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兼程三十载
阔步前行帆正满
30年前
大学招收首位博士后
一路走来,步步实干
紧紧围绕
“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目标
提领新站位
务实新举措
创造新佳绩
30年后
大学已培养出800余名博士后
投身国防科技创新
和军事医学发展
为强军事业提供坚实支撑
提高思想认识。将博士后纳入大学引进科技创新人才管理体系,高度重视队伍建设,积极营造优质、高效、一流的工作环境,努力形成尊重博士后、招引博士后、成就博士后的浓厚氛围。
健全组织机构。成立大学博士后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博士后工作推进会。健全大学和各培养单位博士后专家学术委员会,充分发挥两级专家学术委员会在政策制定、考核评估、进站遴选、出站评定中的指导和把关作用。
优化顶层设计。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博士后工作的意见》,明确5个方面22条具体措施;修订《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区分16个章节进行全面规范;制(修)订联合培养、连续培养、国际交流培养协议书。
广泛开展宣传。在大学官网主页单设博士后招收板块,每年初制定博士后招收计划,多措并举扩大博士后招收规模。近年来,博士后呈逐年增长趋势,2024年已招收入站博士后160余名,创历年之最。
拓展招收渠道。着眼培养高水平创新型、复合型临床医学拔尖人才,试行招收临床型博士后。持续推进博士、博士后连续培养,择优遴选在读博士研究生签订毕业后进站协议。先后与4家军地单位签订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合作协议。
提高薪资待遇。用好用足各类资助经费和成本经费,分类构建校直和各医疗机构基础工资体系,保持同类单位比较优势。优化绩效工资分类,调整论文绩效发放标准,增设课题绩效发放类别,鼓励博士后产出高水平创新性成果。
加强宏观调控。适当放宽招收超龄超毕业年限人员、本单位人员、同站同学科人员比例。申请进入军事学、临床医学领域流动站,或者在国(境)外取得博士学位人员,进站年龄放宽至40周岁。
强化政治引领。将博士后组织关系及时转入培养单位,全面加强博士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教育引导博士后矢志爱国奋斗、潜心科学研究、勇于创新创造,注重从符合条件的博士后中发展党员。
严格考核评定。全面加强入站考核、开题论证、年度考核、出站考核等关键环节质量控制,全面推行年度考核结果与基础薪酬发放挂钩制度,限定年度考核结果优秀比例不超过30%,良好比例不超过60%。
加大项目资助。积极申报军地各类博士后资助项目,近三年累计获批140余项、经费3000余万元,20人荣获国家和重庆市“博新计划”,位居全军和重庆市高校前列。2024年大学博士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突破20项,首次获批博士后海外引才专项。
优化住房保障。大学为符合规定条件的在站博士后提供1套博士后公寓,按标准配齐家具电器。今年以来,累计投入700余万元全面改善博士后公寓住房条件。博士后公寓满员无法入住的,按月发放租房补助费。
改进职称评审。进站博士后可直接认定中级职称。博士后期满出站到艰苦边远地区专业技术岗位实际工作(含代职)满1年且表现突出的,可直接认定副高级职称。地方博士后期满出站前,可按重庆市有关规定申报认定副高级职称。
支持出站留校。地方博士后期满出站符合规定条件的,可特招入伍或者直接引进为文职人员。军人博士后在站期间表现突出的,优先推荐选调来校工作。近三年,20名地方博士后出站留校,持续夯实大学青年人才队伍。
下一步
研究生院将持续
创新博士后支持机制
为博士后队伍
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
为建成世界一流军医大学
奠定坚实人才基础
(供稿:研究生院)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