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95年11月清晨,一支骑兵悄悄出现在河套平原的黄河南岸,首领是24岁的北魏皇帝拓跋珪!
此时,黄河北岸驻扎着后燕国的8万骑兵。国王慕容垂的命令是彻底消灭新建立的北魏王国!
鲜卑崛起
从小在中原长大的拓跋珪,骨子里流淌的却是游牧血液。在长达9年的皇帝生涯中,这位年轻人几乎一直在马背上四处征战!他深知这场战争将决定他和新兴的王国未来的命运。
拓跋珪所统率的是一支起源于大兴安岭的部族。公元5世纪前后,大量黑子出现在太阳表面,同时地球上多处发生火山喷发,火山灰漂浮在地球上,太阳火热的星球散发的热量,穿越这些暗黑的力量后,地球开始进入漫长的寒冷。这次寒冷期持续了整整6个世纪,欧洲和亚洲的文明进程因此彻底改变。现代地理学的研究证明,当年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了1.5~4摄氏度,年平均气温下降2摄氏度,农作物的分布区为就会下降2~4个维度。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年平均气温每下降一摄氏度,粮食产量会比常年下降10%。
北魏的奠基人 拓跋珪
长城之外,曾经丰饶的草原在寒冷与干旱的影响下贫瘠荒凉,长城的大门向躲避寒潮的游牧人彻底敞开。长城之内纷乱四起,各路英雄逐鹿天下。黄河流域经历了长达300余年的割据混战局面,正当群雄逐鹿中原之时,一只弱小的部族正在长城外积蓄的力量,他们就是鲜卑拓跋部。匈奴衰落后鲜卑部族走出中国东北的原始森林,从狩猎民族发展为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并逐步向南迁徙,最终到达河套平原。在这里年轻而有雄略的拓跋珪建立了北魏政权,开始半游牧半定居生活,然而鲜卑部族的生存依然受到寒冷与干旱的威胁。
南下定居中原是他们的梦想。如今,北魏国王拓跋珪带领的两支军队,隔着宽阔的黄河水,与后燕僵持了整整5个月.长期野外生活和黄河北岸的严寒,使得远道而来的北魏士兵们疲惫不堪.严峻的环境使得将士无心恋战,拓跋珪只好下令连夜撤军!然而此时一夜寒风之后,黄河水意外结冰,机会降临到这位年轻的国王身上!在追杀敌人之前,拓跋珪下令将马蹄裹上布条,显然,年轻的北魏皇帝拓跋珪并不缺乏勇敢与智慧。这场战争改变了北魏后燕军事力量的对比,北魏的实力开始进入中原。
汉化开始
第二年,拓跋珪乘胜进击,基本上占领关东地区。公元398年,在北魏王朝建立12年后,拓跋圭动用10万工匠在今天山西大同修建了一座汉式的都城。此后数年,他都致力于北方黄河流域的统一事业。公元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从那时开始,北魏与南方的刘宋政权并立,形成南北朝对峙的格局。但在长城之外,北方新兴的游牧部族柔然统一漠北,新型的游牧力量成为北魏王朝北部疆域最大的威胁。
横亘古在中国北部的燕山山脉,是在古老的地质活动中分段隆起的断块山,阻挡了南下寒流与柔然。这座山脉自古是游牧区和农耕区的天然分界,然而就在这座象征着隔绝的巨大山脉中,一条蜿蜒曲折的道路穿越群山,连通着北部草原与南部农耕世界!5世纪的燕山,柔然不断派兵南下,奔驰的马蹄甚至逼近北魏国都,位于今天山西大同的平城。
此时,北魏王朝身份正在发生转变,长城以内的游牧人努力向定居的农耕社会前进。这种汉化的过程漫长而艰难。面对北方新的游牧力量的威胁,已经成为农耕地区统治者的北魏政权决定采取农耕统治政权的方法,那就是修筑长城,公元423年农历二月,北魏王朝开始下令修长城。白稻城的守将段进,加入到这一项军事工程的修建当中,424年的秋天,此时距离工程开工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半时间。虽然刚刚进入秋天,燕山北部却因异常的寒冷,而导致工程进展缓慢,让段军进没有想到的是,危险就在这个时候降临。
在燕山的一处沟谷中,柔然集结了6万骑兵大举南下。他们选择的进军路线,正是段进负责的白稻城。柔然本想在冬季到来之前,强抢白稻城刚收获的粮食。却惊异地发现,以往畅通无阻的白稻城不见了,正在修建的堡垒挡住了高大的柔然骑兵,改变了战争双方的力量格局。兵临城下的柔然骑兵发现自己手中的弯刀失去了往日的威力,而城楼上的北魏弓箭却由于重力的作用威力大增,柔然骑兵前进的步伐暂时停止了,但是白稻城依然处在危险之中。由于长城墙体的修筑并没有完成,柔然骑兵翻越城墙悄然入侵,这让段进手足无措。
