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星标,才能不错过每日推送!方法见文末插图
1月11日,国家针刺麻醉临床研究联盟在上海正式成立。此消息迅速引发业界乃至公众热议。所谓“针刺麻醉”是利用针灸技术,通过手捻针或电针刺激穴位达到镇痛目的,希冀使手术在不用麻醉药物的情况下进行。该技术曾在文革时期大力推广,许多从六、七十年代走过的人至今对那场声势浩大的卫生运动记忆犹新,其中不乏亲身经历者。但是,针刺麻醉在80年代后逐渐沉寂,直到今天重新“高调回归”。
去年以来,《返朴》先后发表过两篇对针刺麻醉医师的访谈,展现了一线工作者的反思和思考。今天,我们发表第三篇访谈,请亲手做了4000余台针刺麻醉手术的深度知情人讲讲当年那些事。
访谈地点:上海闵行区许帼光教授家
一些较早的针刺麻醉手术
邮票《针刺麻醉》,图案描绘了医务人员使用针刺麻醉进行手术的情景
初步接触针刺麻醉
针刺麻醉对象的挑选
针麻中的个体差异
负责针刺麻醉的培训
针麻中的细节问题
6.1 施针数量
6.2 针刺手法
6.3 针刺速度
针麻的成功标准
针麻在国际上的影响
针刺麻醉推广活动的结束
推广针麻是政治运动
对针刺麻醉的认识
注释
[1] 周嘉,宋琼芳,沈莉. 针刺麻醉走过浮沉60年[N]. 健康报,2019-04-03(5).
本文2025年1月22日发表于微信公众号 返朴(四千台针麻手术麻醉医生:“针刺麻醉”根本没达到麻醉标准 | 熊卫民访谈),风云之声获授权转载。
■ 扩展阅读
风云之声
科学 · 爱国 ·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