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男子利用AI音乐诈骗千万美元:一场现代音流欺诈盛宴

文摘   2024-09-06 21:00   四川  
近日,美国曼哈顿一检察官宣布了一项针对涉嫌音乐流媒体欺诈行为的重大起诉。被告为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的52岁男子迈克尔·史密斯(Michael Smith),据称他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操作,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了大量虚假歌曲,并通过机器人听众非法获取了高达1000万美元的版权费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音乐产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传统的实体唱片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数字化音乐成为了主流。艺术家们使用电脑软件来创造音乐,粉丝们则通过互联网平台享受这些作品。然而,在这个全新的音乐生态中,一些人却看到了利用技术进行不法行为的机会。


 01_
从音乐人到欺诈高手

史密斯原本是一名真正的音乐人,他最初上传自己创作的音乐到各大流媒体平台。

然而,他很快就意识到,单靠个人作品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于是,他开始尝试增加曲库规模,先是借用了一位音乐宣传人的作品目录,之后又试图通过为其他音乐人推广他们的音乐来赚取佣金。

但是,这两种方法均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直到2018年,史密斯决定联手一位未具名的人工智能音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以及一名音乐宣传人,共同创建了数量惊人的虚假歌曲库。



 02_

 伪造音乐帝国的建立

史密斯的欺诈计划涉及到了一个复杂的循环过程。

首先,他通过在线购买的邮箱地址创建了成千上万的虚假流媒体账户,甚至雇佣了同谋者来协助这项工作。

随后,他开发了软件来从不同的计算机上循环播放他的音乐,使得每个听众看起来都是独立的个体。

此外,他还与一家AI音乐公司的负责人合作,大幅增加了可访问的歌曲数量。这些歌曲的文件名充满了随机字符,而史密斯则为它们创造了看似合理的名称和艺术家名。

这些所谓的艺术家名叫“Callous Post”、“Calorie Screams”和“Calvinistic Dust”。

创作曲目“Zygotic Washstands”、“Zymotechnical”和“Zygophyllum”等,在亚马逊音乐、苹果音乐和 Spotify 上表现出色。



 03_

法律与道德的边界

史密斯的欺诈行为并非毫无破绽。

2018年10月,一家音乐分销公司就曾通知史密斯存在流媒体滥用行为,并计划将其作品从所有商店中移除。然而,面对指控,史密斯极力否认,并要求申诉。尽管如此,调查人员最终揭穿了他的谎言。

据称,根据他在2017年发给自己的一封电子邮件中的财务分析,史密斯估计每天可以通过这种手段赚取约3307.20美元的版权费,一年内最多可获得120万美元。到了2019年6月,他的月收入已经达到了大约11万美元。

从2020年到2023年,史密斯将130万美元的非法所得转移到了自己控制下的银行账户中。这些资金随后被转移到了一家位于曼哈顿的企业借记卡提供商处,误导该公司相信那些虚构的名字代表的是史密斯公司的真实员工。

纽约南区美国检察官达米安·威廉姆斯周三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史密斯窃取了数百万美元的版税,这些钱本该支付给合法播放歌曲的音乐家、词曲作者和其他版权所有者。”

史密斯于周三被捕,面临包括电信欺诈和洗钱阴谋在内的指控。如果罪名成立,他将面临每项指控最高 20 年监禁。



04_

行业启示录

尽管史密斯的欺诈行为最终被揭发,但这一案件暴露出音乐流媒体平台在版权保护方面的脆弱性。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如何确保创作者的利益不受侵害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艺术家来说,这起事件提醒他们在追求数字化时代的成功时,应当坚持诚信原则;而对于平台方,则需进一步强化对异常数据的监控机制,防止类似事件再度上演。



05_

🎵 结语

在这个数字化音乐的时代,虽然技术带来了便利,但也伴随着新的挑战。

史密斯的案例是一个鲜明的例子,提醒我们在享受科技进步的同时,也要警惕其中潜藏的风险。对于所有从业者来说,保持诚信和遵守法律是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音乐生态系统。

这起案件不仅让我们看到技术的双刃剑效应,还提醒我们,无论在哪个国家和地区,无论采用何种技术手段,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知识产权都是不可逾越的底线。希望这样的案例能引起业界的高度重视,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健康、有序的数字音乐环境。


快客硬核AI
“速递AI前沿,解读智能科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