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固态电池尚不具备广泛应用的经济性
分享伊始,石红仔细梳理了低空经济和通用航空的内在关系,他认为,低空经济是一个宏观概念,涵盖了通用航空等多个领域。通用航空与低空经济相互兼容,但各有独特之处,通用航空更侧重于有人机的作业,如飞行培训、巡查、地理数据信息的获取等,而低空经济则涵盖了更广泛的航空活动。
王景涛表示,讨论低空经济的概念,要从低空和高空两个词进行解读。低空属于3000米以下或者在城市内高度更低的空域飞行,低空经济主要是以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到相关领域,将产业进行融合发展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形态。
孙宣楠从运营视角出发,诠释了低空经济的内涵,他认为低空经济是通过提供飞行服务来撬动并促进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经济形态。
“只有飞得越多,问题才会及早地暴露出来,法规才会更加的完善,场景才会更加的丰富。”孙宣楠强调场景对于低空经济的重要性,运行场景的开放能够极大提升着低空经济的发展,也能够更好地感知与满足群众的需求。
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无人机物流亦发展迅速,但广泛应用时间尚不确定。孙宣楠指出,新需求催生新型付费方式,其广泛应用关键在于场景开放。石红强调,无人机进家技术非难题,缺的是管理规则,低空经济发展需长周期,场景将由试点向多维度拓展。
除了空域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议题,电池技术问题也成为了嘉宾们热议的焦点。
王景涛在飞行器续航里程与时间过短的问题上,以EH216-S固态电池为例,向大家介绍固态电池在飞行器上的应用,他表示,EH216-S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的翻倍使续航时长得以提升,能够满足城市接驳的商业化运行。
石红则认为,目前火热的固态电池虽然为解决航空器续航问题提供了可能性,但目前其成本高昂且使用循环周期短,尚需时间来实现产业化。以黄山旅游观光为例,现阶段采用传统电池的航空器虽然续航较短,但循环周期长,成本低,更适合于短途、高频次的文旅场景应用。而相比之下,固态电池虽然能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但其高昂的价格和较短的循环周期使得单次飞行成本更高,目前尚不具备广泛应用的经济性。
因此,“固态电池无疑是航空动力的未来趋势,但目前新能源航空器需要在使用固态电池和传统电芯之间找到平衡,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02
飞行汽车未来发展前景不明朗
当下,飞行汽车这一既能陆上行驶又能空中飞行的交通工具,正成为行业内外热议的焦点。
但是,石红、孙宣楠以及王景涛认为飞行汽车的前景并不明朗,其主要受制于技术、市场、法规和管理。从市场需求来说,飞行汽车的需求目前并不明确,一方面高昂的制造成本和维护费用可能限制了其普及;另一方面,飞行汽车的使用场景和法规限制也限制了其市场潜力。
受制于这些难点,石红认为,飞行汽车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不太可能大规模应用于交通,“在当前的条件下,飞行汽车更可能只是作为少部分人的尝鲜工具,类似于超级跑车,主要满足的是情绪价值而非实际的交通需求。它们尚未达到能够广泛解决日常交通问题的程度。”
孙宣楠指出,在飞行汽车的发展进程中,其实考虑的并不是技术上所存在的壁垒,而是整个管理机制够不够完善、大众能不能真切体会到这一价值的问题,飞行汽车的发展既要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需要思想上的转变。
王景涛表示,飞行汽车仍处于起步阶段和探索过程中。首先,由于飞行汽车有分体式也有一体式,需要定义其在地面和空中的规则;其次要考虑到飞行汽车的驾驶状态,目前自动驾驶和有人驾驶的融合也处于探索阶段。王景涛认为,“依托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显著优势,未来我们将在技术与体制上取得重大突破,进而推动飞行汽车这一创新产品的实现与发展。”
本场主持人、知名科普专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袁岚峰
03
低空经济在安徽多个城市“起飞”
新能源航空器作为低空经济中的一个关键创新应用板块,其发展具有显著优势。通过竞逐国际先进技术,新能源航空器能够规避在传统燃油航空器领域的劣势,使我国在这一领域与国际先进技术保持同一起跑线,甚至实现领跑地位。
因此,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已经吸引了众多地方政府的关注与参与。在这一新赛道上,安徽省积极抢占先机,不甘落后,致力于在新能源航空器领域开拓蓝海市场。
数据显示,2023年,安徽省低空经济产业规模达到400亿元,其中,低空经济领域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155家,包括亿航智能、海鹰无人机、零重力飞机工业等重点企业。空域管理上,2024年3月,安徽省共获批21个低空空域、18条低空航线。
毋庸置疑,安徽省低空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强劲态势,其迅速发展的背后,得益于一系列政策的有力支撑。
自2020年起,安徽省就在这一新赛道上,相继出台若干政策并逐步加码,就航空基础设施建设、无人机产业发展、低空场景规划等多个方面给予支持,明确低空经济领域的发展目标,旨在基本形成双核联动、多点支撑、成片发展的低空经济发展格局。
省级政策牵头引领,各地市也不甘落后。作为安徽省内低空经济的核心城市,合肥与芜湖在低空经济的发展规划上持续发力。
现场观众提问
目前,安徽省在低空经济产业上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涵盖低空经济上游原材料、零部件等领域、中游低空经济装备制造领域、下游包括物流、文旅、农业等低空应用领域的一条逐渐完备的产业链。
产业快速发展,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显现。当下,安徽省已打造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体、无人机产业为支撑的低空产业集群,集聚骨干企业300余家。在产业园区的建设上,形成包含阜阳智能制造(无人机)产业园、通航产业园、六安应流航空制造产业园、芜湖“航空小镇”在内的四家产业园区,涵盖无人机、直升机的组装及配套零部件等产业主要业务。
■ 扩展阅读
风云之声
科学 · 爱国 ·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