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的人

文化   2024-10-21 11:23   北京  

有位脱口秀女演员叫“小鹿”,我偶然间看到她的视频就立即竖起了耳朵,对于其他演员则没有这个反应。

因为我在她的普通话里听到了乡音,那是云南人在努力讲标准的普通话,也就是昆明人自嘲时所说的“马普”---马街普通话---不是云南人,云南只有昆明人才有那种位于宇宙中心的心态,认为马街位于昆明的郊区,也就位于全世界的郊区,所以一切非标准普通话都是马街普通话。

而且我也听得出来,小鹿应该来自云南北部,因为那里的人发音硬,靠上,经常用鼻腔共鸣。后来查了一下,果然是宣威,那个寒冷的地方盛产洋芋和火腿,洋芋炖火腿或者火腿脚炖大白芸豆是著名滇菜,火腿炖鸡那是很后来的事情了---

所有这一切都是一转念之间发生的事情,我就想了那么多,想了那么远。其他热爱脱口秀的观众,追看比赛综艺的观众所想的是她有冠军实力,她是女性演员,她的文本能力,诸如此类的标签和概念,一切都围绕着节目本身。

我本能地思考具体的人,这是我的个人习惯。所以,在同一个人身上,同一件事物上,我看到的东西会有一点不一样,感受到的东西也会不一样。就像是“马街普通话”几个字,立即能让我想起昆明人对内的微妙优越感,也会想起作为云南人在外的微妙自卑感。我在北京那么多年,遇见过许多次云南人,见面愿意和我说云南话的就只有一位,其他人坚持说在家乡原本自己看不上的“马街普通话”,有的人甚至直接建议我说:我们说普通话好了。

宣威也是一样。看到这个地名,“专县”两个字就蹦了出来。我在昆明很多年,经过无数次训练,每一次都提醒我在昆明和昆明之外的专州县之间的鸿沟,每一次也都提醒我昆明人作为省城人口对专县人的心理优越感,和专县人对这种优越心理的反感和敌视。然后我要自我提醒一下:我也不是原生昆明人,我家也是移民人口,来自标准的专县,我对这两个字那么在意干什么?为什么要努力装作是一个真正的昆明人那般做派和想法?甚至成了一种本能?这有点下流。

还有另外一种本能,那就是看到一位来自专县的女性,无论是在昆明,在北京,还是在伦敦、巴黎,我本能地就会认为对方非常努力。因为过往的人生经历告诉我,如果一位女性想要从云南的三四线城市乃至村镇里走出来,需要拥有怎样的勇气,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资源太少,支持太少,连地图和指南针都没有,必须用一种蛮横的努力和天真的相信,才会真的走到“大山外面”去“看看”。我曾在我亲族身上看到过,我也曾在我朋友同事身上也看到过。

类似“演员”、“女性”、“云南人”这些标签都太大了。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是具体的,每个人的所处环境是具体的,这些琐碎的细节才构成了理解的基础。就像那些去过云南旅行了十次,二十次,五十次的人,觉得自己已经对云南非常熟悉了。其实不是的,只有他带着一个昆明朋友去某个专县小城,和当地朋友喝酒时,昆明人才说第一句话就开始莫名冷场,那么他才算是接触到了一点云南。只有他在丽江旅居了五年,见惯了笑脸和问候之后,突然发现当地纳西朋友之间一直在举办不带自己去的秘密聚会---化賨的时候,那么才会意识到自己其实始终都在本地生活之外,被旅游区人们惯常的热情迷惑了。

网络世界里的人们喜欢拨弄许多标签,喜欢把玩许多概念。许多时候为了这些东西分成好几拨,好几派,毫不犹豫地开战。我想,这要么是他们对具体的人具体的生活根本不感兴趣,只对标签有兴趣,要么就是他们对具体的人具体的生活根本一无所知,觉得知道字面意思就是知道了一切。

那些在网上宣称生活毫无趣味,自己心如死灰的人也类似。他们沉溺于自己所“发现”的概念里,缺乏对具体的认知,因此总是觉得无聊无趣,反而认为自己已经知晓了一切,在其中找不出任何有趣新鲜之处,那不过是距离生活足够遥远的一种症状罢了。

每个人都是具体的,甚至是在一瞬间做何想都是源自非常具体的成长经历。如果我小时候不曾不断在全国各地的托儿所和幼儿园漂泊过,那么我对人的声音,尤其是口音不会那么敏感,因为听不听得懂别人说什么,决定了在幼儿园里活得如何。如果我不曾经历过作为新移民来到昆明,试图融入到本地人中去,感受到他们的排外和歧视,努力减少和他们之间的摩擦,那么我不会理解那些基于地域的微妙心理。

同样的,如果我不是去过那么多地方,写过那么多文章,我不会发现只有在饮食上所有人都会变得友善亲切,所有人都以本地饮食为傲,所有人都可以从这里打破坚冰开口说话,那么我不会无论见到什么人和什么事,最终都会想到饮食上去,从心里蹦出一个又一个的菜名。所以,你说我是本身热爱美食,还是环境促使我选择美食,这我还真不好一口说出答案。

朋友们,没有那么多我们和你们,也没有那么多更遥远的我们和他们,只有一个个具体的你,和一个个具体的我。在具体的层面上,几乎所有人的所思所说所做都是可以理解的。在概念和标签的层面上,也几乎没有人可以逃离敌我关系和冲突关系,可以不被划归为愚蠢、傲慢、自大等等概念中去,可以免受憎恶、排挤、反感等等情绪的袭击。

对于我们自身而言,我们因为具体而变得有理解力,富于同情心,能够体察他人的处境,也因此获得了对于生活和人生更为丰富的感知。相反的,我们因为操弄概念,玩弄标签,而一再落入二元对立的陷阱,在这个世界上发明创造敌人,把人生变成一场无休止的战争。

很多年前我看过一部港片,只是一句台词就彻底奠定了这部电影的调性,让我想要看到最后,那句台词说:“就算你是一个杀手,一样会有小学同学。”

我想有人用马普再说一遍。


题图标题:《大笑熊》
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
AI算法提供:Midjourney V6.1
Prompt:a happy bear with a human expression --sref 680572301 1612582939 4262062604 470488480 3105003467 --personalize ohbx4r7 --sw 300 --stylize 1000  --v 6.1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
【微信号】Bitsea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请你相信我,
我所说的每一句话,
都是错的
 禅定时刻

《偷感熊》

和菜头的小肉手
Midjourney V6.1
 南派三叔专区

南派,这张《二熊》送给你。

 《槽边往事》专营店营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