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分权:皇权至上时代的平衡游戏

文化   2024-12-20 12:53   上海  

如果以宽泛的尺度评判,权力分散和制衡理论,并不是西方首创或独有。在古代东方的专制体制下,君主们非常熟悉如何运用各种手段来控制下属。
最好情况莫过于让属下们彼此争斗、竞争、猜疑和妒忌。为了能在竞争中胜出,他们必然会向高踞宝座的统治者逢迎谄媚,摇尾乞怜。如此一来,君主们的皇位就更加稳固。

军事权制衡

军权永远是皇权专治的最基础保障

对丛林法则的古代帝国而言,最重要的权力始终是兵权。在古代中央王朝,对兵权的制衡,也始终是皇帝们最优先的考虑事项,有兵权就可为所欲为,兵权旁落则意味着大势已去。
历代帝王都非常重视对兵权的掌控。特别是继唐和五代十国乱世之后的宋朝,由于其开国君主赵匡胤本就是靠夺取兵权上位的,宋朝统治者们深知军队的重要性。正因如此,篡位没几年,赵匡胤就上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的好戏。

杯酒释兵权无疑是皇帝限制武夫的理想操作

从此,宋朝奉行极力打压军事将领的立国原则,文人士大夫的地位全面碾压军队的高官。这也体现在宋朝的军事制度上:三军统帅自然是皇帝本人。在平日,枢密院在名义上是军队最高指挥机关,分别统领禁军和厢军;率臣,为禁军出征或镇戍时临时委任的将帅,统领地分属三衙的禁军。
可以看到,宋朝时,研究军事决策、平时指挥军队,以及战时将领的权限都被限制的很清楚,以免出现一个部门或一个强人就能调动并指挥军队的情况出现。如此还不足以令宋朝皇帝们心安,北宋的更戍法更是规定军队定期更换驻地,而将帅不随军转移。因此出现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现象,也导致宋朝军队的战斗力每况愈下。

宋朝军队的羸弱 符合皇权掌握万物思想

此后,一脉相承的大明则有将不专军、军不私将的“优良”传统。也就是说,一个将领不能长期带领一支军队,以免这支军队成了该将领的私人部曲,不服从朝廷的权威。具体操作上,兵部在战时奉皇帝旨意调军任命领兵官,发给印信,率领从卫所调发的军队出征。战争结束领兵官缴印于朝,官军各回卫所。完全做到了“战管分离”。
而且和宋朝的将不识兵兵不识将一样,尽管这样的军队战斗力越来越差,但也保证了军权无法威胁到皇权。皇帝的高枕无忧才是最要紧的第一要务,多打几次败仗也无伤大雅。
对地方上,明朝各地要员明确区分军事和行政职能。由总督负责军务,巡抚掌管民事,两者互相监督、互相制衡、互为掣肘。才不至于像唐朝的节度使制度那样,让地方势力坐大。
可见,由唐及宋再到明朝,皇帝们对军权的掌控越来越牢固。类似南北朝和隋唐之际屡屡上演的权臣干政,武装造反等情况也少了很多。这也是皇权进一步牢固的第一步。

历朝历代更迭 最大的进步可能就是皇权加强

科举制和皇权集中

科举也是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

除军事方面,皇权寻求对国家各个层面的绝对掌控。隋唐以前,世族大家一直是皇权的有力竞争者。尽管他们表面上臣服于皇帝,但私下里拥有极大势力,对皇权的长治久安形成了极大的威胁。
正因如此,科举制应运而生。按朱元璋的话说,是让“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