虽然拼死抵抗,但这位北魏将军还是成为了俘虏。面对对柔然首领的劝降、段进大声辱骂,不肯屈服。最后段进死在没有修筑完工的长城脚下。三年后,北魏长城完工,北魏长城从今天河北赤城以东的山脉向北,绕过独石口往西,到达今天内蒙古巴彦淖尔境内,长达1000多千米。(北魏修筑的长城)
在长城护佑下,北魏不断的蓄力。终于在公元429年,北魏太武帝率军分东西两路北伐柔然大获全胜。随后在京都平城以北、燕山以南、自西向东先后设置六个军事重镇,拱卫京都,北魏六镇组成了北魏北部疆域的又一道防御线,长城墙体、军镇组成的立体防御体系,将一个游牧人建立的定居王朝与北部的草原世界阻隔开来,在被废弃200多年后,长城再次成为有名的屏障。这一次守卫长城的士兵,既有农耕汉人,也有鲜卑的后裔。长城维系着北魏王朝北部的生命线,成为王朝内部发展农业、立足中原的强力保障。
大刀阔斧改革
在打败柔然后,北魏北部的威胁已经不复存在。然而,新的问题从内部产生。自从北方游牧民凭借武力横行黄河流域以来,留在北方的汉人以宗族为单位,选择地势险要之处,修筑堡垒。这些地方割据势力在乱世中日渐强大,他们不断兼并土地,控制大批依附他们的半自由农,甚至豢养大量军事武装力量,北魏王朝建立的初期,不得不与这些豪强地主合作,承认他们的自治权利,借助他们的力量统治地方,力图发展农业。然而帝国统治者慢慢发现,黄河流域的劳动力大多控制在汉人豪强手中,国家的赋税重担落在了为数不多的自由农身上,这样的局面很快引起农民叛乱。
公元446年,汉族文官李安世决定彻底解决豪强地主对于北魏王朝的威胁。李安世提出的改革方案是按照个人能力合理分配耕地,凡是15岁以上的男性,每人可以获得45亩的荒地,而原先的地主可以获得20亩土地,并且可以拥有奴婢和更多的土地赔偿。土地的使用年限是终其一生,作为对土地使用权的回报,耕种者必须缴纳租税。
这项被称为均田制的土地分配制度实施不久,李安世亲自带兵准备剿灭反对改革的汉人地主李波。李波的家族拥有人数众多的武装力量,当地盛传李波族人武艺高强,就连女子也等纵马奔驰,左右开弓。就在李安世出发前,北魏正规军在与李波家族的战斗中惨然落败,李安是决定智取。不过他究竟采取了怎样的智谋,史书中并没有记载。今天我们明确知道的只有这场智谋的结果,就是李安世顺利剿灭李波。从此土地改革在黄河流域顺利推行,人们纷纷走出地主的堡垒,向政府领取土地,成为国家的编户农民,新政策将土地农民捆绑在一起,国家不仅拥有了足够的劳动力,也获得了稳定的纳税户。
经济从此迅速发展,开启了北魏的繁荣时代。北魏的农业政策此后延续了将近300年,使得中国农业王朝在这300年中走向盛世。而这一制度的创立者竟然是一个游牧部落。此时王朝的身份也正在悄然发生转变。公元493年夏末秋初的雨季里,北魏皇帝拓跋宏下令开始一场规模庞大的军事远征,目标是长江流域的南朝政权,令人奇怪的是,除了善于征战的武将和30万骑兵,皇帝特意下令王朝最重要的文官和大量鲜卑贵族加入这支远征队。
此时,皇帝正酝酿着一个关乎王朝命运的决定。拓跋宏5岁时就当上了皇帝,当时实际掌握王朝权力的是他的祖母。这位汉人贵族女性有着惊人的眼光与决心,正是在他的主导下,北魏推行强力的土地制度改革。在祖母的教导下,拓跋宏从小熟悉汉文化典籍和儒教,年轻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最大的理想是统一天下。然而此时的长江流域另外一支汉人宗室已经代替刘宋成为南方的统治者,建立了被称为南齐的王朝。在拓跋宏开始这场远征时,北魏定都平城已经有将近百年的时间,虽然此时农耕制度已经成为北魏的基本国策,但是在都城之中,许多手握大权的鲜卑贵族依然怀念游牧生活,对中原汉人文化不屑一顾。
于是拓跋宏提出南迁至洛阳,那里自古就是汉文化的中心。但提议一次次遭到鲜卑贵族的反对。于是拓跋宏决定假借南征来实现迁都大计。
绵绵的秋雨和长途的行军,不断消耗着鲜卑贵族的体力和耐心!百万北魏大军开进到洛阳城外,众人无不欢欣鼓舞,皇帝却下令继续南下。在鲜卑贵族的苦苦哀求下,皇帝拓跋宏趁机提出迁都洛阳,北魏时期的洛阳城人口过百万,占地面积大约75平方千米,远远超过同时期欧洲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规模。迁都洛阳,为北魏王朝内部的进一步汉化提供了契机,也使得北魏离统一南方的梦想更进一步!
