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我和我的间隙

文化   2024-09-12 10:00   上海  



我和我的间隙

——杜春风



刚告别的口罩期也是离上一个个展过去的两年里,我们从一个约束状态一下子释放,从生活中逃遁,隐匿在时空间隙里的人突然又回到了阔别三年之后的凡尘里,喧嚣依旧,但人已判若两然,我们变得与世隔阂,似乎用以前的方式难以和世界融洽起来。时间是一个恒变的漩涡,互联网时代的更迭,如同时间在这三年里撕出一道口子,我们身处这个断层的、撕裂的大时代中,我们要去表达尚未明晰的身份标记,寻找自己在这个世界里的坐标。对自我的内观和自省依旧持续有着兴趣,因为仿徨迷惑,因为不可确信,所以一直以自己最信任的方式追问一直困惑自己的问题。




(展览现场)




感受在此时此刻是很具体很切实的,感受比理解更有力量,更加接近本质的一部分。当作品通过感情融入和语言化的形式去表达的时候,其实它是稀释真实的一个过程,衡量它的真实的时候,它是被弱化的。

创作是一个艺术家与自己较真的过程,但前提是这个真无所谓真,或者没有被定义为真假,因此就有较真的的动机, 真是一个被验证被明确的过程,它只存在于求真的过程之中,而非其他。我们是在主观的,片面的,极端的表达自己的世界和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我们不能做到全面,也不能做到精确的深刻,因为我所能做到的是在自己极为狭隘的世界里,是在以“我”为圆心的一个圈子里兜兜转转,恍恍惚惚浮生若梦。




杜春风 白日间隙 2024 椴木、樱桃木着色 141×68×24cm




人与自然世界的平行,与自我的平行,依赖着结构的力量,压制的力量,平衡的力量。像是天平的两端,平衡是一个不断增减和协调的过程,人的本色并不以表现生命的欢愉,是另一种平静,虚无的沉默。人的一部分缺失是对无常与不完美的解读,一刀一凿的雕雕琢琢反复修正到人最平静饱和的姿态。自我的结构是自然里形形色色一切的拼凑,拼装的过程是自我更新,自我筛选。




杜春风 庄生与蝶2 2020 香樟木、樱桃木着色  108×75×26cm 





杜春风 从黑夜里走过 2021 香樟木着色  109×68×22cm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过:“自然总是习惯于隐藏自身”。在古希腊语中“自然(Phusis)既是指一切在世存在物,也指人之本性”。无论是自然世界的全部奥妙,还是人自身的本性,在人的所有知性探究面前,往往总会隐藏其自身。每个时间节点里的片断会被艺术家转化为一件件具体的作品,它们是失语的静物,既没有旁白也没有剧情,从时间轴上串联起来变为内心世界的缩影对照。这像导演编排一部电影的过程,亦或是我们拆解每个夜晚的梦境,它既有真实的部分也有非理性的部分,现实和超现实的辩证相裹挟。





杜春风 夜 2023 香樟木、枫木着色  94×65×20cm 




从对现实的观察转向对物理上不存在的幻想描绘,这些暗示了一种心理场景,它充当了一种关系的隐喻。通过雕塑借由一种意象化地表达自己难以分辨的非理性的思考和情绪,。从人物分身到飞蛾是从具像化的指向到意象化隐喻的过程,如何让看不见的力量变得可见。在这,梦是被黑夜遮蔽其结构和逻辑的意识形态,是通过时间和场景的虚构设定,揭示内心的深层情感。飞蛾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通道。在“关系对话”和“自我之间”的延伸,它像是悬置在自己面前的一面镜子,正如马丁 布博阐释“你与我”的关系一样,“我”看“你”的同时也是看到自己,“我”到达“你”就如同到达自己。我们看爱德华 霍伯作品中的街道一角,一个陌生人的背影为何得到了共鸣,可能正是因为孤寂,疏离,或许才是人之常情;孤独,内向,或许才是人类个体日常生活的场景。在雕塑的每一处细节里寻找到自己的影子。而“我”是这个时代活生生的自然载体,它集合了人在这个世界这个时代的形形色色的影响和反映,是世界在个体的实验场,它映射着对世界的思考,对自我的思考。




杜春风 拆解的梦 2024  椴木、樱桃木着色 141×78×24cm




杜春风 仲夏夜之梦 2023 香樟木着色 123×80×28cm



夜是人内心难以解读的矛盾,不可描述的隐痛,它无光而晦暗,带着强烈的晦涩。这种晦涩性是一个过渡空间,事物与抽象性的共存。

飞蛾是隐喻的主体,日常与幻想的彼此融合,人性和动物性的相互交织,温柔的姿态或许带来伤害,平静中释放着神秘。





杜春风 孤独轮廓 2024 香樟木、樱桃木、柳桉木着色  114×85×28cm



(展览现场)


正在展出


北京

上海

深圳

玉兰堂画廊
分享你的艺术时光!玉兰堂聚焦年轻一代,发现、挖掘并推出作风清新且身藏潜力的个性年轻艺术家,持续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注入更具创作活力的新一代接班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