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薅羊毛”的我,发现自己才是被“薅”的那个人

文化   2024-12-31 12:11   北京  

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投至:

zhuangao2@lifeweek.com.cn

文 | 读者:小在

看着眼前小小一瓶的花生油,我无法不产生被骗的感觉——每天在购物软件勤勤恳恳地打卡,逐个完成看广告、分享链接到小群等任务,如此重复几个月,无论是吃饭还是如厕、排队抑或休息,我都会为这片虚拟的“鱼塘”留出一定的时间和注意力,得来的“犒赏”居然只有一瓶手掌大的、不知名品牌食用油,顶多就够用三天。没人会算不清这道答案写在题面上的算术题:我又一次乐此不疲地做了个赔本买卖。

为什么说是“又一次”呢?爱贪小便宜是我刻在肌肉记忆中的习惯,像好评返现、拼多多“砍一刀”、双十一组队比拼、集满几十个赞就能打折之类的活动,不论需不需要,我一概参加,“能省则省、应薅尽薅”,这是我不见得多么理智、但总能让自己感觉良好的消费观。

《当我飞奔向你》剧照
我喜欢“薅羊毛”,也就是在规则之内想办法获得一些小利益,俗称“占便宜”。在四处“薅羊毛”的过程中,我化身为一个精心钻研学问的专家,毫不厌倦地计算最实惠的凑满减方案,寻找规则的漏洞,了解其他“羊毛党”的反馈,只为在令人们每时每刻都在花钱的消费社会之中,赢回那么点我想要的,物超所值的、“赚到了”的感觉。

八年前,我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台智能手机,网络世界向我敞开了大门,生财之道由此而生,我的“薅羊毛”历史也从此而起。我开始在一些网络平台做任务,比如按照要求下载、安装某个app,实名注册以后就可以获得一定的佣金。任务有难易之分,安装软件只能得到几毛钱的辛苦费,如果上传了个人信息、绑定了银行卡,就可以收到几元的“巨款”。
当时正在读高中的我,一眼就被这如今看来明显不值得的蝇头小利所诱惑——只要动动手指、花点时间和流量,积少成多,多的时候一天就能赚二三十块钱,天下哪有比这更简单的活计?我对保护隐私的重要性全然不知,满心欢喜地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和身份证号以两元钱一次的价格给“出卖”了。后来的某一天,可能是因为手机越变越卡,也可能是动辄数个小时的投入使学业繁忙的我分身乏术,我停下了“薅羊毛”的脚步。

人最擅长的事就是重蹈覆辙。上大学后,网络更加深度地参与到我的生活中,我开始通过网络购买各类生活用品、衣帽鞋袜和零食饮品,购买次数多了以后,“羊毛”的踪迹也随之浮现。我随朋友加入了一个“羊毛群”,群主每天会更新最新的优惠信息,分享的都是由于商家操作失误而造成漏洞的低价商品链接(后来我才知道钻这类空子属于不正当得利,有违法风险),或者是号称可以“零元购”的福利商品,满足一定的条件以后,就能够免费领取。

《二十不惑》剧照
一开始,我确实尝到了一些由信息差带来的甜头,比如几块钱买到的吹风机、付个6元邮费就能获得的洗衣液,老实说,省钱的快感比拥有那件物品带来的满足更令人兴奋。朋友比我技高一筹,他以极低的价格买到官方旗舰店的名牌鞋,这让我眼红了好久,以至于我从此不愿意再以正价购买商品,一心想着去“薅”一份,如若不能,我便按兵不动,直到打折促销的渠道再次出现为止。
我守株待兔数月,蹲守在群中等待最新的消息,总算是盼来了好机会,最终以不到四折的价格购入一双我心仪已久的鞋子,不过优惠价格只限于特定的颜色与尺码,所以喜欢白色、鞋码36的我,南辕北辙地买到一双黑色的、35.5码的鞋。仅仅0.5码的差距为我带来几百元的让利,同时也带给我与拥有双腿后的小美人鱼一样的,走几步路便会痛得锥心刺骨的感受。每天脱下鞋,我的脚后跟都是一片血肉模糊的惨状。

这真的值得吗?我没来得及追问自己,因为我忙着在其他事上赚回我在鞋子中亏掉的钱——为了“薅”一次免费的洗剪吹而去给理发店当发模,然后喜提一个让我抬不起头来的丑发型;为了“薅”几十元的微薄工资,浪费一整天的时间坐在会场中充人头,不能说话、玩手机,生生地看着最珍贵的时间流走;为了在“拉新”挑战中获得一百元的奖励,花了超过一百的辛苦费去弥补因此消耗的人情;为了在“双十一”活动中享有更高的折扣,在期末复习期间不眠不休地组队、花钱找人点赞,好不容易凑出几十块折扣红包,然后发现自己并没有什么想买的东西……我频繁地掉进同一个陷阱之中,像一个迷路的人。

