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
我为什么做起科普来?
宋智玲:袁老师您好!
袁岚峰:宋老师好!
宋智玲:其实您有很多身份哈,网上讨论最多的有这样的标签:少年天才、科学家、网红。
袁岚峰:不敢当。
宋智玲:跟我们讲讲它们的来历。
袁岚峰:首先我自己肯定不会用什么少年天才这个词来这么形容自己啊。但是很多人知道我呢,第一点是说我是14岁上大学的,然后立刻会产生一个误解啊,很多人会说:哦,你是少年班的。其实并不是哦。
宋智玲:其实您是上了高中的,高考。
袁岚峰:对。我每次都需要向他解释啊,我上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但是并不是少年班。我上的是化学物理系,因为这是一个在外面人很难搞明白的事情啊。少年班是一个院系,化学物理系也是一个院系,两者是并列的关系。并不是说所有的少年大学生都在少年班里边,实际上少年班之外有很多少年男生,尤其在科大是有很多的。比如说啊,当时我是1992年(进入中国科大),14岁的时候考到这个化学物理系。然后当时我们班总共30多个人,我是最年轻的那个,可是除此之外还有三位同学他们是15岁来的,也是比我大一岁啊。所以当时科大里边其实充满了这种少年大学生的。
袁岚峰:我上的高中叫做山省实验中学啊,当时也是这个山西最著名的中学之一了。我们那个班啊,名字叫做数学优势班。这个名字啊,就是意味着招来这些人,就是为了让大家搞数学竞赛。
宋智玲:是的。
袁岚峰:高三的时候啊,我是我们省数学竞赛的第二名,化学竞赛第三名。所以到了高考啊,挑专业的时候就非常的纠结。一般来说啊,一个学校的化学系就不怎么学物理,物理系就不怎么学化学。然后忽然发现,哦,有一个叫做科大的化学物理系,居然是数理化同等的并重的。我说那就是它了,所以我是因为选择了这个系啊,所以选择这个学校。
宋智玲:袁老师,这就是当时您(读书)的教学楼吗?
袁岚峰:这是当时我们教学楼之一,这是第二教学楼简称二教。当时有一教二教,还有所谓四排楼,所以二教来的次数是相当多的。
宋智玲:这是后来翻新过的?
袁岚峰:这地方可能增建了一些这个侧翼的墙啊,但是主体,它基本上就是这个样子。
宋智玲:你14岁应该还在爸爸妈妈庇护下的一个年纪,你就渴望自由了吗?
袁岚峰:自由多好,是吧?这有这么多同学这么多老师,有这么多可以交往的人。吃饭到食堂,洗衣服有洗衣房,然后遇到什么困难去找老师,所以不都可以搞定吗?
宋智玲:所以很多的困难是家长自己想象的,并不是孩子自己带来的。也就是说您早早来到这边学习的话,你完全就是一个自由的、一个非常开放的心态。
袁岚峰:嗯嗯。
宋智玲:很多人也会好奇,您是一个科学家啊,怎么就去做科普了呢?
袁岚峰:就是我特别喜欢这个知识的广度,我很喜欢思考这个世界的普遍的联系嘛。而且实际上我感兴趣的也不止于科学,也有很多哲学啊、文学啊,各种各样的东西。后来比如说1997年,我刚开始读研究生的时候,那时候我们开始上网了。那时候说的上网呢,其实一般而言主要指的就是上我们学校的BBS啊。那时候还是BBS的时代,科大的BBS叫瀚海星云。大家就非常勤奋地在这上面笔耕不辍,写了好多文章。虽然现在看起来都是特别古老的界面,大家可以发一下思古之幽情啊。
宋智玲:就(是)喜欢分享的一个人。
袁岚峰:对,所以到后来就发现,其实我是很难很专注地在一个领域做科研。因为它那个思维方式啊,是需要你集中在一个点上,这对我来说是个比较难受的事情。后来做了科普之后,忽然发现一个事情啊是优点还是缺点,其实取决于你要做什么事情。就是当你这个思维特别发散,然后关心的事情特别多,这个对科研可能是个麻烦,但是对科普,它会变成一个非常稀有的这么一个优点。然后也通过这个认识了很多朋友,发现它有巨大的社会价值,然后就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袁岚峰:第一个问题,什么样的系统才算人工智能系统,它和日常生活里的飞控计算机、辅助驾驶装置等有什么区别?
这就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数字,可是识别的结果呢?
袁岚峰:现在假视频、假照片可能比真的都多了,当然在很多领域它是有价值的,例如广告、影视可以降本增效。俞能海老师说过,让跟你通话的人摁鼻子,就可以判断他是不是AI换脸。
■ 扩展阅读
风云之声
科学 · 爱国 ·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