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特别策划举办雨花英烈主题大学生原创短剧创作征集活动。
南京大学“雨花红”辅导员育人工作室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参与创作,联合校史剧创排课程,孵化原创剧本2部,荣获一等奖和三等奖。
活动简介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读事迹,悟精神,创短剧”,引导广大学生深切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激励青年学子弘扬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为确保评选过程的公正性与专业性,本次活动采取“线上初审+线下复审”的方式,来自艺术创研、戏剧影视、红色文化研究等多个领域的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参赛作品进行了严谨细致的评审,获奖名单如下:
《雨花英烈顾衡传》
主创团队:
安邦书院2023级本科生:高孟筠、蔡宋玉、徐书睿
获奖情况:一等奖
剧本简介:
出生于无锡书香世家的顾衡,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在东南大学附中接受了新思想的启蒙,在国立中央大学觉醒了革命的血脉,在清华大学全身投入革命活动。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顾衡深入到农民阶级,从事教育与地下革命工作。任南京特支书记时只身被捕后仍坚贞不屈,最终在雨花台英勇就义。从南至北再回南,“诚朴雄伟”四字始终支撑着他的信念,也成为了他一生的写照……
精华节选:
Ⅰ
Ⅱ
作者感想:
在创作过程中,我最喜欢的片段是顾衡同志临行前与亲人相认而坚决不认的情节。顾衡烈士为了掩护同志一口咬定自己是翟大来,不得以否认亲人。在调研史料时,了解到这一段内容使我动容不已。而将这个情节以剧本的形式演绎呈现,也能更好地展现出英雄的果敢坚毅形象!
——高孟筠
在创作中,有一个情节一直深深触动着我,那就是顾衡和他的同事们齐心协力,为遭受洪涝灾害的太和县村民们送去粮食,并成立灾民救济会的场景。这一幕让我深刻体会到,革命不仅仅是一场政治运动,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与发扬。顾衡和他的同事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人——他们心中有民、肩上有责、脚下有力。
——蔡宋玉
《黎明前的情书》
主创团队:
秉文书院2023级本科生:卢璇、朱雪莉、刘芳彤、张妍
行知书院2023级本科生:纪欣怡、袁培杰
安邦书院2023级本科生:沈夕嵛
健雄书院2023级本科生:蒋依帆、曹佳诺
获奖情况:三等奖
剧本简介:
1949年3月底,国立中央大学青年学生成贻宾像往常一样回到家中,看着曾经送给爱人的花无声绽放,看着爱人送给自己的手帕,心中百感交集。4月1日,他就要去总统府门口示威游行,这一去,生死未卜……他能留给爱人的,只有最后的拥抱和每年都会开放的鲜花。
四十多年过去,女儿长大了,她问起妈妈的过去,思考革命的意义,完成多年以前的那一封情书,在开满献花的时代。
精华节选:
作者感想:
我常说,和雨花结缘,似乎是我选择来南京上学后注定的缘分。感谢学校雨花红育人工作室给予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这次雨花剧本创作的机会,谢谢周老师、吴老师、殷老师全过程的支持,也感激雨花台纪念馆老师们为我提供的一手史料素材。
在阅读《成贻宾传》和成贻宾与师长同伴的来往信件后,我选择创作成贻宾烈士与未婚妻诀别的舞台剧,刻画我们校友、年轻的烈士的人生选择。剧本里,成贻宾选择把鲜花留给爱人,选择把自己献给国家。
写完故事很久很久后的今天,我总是想到那一晚的恋人的诀别,我以为,在另一个时空里,成贻宾拥抱了恋人,回应了同样重要的另一种价值。
每一次学习雨花英烈精神,我都认为我学习的不是一种价值排序,而是一份炽热的理想。在体会中创作,在历史中共鸣永恒的价值。
——卢璇
最后,再次向几位同学表示热烈祝贺,安邦书院也期待着更多小安邦们的喜讯!
文编 | 南京大学雨花红育人工作室
美编 | 戴雅儒 于敬枫
责编 | 周璐莹 吴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