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怀孕记 | 成为妈妈的那天(顺产篇)

企业   2024-08-18 15:55   芬兰  


怀孕这件事是妈妈为主导,所以我给老婆说这篇文章和视频应该由她来做。
说实话,生子之痛,是我无法想象的程度,看着她每次阵痛,我也只能守在旁边打打下手,干着急。
对于分娩她更有体会,所以视频和文章是以妈妈的角度来阐述的。




大家好,我是Minttu妈妈,30+生头胎。
生过娃的朋友们,都跟我说过这样一句话:有娃后会很累,但也很幸福。
没有经历过,当时觉得好空洞。
直到软乎乎的她躺在我怀里,这句话才有了具象化。

虽然抱着小家伙会腰酸背痛,但她的每个小小举动,都会让我感受到幸福。
她在睡梦中咯吱咯吱的笑出了声响,我会不自觉地嘴角上扬。
月子里她摇摇晃晃的抬起了头,我为此高兴了好一阵子。
还有她的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吃小手、第一次眼睛跟着我的身影转动...都足以将我的疲惫一扫而空。
原来成为母亲后,快乐来得如此简单。

*睡梦中笑呵呵

而无数个治愈我的瞬间,
早已让我忘记了生育的痛和苦。
经历了疼得全身颤抖说不出一个字...
后期开指太快,差点没打上无痛...
上无痛的时候,我几乎晕过去...
宝宝胎心突然下降..
现在仔细回想生娃的情景,
其实是一场痛苦但幸福的旅程。

而对我来说,顺产对身体的考验,远远比不上对心理的考验。
倒数预产期的日子,任何的风吹草动,都能让人心情大起大落。
芬兰助产士给我用了各种止痛方式,虽然有些作用,但支撑我走完的还是信念和希望。

直到小小的她躺在我的胸前,
这场怀胎十月的旅程,
才算真正走完了。


1
怦然心动的等待着
宝宝的到来

我想,在难熬的字典里,
一定有“等待”二字。
37周足月后,就在期待着瓜熟蒂落的一天。
凯格尔运动、步行一万+,每天都雷打不动的在做。

38周,突然有天见红了,晚上肚子一阵阵发紧发硬,我赶紧给医院打电话。
结果助产士说,有大量出水,或者宫缩规律的阵痛,再打给他们。

38+5早上,老公突然一本正经地跟我说:感觉嘟嘟妹明天可能就要出来了。
我问为什么,他说就有一种直觉,脑海里突然闪过这个念头。
说完就从冰箱拿出菜来,做了盘我爱吃的青椒煎牛排,说吃饱喝足了有力气。
结果当天下午,我们在外面散步,突然就一阵隐隐的大姨妈痛。

当晚11点,疼痛感明显有规律了。
虽然能忍受,但频率高,根本没办法睡觉。我躺在沙发上,消磨着那10分钟一次的阵痛。
再次打给医院,助产士让我继续在家观察,可以吃止痛片和洗热水澡来缓解
家里没有止痛药,硬着头皮去冲了个热水澡。(后来去了医院才知道,冲澡要一直冲冲冲才有效果)。

半夜3点,痛感加强了。计时、数数、深呼吸...不管三七二十一,把网上学到的招数全用上,啥效果都没有了。
又打电话,助产士说:在家继续观察,三五分钟宫缩一次,痛感无法忍受的程度再去医院。
我说我已经无法忍受了。
她说那你来医院检查下吧,但是如果还没怎么开指的话,还是需要回家,因为一般头胎,开指会比较慢。

是的,这就是芬兰公立医院,本着不浪费医疗资源的准则。
老公提前给我打预防针说过,他之前有朋友生孩子,医院检查了说开指慢,又“请”他们回去了,而且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国人都遇到过这种情况...

到了医院门口,每走一小段路,阵痛就要光顾一次,我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做:寸步难行!
最后老公直接借了个轮椅,把我推进了医院。


进到观察室,映入眼里的是一张床、一张小沙发、一个浴室,还有各种检测的机器。
检查胎心,一切正常。
我当时想,按这痛感,怎么也开三指了吧。
结果助产士一内检:1指。
我顿时感到有点惶恐,心想天呐,我的疼痛耐受度也太太太渣了吧!一想到要开到10指,真不知道能不能挺得住。
助产士给了我一颗止痛药,让我回家继续冲澡,说要冲1小时以上。