内乱与分裂
北魏王朝的鲜卑统治者们,在这里彻底放弃了游牧人的身份。他们学汉语、穿汉服与汉族通婚,并使用汉族姓氏,皇帝强而有力的改革,使得北魏王朝赢得了汉人贵族的支持!迁都洛阳后,北魏的骑兵一度越过淮河到达长江边上,却再也无力向南推进,北魏王朝一统天下的梦想似乎依然遥遥无期。
到了北魏中期,随着汉化程度的加深,皇帝北巡的频率不断降低,旧都平城的重要性不断下降。而在北魏长城沿线,一场覆灭的危机正在悄然逼近北魏。公元523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将军于謹正经历着人生最失意的时刻。三年前,由于在宫廷斗争中失败,于謹从都城洛阳的高官被贬为六镇的将领。出生北魏贵族世家的将军,居然成为了边陲小将,军镇已失去了往日荣光。
六镇建立之初,在王朝内部拥有很高的军事地位。六镇将领都是先为贵族容易得到官位的提升。但自从迁都洛阳后,北魏王朝推行汉化政策,崇尚文治、鄙视无力,6镇地位逐渐下降,这引起了6镇将士强烈的不满。六镇由于靠近长城沿线,气候条件并不适合于大规模农业生产。北魏王朝却在这一地区大力推行屯垦,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自然灾害频发与农业的连年歉收。饥饿成为北魏长城沿线最普遍的生存状态!不久前,30万柔然骑兵越过残破的北魏长城,进入军镇中心地带,2000多名北魏居民,以及数10万头牲畜成为劫掠者的战利品。
意想不到的袭击,使得原本挣扎在生存线上的边塞居民陷入彻底的赤贫状态。下属们向将军于謹提出,开放军备粮仓赈济灾民,于謹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这一题。深夜灾民闯入于謹居住的官邸,生存的困境使得这些游牧人的后代丧失了最后一丝理智。六镇居民的愤怒,很快在北部长城沿线蔓延开来,匈奴人的后代成为反抗者的首领,生活在长城脚下的每位居民纷纷加入这支起义军。
当都城洛阳的鲜卑人转变生活方式,北方的长城沿线,有着相同血缘的纤维主人,却依然保留着游牧人的生活和思维习惯。他们珍视自己的血统,为北魏王朝降低军人的待遇感到不公。洛阳的汉化有着根深蒂固的基础,对于军人的鄙视,到了无可附加的地步。为了镇压起义,北魏皇帝向当时的柔然首领阿那归请求援助。阿那归带领10万骑兵穿越长城,曾经是北部边疆最强悍的敌人,如今却成了北魏王朝并肩战斗的战友!六镇起义造成的混战局面持续了整整10年,起义失败之后,北魏王朝走上分裂的道路!中国北方再次陷入分裂割据,时间长达半个世纪。在北方一个个割据王朝开始了虚弱无力的统治,在腐败的统治者手里,王朝的版图日益狭窄,人口变得稀少,游牧部族柔然的骑兵,再一次占领长城内外。直到公元6世纪中期,另外一支游牧部落突厥的出现才终结了柔然草原霸主的地位。
六镇起义之后,北魏与柔然的关系趋向于缓和,长城和军镇也失去了往日的作用,逐渐趋于荒废。军镇作为北魏时期的产物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演变,但直到今天依然作为一级行政建制留存在中国文化中。
结语
如今长城显然不再是民族的分界线,地理环境的分野也使得这道横亘在中国北方大地上的人工建筑具备了旺盛的生命力。
在长城的南方,不同的民族融合为农耕文明,而北方的游牧人身影从未消失,农耕与游牧的碰撞与融合为两者都带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