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曼王朝:中亚的波斯文化复兴者
文化
2024-12-13 12:16
上海
公元9-10世纪之间,萨曼人雄踞河中地区,成为中亚地区的一支决定性力。他们的王朝不仅控制着花剌子模和费尔干纳两地,还占据整个锡斯坦与呼罗珊,近乎掌控整个整个伊朗和阿富汗山区。事实上,萨曼贵族源自古老的萨珊波斯。尽管从拜火教改宗伊斯兰,仍然坚持原有传统,并采用一整套相似的军政制度管理国家。故而被视为古波斯文化复兴者。萨曼家族的真正发迹 还是阿巴斯帝国时期
尽管如此,萨曼家族还是在伊斯兰征服浪潮后沉寂许久。至少在叙利亚派当道的伍麦叶时代,他们的东方特质无法引起最高层共鸣。直到阿巴斯革命爆发,大量前波斯贵族咸鱼翻身,才逐步扩大自己的话语权。随即成为替新朝管理东方省份的总督,初步具备呼罗珊、河中和阿富汗的行政权。随着阿巴斯内部的东方派战胜西方派,萨曼家族的东方领地重要性被进一步提升。他们借用本地封建领主力量,以及不断招募的突厥奴隶部队,逐步取代戍边的阿拉伯部落民兵。特别是当哈里发自己也沦为突厥近卫军的傀儡,更加无力干涉地方事物,直接促成中亚独立王朝诞生。哈里发的突厥近卫军 大部分来自萨曼家族的控制区
当然,经历惨痛失败的波斯贵族普遍形成共识:没必要全盘复兴祆教,否则难以借用阿拉伯人的扩张成果,还会遭遇被征服地区的土著反弹。哪怕哈里发不断流失自己的大部分实权,但新崛起的政治力量依然需要其进行效忠认可。作为回馈,地方上的新强权也将承认并继续保护巴格达权威。这种心照不宣的默契,被伊斯兰世界一直运作到蒙古帝国扩张为止。萨曼王朝的诸多军事特点类似萨珊时代
正因如此,萨曼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一直自称埃米尔。不仅没有其他强权领袖的那种苏丹称号,更没有以传统波斯的沙阿头衔自居。他们更像是一个从阿巴斯王朝中分化出来的地方政权。不过,萨曼人的政治制度非常波斯化。毕竟自阿巴斯后期以来,波斯语就被作为官方语言和雅言,流行于宫廷政治与精英阶层之中。不仅涉及政府文书和律令,也有很多文学作品和诗歌。考虑到其统治的核心地区是伊朗文化影响巨大的河中、锡斯坦等地,这种现象也是不难理解的自然。今天的撒马尔罕市徽章 有浓厚的波斯风格
此外,波斯语成为传播伊斯兰信仰的主要媒介。由于获得很大支持,实际上对中亚本地的土著语言造成很大影响。需知,阿拉伯征服前的东方存在多种古老语言,包括东伊朗语和吐火罗语。但在萨曼时代,全都无可挽回的走向消亡。与之类似,萨曼时代同样促成波斯宫廷制度向东传播,直接突破传统的地缘框架。曾经以法尔斯或美索不达米亚为中心,如今迁移至撒马尔罕和布哈拉。至于南方的赫拉特、坎大哈等地,也只是偶尔被波斯君主所控制,更多时候也会出现在萨珊王朝的境外。萨曼王朝的版图
这种斗转星移式搬迁,容易给人引起遐想。仿佛萨曼王朝是衣冠南渡,成就波斯文明的新半壁江山。在这套新体系之下,富庶的河中绿洲农业区,如同过去两河流域农业区在萨珊王朝中的重要地位。至于同非常重要的军事层面,萨曼王朝亦是接近萨珊时代的波斯。其军队包括精锐的中央骑兵部队、众多封建领主提供的地方精英骑兵、城市民兵们的步兵部队与邻近游牧区内招募来的突厥辅助骑兵。不过,类似的军事制度在阿巴斯时代就已经出现。甚至在更早的前伊斯兰时代,就是粟特文化区的军事传统。在萨曼之后的很多王朝,也直接照搬过来。阿拉伯人的步兵传统 在萨曼时代已经消失大半
相比之下,同时代的白益王朝也有自己的一套复兴波斯叙事。这个王朝的建立者来自伊朗北部山区,属于最后改宗伊斯兰教的波斯文化区。他们在军事制度上甚至比萨珊更加古老,依靠古伊朗式重步兵为武力核心。他们的统治者以“万王之王”自居,王朝官制名称也全部源自萨珊时代的设置。不过,萨曼人对波斯文化的意义不在于复刻,而是全面扩展。从这个角度考虑,他们远比白益王朝要有意义。因为白益王朝的北伊朗人,只是在新时代重建一个已经逝去的旧框架。他们在实际上也无法取代巴格达的哈里发宫廷,只能是圈养伊斯兰最高权威的一个强势军阀。萨曼与白益王朝完全处于两个发展方向
萨曼王朝则是在河中等地,传播着源自萨珊王朝的中央宫廷制度。波斯的文化和制度范围,被他们进一步东扩。相比各粟特城市并立的昭武九姓时代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改变。以至于后来取而代之的喀喇汗国,也受其深厚影响。无形中,波斯的制度也在各突厥化王朝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对后来的千年历史都有很大影响。至此,中世纪式的波斯制度和文化悄然出炉,成功取代古典波斯和阿拉伯帝国制度。哪怕后来先后败给突厥、蒙古,乃至遭受毁灭性扫荡,新崛起的各汗国势力也必须照搬运行。这都是萨曼王朝留给世界的遗产!(全文完)
温故而知新:穆斯林崛起与萨珊波斯帝国的毁灭
波斯都督府:唐朝中亚战略与圈养起来的萨珊君主行李日之战:阿拉伯帝国在中亚的挫败
塔什塔卡拉查之战:阿拉伯征服者的中亚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