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进课堂:
学生因使用AI受罚,
家长提告维权。
规则模糊,
校方政策与AI使用的争议逐步升级。
摘要:美国一名高中生因使用AI完成作业被校方认定为学术不诚信,家长提出诉讼,认为学校规则不明确。随着AI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愈发广泛,如何合理使用、何时引用,以及相关规则的制定成为新的焦点。
事件背景:
学生因使用AI被指学术不诚信
在美国马塞诸塞州的一所高中,一名名为RNH的学生因使用人工智能(AI)工具完成一项历史作业,被学校认定为学术不诚信。
校方的处分引发了学生家长的不满,认为校规中并没有明确禁止使用AI工具的规定。
事件的起因可以追溯到2023年12月,当时RNH和他的同学合作完成了一个关于民权运动的历史项目,主题聚焦于篮球名人卡里姆·阿卜杜尔-贾巴尔的社会贡献。
据家长所说,学生使用AI工具仅仅是为了生成研究大纲和初步资料,并没有“剽窃”或模仿他人作品。
然而,校方给出的解释则不同,认为RNH没有对AI的使用做出适当引用,这违反了学术不诚信的基本原则。
尽管学校没有具体提到AI工具的使用条款,但他们指出,手册中明确规定了“未经授权使用技术工具”属于学术不端行为。
家长的质疑:
规则的模糊性与惩罚的争议
RNH的家长认为,校方的决定缺乏合理性。
家长Jennifer Harris称:“学校处罚的依据并不存在,因为手册中根本没有关于AI的具体规定。”他们进一步指出,学校在这件事上的反应过度,不仅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学术成绩,还使他失去了进入全国荣誉学会的机会。
他们在诉讼中强调,AI生成的内容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抄袭行为。AI工具帮助学生合成新信息,而不是直接复制他人内容。因此,家长认为这不应该被定义为学术不诚信。
此外,家长还指出,这一事件给RNH的未来带来了负面影响。
他的学术成绩下滑,并且在申请大学的过程中,这一事件也可能对他的申请造成不利影响。尽管学校后来撤销了对他加入全国荣誉学会的禁令,但损害已造成。
是工具还是风险?
AI技术的引入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机遇,也引发了新的挑战。
随着ChatGPT等生成式AI工具的广泛使用,学生们可以更便捷地获取信息、生成写作灵感,甚至自动完成部分任务。然而,这也给学术诚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传统的学术不诚信定义主要集中在抄袭他人思想或语言上,但AI的出现模糊了这一界限。AI生成的内容并非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通过算法生成的原创性文本。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是否需要像引用文献那样引用AI工具?学校又应如何为AI工具的使用制定明确的规范?
校方的态度显示了他们对这一问题的谨慎。虽然手册中没有具体提到AI工具,但他们指出未经授权使用科技仍然属于违规行为。
这种立场表明,学校认为AI生成的内容应与传统意义上的参考资料一样,需加以引用和标注。
教育政策滞后的反思:
AI时代的新规则
此事件凸显了教育政策滞后于技术发展的矛盾。AI工具已经在学生中广泛使用,但许多学校尚未及时更新政策以应对这种变化。
这使得类似事件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发生,也凸显出教育系统未能及时跟进技术进步的现实问题。
家长要求校方更新AI使用规则,并对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的AI技术培训。
这样既可以确保学生在使用AI工具时能够遵守学术诚信原则,也有助于教师在评分和评估时能准确把握学生的贡献与工具的辅助作用之间的界限。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AI技术的广泛使用需要整个教育体系进行系统性调整。AI不再只是一个工具,它已经成为课堂中的“隐形参与者”。
因此,教育机构应重新审视现有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以确保技术的合理应用不会损害学生的自主性和学术诚信。
未来展望:
教育与AI的共存之道
AI技术无疑正在改变教育的面貌。如何平衡AI带来的便利和潜在的学术诚信问题,将成为未来教育政策制定者的首要任务。
RNH的案件或许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类似事件可能会随着AI工具的普及而频发。
为了避免未来出现更多的争议,学校和教育机构必须为学生提供明确的AI使用指导,并鼓励学生在使用AI工具时保持透明性。
与此同时,教育者也需要更新他们的教学方法,确保在利用AI工具时,学生依然能够保持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通过合理的引导和规则制定,AI工具可以成为课堂中的强大辅助,而非争议的根源。
RNH案件所反映出的,不仅是AI时代教育体系的一次碰撞,更是未来教育与技术如何和谐共存的探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