文化主题,如隐逸文化、宗教文化(儒释道)、民俗文化(市井、生产、生活)等,其文化意象更多是通过溯源式研究来获取,即依托现状场地上的价值资源,并深入挖掘自身的文史、地图、图像类的资料等,从中获取或提炼核心的文化意象和设计思路。如法云古村是灵隐寺飞来峰的名山寺院山林景观的延续,山林水石的清趣为构画村落风貌气质、状写山林隐逸的主题提供了理想的条件,也确定了景观的基调。设计沿着水涧和上香古道,用近自然的手法营造不同尺度或疏朗或郁闭的林下空间,以山林水石作为主景要素,间或穿插的茶园和台地上豁朗的灌丛地,传达出山林幽隐的“自然清净”和“平和萧散”的主题和意味[3](图10)。
在实际的项目实践中,也会较多地面对无法通过自身的溯源获取村落文化意象类的项目,设计中则会更多地参照其所在区域的核心文化属性和特征,并结合度假酒店的定位,以及面向的客群、周边的同类竞品情况等,从而寻找可以意向参照的蓝本,有可能是同地域的原生村落,也有可能是一段文字、一句诗词、一张老照片、一幅国画等,其与场地的高度融合,亦为凝练主题和文化意象提供了思考的方向。
如西双版纳的曼帕萨禅修酒店项目,其选址地本身并无实体的村寨遗址。考虑南传佛教传承着系统完整的止观禅修次第,其文化意象借鉴南怀瑾先生所述:“止时静室墙围绕,心性自然生处详。观时视线勤分明,常常意乐与时合。与彼息处禅定室,寂静持意建造和,半方通光最吉祥。”即空间旷奥开阖与止观修习密切相关,光线明暗则微妙地影响着心灵体验。设计借助建筑、绿化、竖向、水系等,通过室内外不同的明暗空间变化,用以色写空,以声闻寂的手法,同时巧借光线,以此引发人在心相上的感应,从而强化“止观”主题禅意村寨的文化意象(图11)。
图10 杭州法云安缦酒店水涧、茶园与村舍
图11 “止观”主题的禅意空间构思
3.2 骨相之美的空间架构
村落的空间架构大多因地而生,最初的选址将奠定一个村落的基本骨架,依山而坐、伴溪而行、山环水抱、面溪临田、阡陌纵横、屋宇参差都生动地描述了村落选址带来的骨相架构之美。村落主题的度假酒店的建设选址亦是同等重要,在建设用地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应深度挖掘场地显性和隐性的价值资源,巧于因借、随形就势,通过巧妙的选址和理景,实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村落景观特色,以此提升度假酒店的场所魅力。
3.2.1 相而择地,构想骨架
《园冶》在“园说”中的第一篇即为“相地”,详述园林选址的勘察选择,包括环境、地形、地势和造景设想,可见选址之重要[4]。以村落为主题的度假酒店理景的首要任务亦是如此。若酒店“出生”在资源奇绝之地,或毗邻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名胜(如灵隐寺之于法云村、九华山之于五溪山色),或拥有良好的观景条件(如东可俯瞰丽江古城全貌、北可远眺玉龙雪山的大研安缦),则其极为稀缺的选址为村落理景创造了优越的先天条件,决定了酒店的不可复制性。
但并非所有度假酒店都能拥有理想的用地条件,如九华山五溪山色度假酒店,虽坐落于幽谷之中,且有溪水穿谷而过,但空间狭窄、用地紧凑,如何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条件成为重中之重。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其原有方案建设用地选址于谷地农田,建筑布局集中、紧凑,显得山谷更为拥堵,景观视线尤为平淡。在项目还有重新选址的可能性后,规划基于“山地特色和传统聚落”理念的指导,进行总体布局的优化。将酒店建筑群沿山脚分散式布局,留出谷地空间为“理景”之用,结合高差以山谷梯田作为主景,并留出东西向的狭长视廊,既体现了山地特色与传统聚落的布局特征,景观层面也更为通透、舒展,为酒店客房营造了更好的景观视野(图12)。
图12 九华山五溪山色度假酒店规划调整前后的效果对比
图12-1 原版规划效果
图12-2 调整后规划效果图
图12-3 基于“山地特色和传统聚落”理念下的布局优化方案
图13 九华山五溪山色度假酒店建成效果
3.2.2 巧于因借,无借则造
