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瘤 含脂转移瘤(肾癌、肝细胞癌)/皮质癌/嗜铬细胞瘤 需注意肾上腺外含脂的恶性肿瘤;T2信号强度增加和不均质性提示肾细胞癌转移而不是腺瘤
髓样脂肪瘤 腺瘤/皮质癌髓样脂肪变性、肾上腺外含脂肿物(脂肪肉瘤、肾细胞癌) 皮质醇增多症、肿块肉眼脂肪<50%,提示腺瘤;肾上腺外病变需明确其起源
嗜铬细胞瘤(最常见)
转移瘤
肾上腺皮质癌
髓样脂肪瘤
腺瘤
对潜在肿物使用双能CT或MRI来识别
6-12周内行后续影像学检查评估出血后肿块
肾上腺肿块通常不会出现出血
肾上腺肿块的增长率
腺瘤、髓样脂肪瘤、囊肿或假性囊肿
腺瘤可每年增大3mm
转移瘤、皮质癌、嗜铬细胞瘤
髓样脂肪瘤(在先天性肾上腺增生和药物不坚持服用的情况下)
恶性肿瘤每年平均生长5mm或更多
快速生长可导致急性出血或由急性出血引起
肾上腺肿块并坏死/囊变
囊肿:行肾上腺CT/MRI来评估增强情况
转移瘤:如果存在肾上腺外恶性肿瘤、肾上腺肿块为新发或快速生长、多发性肾上腺肿块、有其他转移,上述情况下应考虑
嗜铬细胞瘤(最常见):对<4cm伴有囊性和/或坏死及明显强化的肾上腺肿块进行生化评估,即使绝对廓清率≥60%,因为这些特征在嗜铬细胞瘤中很常见;寻找有一定厚度的环形强化软组织以区分囊肿和坏死囊变
皮质癌
肾上腺肿瘤诊断关键点
腺瘤:
肾上腺结节,CT平扫均匀低密度 (≤10 HU),化学位移MR图像可见脂质成分 肾上腺廓清率CT表现不应成为诊断乏脂腺瘤的独立特征,同时应考虑肿瘤大小、不均质性和临床,以避免误诊; 肾上腺廓清率CT表现对于鉴别腺瘤和转移瘤(已知非富血供原发性恶性肿瘤)更加有利; 反相位肾上腺肿块内信号均匀丢失提示富脂腺瘤(有或无恶性肿瘤病史),然而当肾上腺外恶性肿瘤含脂,肿瘤不均质可能提示碰撞瘤时需注意,在这些情况下应随诊观察; 虽然肿块>4厘米也可能是腺瘤,但因为恶性的发生率较高而通常选择切除。
CT平扫密度很少<20 HU,大小通常>4cm,密度不均; 绝对廓清率<60%,偶尔可能超过60%。
内皮囊肿和假性囊肿构成了肾上腺囊性病变的大部分; 肾上腺囊肿可能与腺瘤混淆,因为平扫密度≤10HU,还可能与大部分囊变坏死的嗜铬细胞瘤相混淆,而囊肿增强扫描无强化; 不建议对肾上腺囊肿进行随访。
肾上腺肿块内出现囊变和/或坏死时需考虑到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很少会出现肿瘤实性部分平扫密度≤10HU 绝对廓清率>60%的肾上腺肿块可能提示嗜铬细胞瘤,特别是有其他影像学或临床特征提示为富血供肿瘤并儿茶酚胺过量;当肾上腺肿块表现出囊变和/或坏死时推荐生化检查,或者静脉期密度≥130HU,即使其绝对廓清率百分比>60%; 生化评估或分子成像可能有助于区分嗜铬细胞瘤和皮质癌,这些肿瘤可能具有重叠的影像特征。
当脂肪占肿块的大部分时,可通过影像确诊为髓样脂肪瘤; 肾上腺肿块中肉眼可见脂肪比例较小时,应怀疑有肾上腺腺瘤内髓样脂肪变性(或碰撞瘤)的可能;由于腺瘤可能是功能性的,因此应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
区分皮质癌和肾上腺转移是有必要的,因为前者需行手术切除,而转移需通过全身治疗; 含有镜下脂肪的肾上腺外恶性肿瘤的转移瘤可能含脂质并呈类似腺瘤的反相位表现;诊断线索包括存在或有含脂原发性恶性肿瘤的病史、肾上腺肿块为新发、多发、其他部位转移、FDG PET/CT上高代谢。
肾上腺增生和肾上腺淋巴瘤可能很难区分,因为两者都可能表现为弥漫性双侧肾上腺肿大或多灶性肾上腺结节,存在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更提示淋巴瘤
外周不连续的明显结节样强化并逐渐向心性充填提示肾上腺血管瘤,可选择随诊观察而非手术; 肾上腺肿块轻度进行性强化提示节细胞神经瘤。
↓ 补充内容(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