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9日,美国谷歌公司在《自然》期刊发表了利用105比特超导量子处理器“垂柳”实现了码距最高为7的表面码量子纠错[1]。一周后的12月17日,国家实验室105个量子比特的超导量子计算机“祖冲之三号”成果(https://arxiv.org/abs/2412.11924)也在线发表在了arxiv上[2]。
两项成果先后发布,“祖冲之三号”处理器的各项性能指标也与“垂柳”处理器旗鼓相当。那么,中美两国在量子计算方面的实力究竟谁更强?为此,“墨子沙龙”对近期的科研进展进行梳理,并且采访了多位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
量子计算优越性:中美处于国际第一方阵
量子纠错技术:中美交替领先
量子计算发展迈向新阶段
结 语
参考文献
本文2024年12月17日发表于微信公众号 墨子沙龙(量子计算“华山论剑”,中美竞争态势胶着),风云之声获授权转载。
■ 扩展阅读
风云之声
科学 · 爱国 ·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