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籽青海奋进行(四) | 从原子城到天合光能:大美青海的厚重历史与光明未来

2024-07-31 20:57   江苏  

导言

2021年11月,“南京大学石榴籽育人工作室”成立,并于2022年8月入选南京大学首批辅导员育人工作室。近三年来,工作室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开展了一系列“有形、有感、有效”的主题活动。

为了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整体部署,“南京大学石榴籽育人工作室”组织开展“石榴籽奋进行”系列社会实践。在2023年“南大人奋进在新疆”主题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再次出发,新一批石榴籽社会实践团队成员9人,于2024年7月21日—7月27日赴青海西宁、海北藏族自治州等地开展社会实践,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的足迹,重点挖掘人才强青的现实情况和战略意义,旨在描绘在青奋斗者群像,凝练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体实践中的奋斗精神,加强东西部地区在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并将实践成果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重要载体,深入中小学、社区、乡村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国情社情调研等活动。




BODY PART

7月24日早晨,阳光洒满了西宁南川工业园区,“南大人奋进在青海”社会实践团队满怀期待地来到了天合光能青海大基地。天合光能是南京大学的校友企业,是全球太阳能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基于青海广阔的光伏产业发展市场和前景,自2022年7月起,天合光能落地青海,秉承“用太阳能造福全人类”的企业使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迅速实现了光伏全产业链的贯通,在南川工业园区建成以20GW单晶硅棒、各5GW硅片、电池片、组件为核心的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至尊N型700W+组件的量产,更是天合光能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战略的重要成果落地。

在赵云峰经理的引导下,团队一行人深入了解了天合光能的辉煌历程、全球布局与产能规划,以及大基地建设的点点滴滴。车间内,八条生产线交叉布局,12个工序依次展开,从制绒到激光诱导烧结,每一个环节都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拉晶、切片、电池、组件,在现代化的生产车间里,一块块太阳能光伏板从这里走向青海内外,走向世界。实践团队在车间外不仅见证了技术的奇迹,更感受到了企业对可持续发展承诺的坚定。





天合光能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赵云峰经理分享“光伏羊”的传奇,更是让实践团队深刻感受到了科技与生态的和谐共生。“戈壁上原来是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因为光伏的架构减少了地表水分的蒸发。而且每月清洗面板的水对草地有一定的滋养作用,加上光伏板本身的遮蔽性,使得土壤含水能力提高,植被逐渐修复改善。因此为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所以才有了‘光伏羊’的美誉。”板上发电,板下放牧的生动场景,不仅为能源生产提供了平台,更成为了草原修复的助力,为当地畜牧业带来了新的生机。








参观后,实践团队与企业相关部门领导进行了深入座谈。天合光能青海晶硅人力资源部许恢建经理深情回顾了青海大基地的创业史,那些关于冬天桶装水玻璃杯开裂、技术人员艰难生活的小故事,无一不彰显出天合光能人面对挑战时的坚韧与智慧。而“苏青协作的样板”这一赞誉,更是对天合光能青海大基地在促进东西部资源优化配置、产业转移与升级方面杰出贡献的肯定。许恢建经理表示,“我们的基本人员构成80%是当地居民,只有20%是外省的。”目前天合光能也在培养青海当地人员走向关键技能岗位,为青海人民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实现就业本地化。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青海高原的广袤土地上,天合光能不仅是一个绿色能源的摇篮,更成为了造福百姓的领头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以客户为中心,坚持开放创新,长期艰苦奋斗,全力追求卓越,共创共享”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7月24日下午,实践团一行在共青团青海省委、共青团海北州委的协助下,前往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海北州“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西海镇,这里曾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代号为“02”。踏入青海原子城纪念馆的那一刻,实践团成员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充满挑战与辉煌的年代。这座纪念馆,不仅是一座纪念中国核工业起步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一扇窗口,让更多的人得以窥见那个时代无数科研工作者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得知你们以李四光、程开甲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在海外学成后回国投身科教事业,在各自岗位上努力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取得丰硕成果,我感到很欣慰。”2022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重要回信中,特别提到南大校友程开甲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精神品质。


在原子弹的研究队伍中,就有着许多留学归国青年的身影,程开甲就是其中的一位。1946年8月,程开甲赴英留学。新中国成立后,程开甲放弃了国外优厚条件回到中国,在南京大学工作近十年,曾任物理系副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与时任南大物理系教授兼教研室主任施士元共同创办南大金属物理教研室、核物理教研室,第一个采用合理的TFD模型,估算出了原子弹爆炸时弹心的压力和温度,为原子弹的总体力学计算提供了重要依据。


1960年,程开甲加入到我国核武器研究的队伍,从此消失20余年。从1963年第一次踏进罗布泊到1985年,程开甲一直生活在核试验基地,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他先后参与和主持首次原子弹、氢弹试验,以及“两弹”结合飞行试验等多次核试验,

为建立中国特色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锻造改革开放安全屏障,推进科技强国事业作出杰出贡献。



随后,实践团一行前往一分厂进行实地调研学习。在一分厂,实践团成员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式体验、多媒体VR体验等方式重温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的历程,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党爱国的真挚情感。随着实地调研学习的深入,实践团成员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之志,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民族团结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总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石榴籽奋进行团队在走访调研中,见证到时代变迁带来的飞速发展,看到了一代代援青人的无私奉献为地区、国家带来的改变和机遇,立志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所需相结合,努力投身时代浪潮与国家建设中。


 文编 | 冶娅楠 陈苏宁

图片 | 拉巴卓玛 刘奕君 白家榕 吴沫 黄麒霖

美编 | 常宏雅

责编 | 吴沫 吴可

南京大学安邦书院
志在图长安,学以盛国邦。南京大学新生学院安邦书院,汇集化生大类、地学大类与医学大类,将实时更新书院新闻、活动,欢迎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