科举能够限制皇帝以下的大部分阶层

除僵化天下头脑,收揽天下人才,科举的另一大作用就是架空世家大族。
汉魏以来,中央帝国选拔官吏往往使用举荐制,也就是所谓的“举孝廉”。现实情况中,“举”出来的孝廉往往是世家子弟,魏文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更是强化了世家在帝国人事上的天然优越性和垄断性。到了南北朝,随着皇权的衰落,这样的情况愈演愈烈。当时的文豪左思就留下了这样的诗句: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这是对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社会景象的辛辣白描。不仅对穷苦看不到希望的底层人不利,对皇权同样不是好事。正如孟德斯鸠所说,君主制和专制制度的重大区别之一就是“去中间化”,也就是去除稳固的中间阶级。一旦去掉了中间的钉子,那么就再也没有什么能限制皇权的专制。
皇权利用科举制充裕人才来源,也掐断了豪族对帝国官职的垄断。事实上,皇权和底层联手对付贵族的例子,在人类文明史中屡见不鲜,比如萨珊皇帝就曾利用民间的马自达派来反对宗教贵族。但当霍尔木兹达成了自己的目的之后,代表底层的马自达派也就像夜壶一样被塞进了床底。对底层来说,科举尽管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或中彩票还要难,但毕竟有了翻身的一丁点指望。这点指望,正来自于天子的垂恩,这也就使他们更加感恩戴德、体沐皇恩!

他制衡手段

魏晋时期虽然混乱 却并不妨碍皇权加强

除科举制,魏晋以降,帝王们用了很多手段以图达成削弱世家的目的。
比如,让比较小的官身居要职。在曹魏明帝时,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少府杨阜上疏,欲省宫人诸不见幸者,乃召御府吏问后宫人数。吏守旧令,对曰:“禁密,不得宣露。”阜怒,杖吏一百,数之曰:“国家不与九卿为密,反与小吏为密?”帝愈严惮之。中书舍人即其中的代表。
显然,在汉魏之际的九卿权限还较大,并不太忌讳那些在皇帝身边如后宫主管、黄门侍郎之类的小官。这也令皇帝们“严惮之”。为解除皇权这方面的限制,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加强那些
汉魏时,中书舍人只是一个小官职,但因位近至尊,掌传宣诏命,所以地位日趋重要,到了南朝刘宋时期,中书舍人可“入直阁内,出宣诏命,凡有陈奏,皆舍人持入,参决于中,实权日重,中书侍郎之任遂轻。”
中书舍人慢慢架空原本位高权重,对皇权形成一定制约的中书监。与此过程对应的,则是原本的三公九卿职位逐渐职能化,原本是决策层,如今决策是在皇帝的宫闱之中和几个密友商定,九卿六部慢慢沦为了橡皮图章和执行机构。

到明清两朝,这样的结构则充分定型,并于清朝的军机处达到顶峰。军机处尽管凌驾于所有正规部门之上,但仍只是皇帝决策的执行和咨询机构。通过这样的制度设计,清朝的皇权集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除这些机构外,皇权还很擅长利用宦官和外戚进行权力制衡。整个东汉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外戚和太监的夺权史,并最终以地方豪族的崛起而告终。对于生养在深宫的皇帝来说,他们最信赖的,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太监,而不是外面满口“之乎者也”的士大夫们。太监无法生育,也就意味着他们无法将权力传给下一代,也就永远不会有“改朝异姓”的危机。
此外,相比于朝臣,宦官对皇权的依附性更高,往往换个皇帝,某个太监的地位就会受到极大的变动,因此他们也绝对会为对自己有利的皇帝出死力。

明朝是利用宦官制衡外臣最“成功”的朝代。尽管明太祖朱元璋有明确的祖训:后宫不得与政。但后世明朝皇帝却天才的设计出了一套让宦官也能“依法”参政的制度流程。
掌握朱批大权的司礼监,不仅能和内阁分庭抗礼,甚至还隐隐凌驾于内阁之上。但在皇权日炽的明朝,宦官再怎么坐大,也始终只是皇权的一条狗,崇祯上位之初,就能随意处置大权在握的魏忠贤即是明证。

太监的作用 在明朝达到最大化

小结

作为古代全世界最为成功的专制皇权帝国,庞大的中央帝国的历史,就是一部“精彩绝伦”的权术史和厚黑史。通过不断的“分权制衡”,皇帝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皇权也最终获取了至高无上的超然地位。
讽刺的是,当人类社会出现君主或相应政权时,或许类似的权力制衡原则就已经产生。这是在权力斗争中如影随附的寄生物,也是权术手段的必然结果。慢慢的,这样的帝王权术被逐渐固定了下来,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惯例或章程。


榨干民力:秦制帝国也会遭商鞅思想反噬

重振皇权:隋代政治实践的目的与后果

国师梦破碎:那些被皇权征服的秦汉思想家

天子与凡人:平民视角下的东西方皇权制度差异

历史冷新泡
看历史 知大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