场地比较显性的自然及人文价值资源易为理景所“借用”,即通过视廊和视线景观的组织指导项目的整体空间构架。如安缦法云,以“高远”的手法将灵隐寺大殿的屋宇、永福寺的院墙和飞来峰、北高峰的峰峦山林,结合场地条件纳入景观系统的组织[5],也更注重整个村落与周边峰峦山林和山谷空间的大环境的过渡,将建筑组团之间的林木作为与山林过渡的林带,将场地与周边山林的界限消弭于无形,从而达到“原生于山林之间的村落”的情境。再如丽江大研安缦,在已经完成主体建筑设施建设的限制下,景观仍尽可能地留出观玉龙雪山及丽江古城的视线通道,积极纳外部环境为内部之景,充分体现了巧于因借的理景手法。
若酒店选址周边或自身内部本身无突出亮点之景或无景可借,则需随形就势造景。造景更需要把场地的环境价值资源和独有潜力挖掘出来,主要取决于设计师的经验与直觉、对场地的感受与联想,以及洞悉事物之间关联性的能力。这些能力需要专业的训练与积累,同时也有基础、共性的思考逻辑,即赋予项目在美学、人文和精神层面的价值为目标,营建有画面感的场景,如依山、面水、临田等。
九华山五溪山色度假酒店在造景中,建设用地上山坡之后,挖掘的是山地村落面山依田的资源潜力和水口园林的特色;绍兴大禹开元度假酒店的造景中,顺水势开挖内河,挖掘平原水乡村落中临水人家的特色潜力;还有楠溪江九丈甸园酒店,设计中以酒店用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其地处江边滩地、地势较低、易受到江水洪涝灾害影响,酒店建筑采取整体架空抬高的方式处理。该措施为营造高低错落的地形特征创造了条件,塑造了“山地村落”的主题形象。总之,村落主题的度假酒店造景,或依山形、或顺水脉、或借鉴当地传统村落的理景手法来造景,都将体现出“巧于因借,无借则造”的特色。
3.3 地域表征的场所布景
村落主题的度假酒店在有明确的风貌定位和空间骨架之后,还需要地域表征的场所布景,即在地化。越来越多的酒店意识到,通过在地化的设计并与环境发生美好的对话,将形成酒店的独特吸引力,并对酒店的经营至关重要。在地化即打造具有地域表征的场所,它是不同地域特点的自然和人文、建筑和植物、材料和工艺等要素共同作用、有机生长所形成的场所,只有通过地域表征的场所布景才能真正实现村落主题度假酒店的在地化,避免酒店陷入同质化的困扰。
温州楠溪江的九丈甸园酒店,借鉴了当地耕读传家的传统人文内涵和传统村落的理景方式,如松风水月、琵琶井、寨门等,组织酒店的入口及内部公共空间(图14),空间搭配的景观小品选用最具有代表性和最能体现村民日常生活场景的元素,如瓠瓜井、大水池、休息亭、寨门、门庑等;建筑空间布局则采用当地传统村落的布局形态,其造型具有浓郁的楠溪江山地村落民居韵味;同时,“山村巷道”移植当地村民真实生活中的场景,窄狭、悠长、曲折、湿润,正如记忆中的浙南山村(图14-2)。
图14 浙南山村典型场景营建
图14-1 酒店入口及中心水景庭院效果图
图14-2 酒店内山村巷道效果图
图14-3 酒店入口及寨门效果图
安徽九华山的五溪山色度假酒店,以粉墙黛瓦马头墙、石板小巷、竹外桃花、田园篱笆、山溪枫桕,构筑一个避世尘外的徽韵村落。其水口园林的营造,正是借鉴传统徽派村落的典型入口空间而设,荷塘、埠头、村堤、田园,共同组成徽州聚落的空间序列前奏,得风藏水,如在画中游(图15)。
图15 九华山五溪山色度假酒店村口营建
图15-1 入村水口园林景观营建效果图
图15-2 村内建筑组团入口营建效果图
3.4 物我相宜的体验策划
基于文化意象、空间营构、地域特色所构建的村落式酒店毕竟还只是一个物理性的空间,即“体”,而引导游人感受环境、体验在地文化的内在之“魂”,即通过物我相宜的体验策划,将帮助获得超越形下、感悟形上的审美体验以致用。
3.4.1 基于已建成项目的体验策划
法云古村建成后,安缦品牌方介入运营。其体验策划的核心在于依托酒店和周边资源,提供定制的体验服务。如在清晨游赏西湖山水;或伴暮鼓晨钟,体验灵隐寺的早晚课;亦可于灵隐、龙井谈经问茶;于酒店客房中体验山居生活主题。此外,更是配备了5家风味不同的地道雅食,尽享最别样的在地生活体验(图16)。
再如西溪所见,以“水乡渔隐、东方美学体验”为主题,定制私密的水乡渔隐之旅。依托酒店与西溪湿地,结合人文、礼仪、茶道、禅学等中国传统文化,及“所见·十六观”的核心理念,策划“溪行、访庄、游园、枕水、沐溪、提香、孤往、品梵”的游赏体验系统,深度体验东方生活美学(图17)。
这类在已建成项目基础上所加入的体验策划,能够引导受众更为深入的感受场地显性及隐形的价值资源,获得与众不同的场所印象,但因为已成事实的建成空间限制,其体验可能需要对现有的场所空间进行调整和微更新,才能形成十分连贯且契合于场地的体验系统。