止痛片,感觉就是芬兰公立医院的“神药”,想起几年前发生的小插曲。
我第一次用Scooter电动滑板车,结果一骑上去就摔了个头朝地,脑袋撞得生疼。
怕有脑充血,我们赶紧去了公立医院。医院窗口的护士不紧不慢地问了我2个问题:“你看我的手,这是几?”、“你老公叫什么名字?”。见我脑回路清晰,就给了我2颗止痛药和一份头痛指南,让我回去自行观察。
我摸着头上肿着的大包,忍痛回家,幸好后来头痛渐渐好了。
我不是个例,听好几个朋友也说过,去医院不管是什么病,先给止痛药,只要不是明显的伤口或症状,是不会立即住院检查。
对于公立医院的做法,人们有各自的看法。有些病靠自身硬抗,确实难熬。但反过来看,不轻易给猛药吃和五花八门的机器检查,靠自身免疫抗体,对身体少了些副作用。


吃完止痛药,我就去休息区椅子上坐着,想等着有药效后再回家。
结果等了半小时,宫缩越来越快,痛感只增不减。站起来更受不了,痛得我直冒冷汗。
当时我有一种特别强烈的直觉:我是万万不能离开医院,不然可能会生在路上!

刚给我内检的助产士看见我,问我怎么样。
我痛得说不出一个字。
老公在一旁跟她说了我的情况。
她说去给我们安排个产房,再检查一下。
我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在芬兰分娩,医院的准则是:宫缩不规律或不持久,就在家观察。持续五分钟1次宫缩,立即给医院打电话预约。
据我的经验来说,心里有疑惑的,别憋在心里着急,直接打电话咨询,他们都挺有耐心的,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和解答。


2
   顺产前奏:
骨开十指


我从产检到生娃,医生从来没有跟我提过剖腹产。
我们的朋友,在芬兰生娃,也全都是顺产。
在芬兰人的概念里,似乎都是首选顺产,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剖腹产。

进入产房,助产士Meri给了我一张止痛清单,让我先了解下各自的优势缺点,建议我循序渐进,而打无痛需要开到4指半。
我之前有上医院的网课,了解过止痛,所以让她直接帮忙选。

以下是芬兰的止痛方式


她建议我先淋浴1小时。
进到浴室就发现一个靠背椅,坐上面打开水龙头,渴望着让热热的温度带走我的疼痛。
没想到还真有点效,已经是能通过深呼吸来忍受的程度了
就这样淋了1小时,效果在减弱,痛感又变得强烈了起来。
助产士检查,开2指半。

Meri给了我一个Tens机器。
宫缩来的时候按一下,酥酥麻麻的,效果还不错,真是救了我的老命!


后来,她问我是否需要吃点喝点。
因为熬了通宵又没吃饭,她想让我进食补充点体力。
我痛得说不出话,根本没心思和精力进食。
正在这时,突然羊水破了。
Meri又赶紧检查,开了3指。
为了避免羊水感染,安排给我吊水。
结果我手上的血管很细,她扎了好几下都没扎上。
来来回回换了3个人,才给我硬扎进去。
最后手臂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
每次扎针的时候,助产士都贴心提醒说:会有点痛哦。
等一阵宫缩结束后,我说:那点痛比起宫缩来说,简直就是毛毛雨,随便扎吧!
我已经痛得麻木了。


渐渐地我发现身体不受控制了,在床上蜷缩成一团,止不住地颤抖。
Meri给我换了另一种缓解方式——吸笑气。
这跟Tens机器效果差不多,宫缩来临疯狂的吸吸吸,越来越有push的冲动。
我跟Meri说,我感觉有颗圆圆的头想要窜出来,有点想上厕所的感觉。
然后给我再次内检,短短半小时,从3指飙到了7指半。
她马上叫来医生给我打无痛,准备生。

那么长的无痛针,扎在我背上,我毫无感觉,已经麻木得相当彻底!
后来老公说,当时上无痛,看着胎心监测瞬间下降到很低,有十几秒几乎听不到宝宝心跳,看到Meri在那里不停地找胎位,又看着我像是晕了一样没了反应,吓得他后背全部被冷汗打湿,脑袋都懵了。
而我就听见Meri在不停地叫我的名字,问我感觉怎么样。
我当时好想睡觉,昏昏沉沉的想说但一个字都说不出口。
后来猛地惊醒,睁开眼,瞬间眼前一亮。就在那一刻,我突然能看清助产士长啥样了,也能回答她的问题了。
而且惊喜的是,完全感觉不到宫缩疼了!!!
脑海里闪现出那句经典台词:无痛,人类之光!