“薅”来的吹风机没几天就坏了,累积上买鞋的失败,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我“薅羊毛”的热情。然而可怕的是,这份仿佛本能一般的热情过不了多久就会卷土重来,反复如斯。我会因为错过了好评返现的截止时间而懊悔不已,甚至一整天都闷闷不乐,做一个不太恰当的换算,我一整天的心情等价于通过好评“薅”来的五块钱。我会在购买生活必需品时犹豫不决,站在超市货架前打开淘宝比价,明明宿舍的纸巾已经用完,还是咬咬牙选择上网购买更便宜的,最好是能找到零元购的福利款。我会如商家们所期待的那样,把每一个购物节过出一个月的长度,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来计算最佳购买方案,蹲在直播间抢红包,在后台输入推广博主的暗号换优惠券,最后再为花的钱比别人多了几十而怄气好多天。这当然是本末倒置,我知道,却无法从中脱身。

《昨日的美食》剧照
消费心理学早已把道理告诉我们,很多时候,人们花钱购买的并不是“便宜”本身,而是一种“占便宜”的感觉。举个例子,买价格为50元的东西是“便宜”,而购买本来要100元,最后却只卖50元的东西才是“占便宜”。明明花的钱是一样的,但后者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心理满足感,这就是“占便宜”心理在作祟,也就是人们为自己争取利益和好处的心理倾向。
《营销心理战》一书表明,在人们的观念中,能够省下来的利益,也就是额外得到的惊喜与奖赏。便宜只是商品价格的一种衡量方式,占便宜才会让人们感到有额外收获,才会获得快感。这确切地指出了我总是掉进“薅羊毛”陷阱的原因——我想让我的钱花得比原本更加值得。

意识到自己必须停下来,是在我发现“薅羊毛”的真相的那一刻。我获得一定的好处了吗?确实有点,但也就仅限于微不足道的一点点。而为了这么一点的甘甜,我咽下了无数的苦,被迫看了一页又一页的广告,使生命三十秒、六十秒地燃烧在令人眼花的页面,并且不时在广告的诱惑下购买了一些我并不需要的低价商品。我付出了难以计数的时间,那是我本可以用来学习、观影或者发呆的,不可多得的瞬息。我变得焦躁,永远想要永无止境的、更加优惠的下一个。我贡献了平台的日活,为它们拉来真实的新用户,并一再消耗了我的人际关系——“你这辈子可曾为一个人下载过拼夕夕?”,难以想象一向社恐的我,曾经竟会这样去问不怎么联络的远亲,为了一点点我根本不需要的利益带来的,上瘾般的爽感。痛定思痛,不难发现,总是想要“薅羊毛”的我,其实才是被“薅”的那个人。

有不少人和我一样,深受“薅羊毛”所害。一个立志要戒掉“薅羊毛”行为的小红书博主总结道:“薅羊毛的坏处有:浪费时间和精力、会把人变得斤斤计较、错过优惠开始懊悔内耗、买优惠的东西而不是自己喜欢的东西、最后把生活变得一团糟。”我深以为然,并且下决心不再参与这场消耗身心且回报寥寥的游戏。最近我想买一台显示器,要是从前,我一定会憋到明年“618”,再不厌其烦地重复做攻略、多平台比价、无所不用其极地找空子钻的整个流程,然后为自己的“战绩”感到沾沾自喜,并且见不得任何一个人以比我更低的价格购入它。而这一次,我只是简单地比了比两大电商平台的价格和服务,在一个不被定义为购物节的、平凡的工作日买下它,从开始有购买的想法到最终选品、付款下单,两者间隔的时间不超过一小时。钱或许会比特定的日子多花一些,然而,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凪的新生活》剧照
“薅羊毛”心理是想用尽可能少的钱买到更“值得”的商品,现在的我终于能从钱匣子中抬起头来,转头去走一条与之逻辑相似、却大相径庭的路:我要用同样的时间,去做更值得的事。毕竟,只有当我不再斤斤计较于每分钱的流失,我才能够享受每分每秒的快乐。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初初 / 审核:小风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 

征稿要求



本刊对投稿的真实性有严格要求,个人故事必须为本人亲身经历,真实可靠,保证作品中不存在任何虚构内容。对于文章内容,作者应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图片、视频均可),且愿意接受核实(如职场类话题中将被核实本人真实职业信息、行业、公司等)。稿件需能打动人心,或者具有现实意义,逻辑严密,文笔流畅,以第一人称叙事,字数不低于5000字。

征稿长期有效,投稿发邮件至「zhuangao2@lifeweek.com.cn」,将投稿与【作者投稿原创承诺书】一同上传至附件,并在邮件主题标注【标题+字数】

详细征稿要求请点击👉【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长期征稿


稿件示例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