图16 法云安缦的定制体验服务
图17 西溪所见度假酒店
3.4.2 在项目建设之初,规划与策划同步推动
这一类的项目,往往在建设之初已经明确了酒店定位,规划设计与体验策划同步进行,其环境空间能最大限度地和合体验的需求,是相对理想的理景与致用之模式。其规划的立意,即文化意象的表征直接关系到体验策划的主题定位、体验类型及游赏体验序列的组织。如安徽九华山五溪山色度假酒店,围绕“传统徽派村落及二十四节气”的立意进行规划布局,赋予每个院落单独的主题(图18),以“春分”院为例,茶亭的布置、花乔的选择,乃至建筑花窗的纹样皆围绕“春分”及以此为题材的诗歌所表达的画面进行组织,同时为立春的体验提供了空间条件,院中观“薜茘依墙、莓苔满地”,亭下赏“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图19、20);北京六郎庄度假酒店,则围绕着“稻田抱拥村庄”的历史格局进行修复,同时结合“京西稻文化”的核心意象,围绕“紫金耕织图”和“北斗七星图”两大主题,植入京西稻农事体验活动及京西小江南文化体验等,都将为后续的酒店的建筑及景观建设,以及后期的运营提供丰富且有在地体验特色的素材。
图18 九华山五溪山色度假酒店二十四节气图
图19 春分庭院
图20 谷雨庭院
4 结语
村落主题的度假酒店,往往在貌似普通传统村落的表象下,隐含着传统村落园林所追求的意趣和艺术手法,强调天人合一的生活理念、境深意藏的总体布局,散淡洒落、平淡天真的审美韵味。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提出的全面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总结过往参与的村落主题度假酒店设计实践的体会,探索一种 “先理景,后致用”的理想建设模式,这种将村落理景特性与酒店文化生活价值体验高度统一的有机建设方式,体现对传统村落理景手法的保护与传续,同时实现村落在当代的高质量价值转化,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注:文中图2、4~7、17由施峥摄,图12-1由业主提供,其余均由作者及团队拍摄或绘制。
作者简介
陈丽君/1981年生/女/浙江温州人/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人文景观研究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风景建筑规划与设计(杭州 310012)
陈鑫鑫/1993年生/女/浙江温州人/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人文景观院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杭州 310012)
仲 进/1989年出生/男/山东枣庄人/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人文景观院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杭州 310012)
参考文献
[1] 林菁,王向荣.原型、场所、体验[J].中国园林, 2022, 38(5):6-13.
[2] 潘谷西.江南理景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 郑捷,陈坚.心相的呈现:浙江杭州灵隐景区法云古村改造设计[J].建筑学报,2012(6):72-84
[4] 郭熙.山水训[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
[5] 郑捷,陈坚,赵思霓.如画的建筑与风景:杭州灵隐景区法云古村改造设计思绪[J].风景园林,2012,19(S1):10-15.
*本文转载自《中国园林 ·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40周年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