3
见面的那天
幸福100分

最后阶段,开始冲刺。
Meri让我有便意的时候,可以用力了。
在生的过程中,助产士拿来了剪刀,说待会如果宝宝出不来的话可能会侧切,但是会尽最大的努力不侧切。
第一次用力,Meri说:“非常棒,你做得很好”。
第二次用力,她说:“加油,我看到宝宝的黑发了,头发好多”。
第三次用力,她又说:“好厉害,宝宝的头要出来了,再来一次,你肯定可以的”...
老公也兴奋地说:快了快了,真厉害!
就这样在他们的鼓励下,20分钟的push,宝宝顺利出来了!


头晚11点开始规律宫缩,第二天下午3点宝宝出生。
不得不说,助产士和家人的陪伴,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动力。
他们不断地鼓励我,不慌不忙的指导我,耐心的安慰我...
没有电视剧里的满头大汗,也没有网络视频里的撕心裂肺,我反而觉得最后用力的阶段很轻松。加上无痛在发挥作用,一点痛感都没有。
最后看到一个沾着血迹的宝宝躺在我怀里,那一刻的她小小的也不漂亮,但我却被她萌化了心。
看一眼便觉得,怀胎十月一朝分娩的痛,值得!

Meri让老公剪了脐带,接着按我的肚子,让我push,胎盘一滑就出来了。
我看见了胎盘和脐带连接在一起,难以置信,竟然是从我肚子里出来的。
虽然没有侧切,但还是有撕裂。
Meri开始给我缝针,我感觉针线在来来回回的穿梭,自己已经麻木得像一块布一样。好在打了一针无痛,没有任何痛感。

后来老公说Meri真的很不错。
有几次宝宝头快出来了,但我吸气后又进去了,看着宝宝好像因为缺氧皮肤都紫了点。
Meri果断用注射器针头在下面穿刺了一下,有个肿胀部位的淤血被放出来,空间大了些,宝宝才顺利出来。
如果不这样的话,可能还要耽搁很久,而且结果难以想象。


临走时,我们对Meri连说了好多感谢,她从早上一直陪到下午。老公当面对她说,他永远会记得她的名字。



4
住进家庭房后
我发现了北欧奶爸多的原因



不止是她,医院的工作人员也很有耐心。
作为新手爸妈,我们连最基本的换尿布、包被单都不会(虽然已经跟着教学视频脑补了很多次)...

转移到家庭房后,每次我们按床头铃,就会有护士来帮助我们。
“宝宝的大便黑色正常吗?”“宝宝吐奶了怎么办?”
每个人都会给我们耐心讲解。
甚至还主动教我们一些技巧:如何给宝宝拍嗝、如何开奶、哺乳姿势、如何清洗宝宝的眼睛、肚脐眼等。

老公说,他终于找到了
芬兰奶爸多的的根源
因为这些助产士护士首先教的是他!

记得宝宝刚出来,Meri就把他拉到一边,教他给孩子洗羊水和血迹,又手把手教他包小被子。
在家庭房也是,我听到护士对他说:妈妈需要多休息,我们可以先学习了,再和妈妈分享。
以至于每次要给宝宝洗屁屁,看着她小小的、软绵绵、滑溜溜的,我都不敢动。因为护士教的不是擦拭,是直接抱去水龙头下面冲,不管是尿还是臭臭...
倒是老公经过两天速成班,做起来游刃有余,直接一只手就把宝宝抱得稳稳当当。
出院后,做什么我还得先请教他。
他还很自豪地说:他是学院派正规军,而我是无头苍蝇...


*几分钟就能把娃哄睡,这傲娇的背影...


我感觉家庭房就像月子中心,每个房间都是独立的。
(据说赫尔辛基医院的家庭房,会遇到两家人共用的情况,因为人口密度大,出生率高)。

在芬兰生娃,准备待产包很简单,
最主要是带证件、一套宝宝衣服、婴儿提篮就可以了。
因为必需品,家庭房都有。2个床铺、宝宝的小床、尿台、纸尿片、包单、棉签、隔尿垫、湿纸巾、干纸巾、卫生巾、夜安裤、孕妈的衣服... 


如果没有及时开奶成功,还提供宝宝的母乳,据说是别的妈妈捐赠的。


在产房生完后的第一餐,除了土豆胡萝卜汤和燕麦粥是热的,其他全是冷冰冰的果汁、酸奶、牛奶、橘子,还有硬面包片...


还好我们提前准备的待产包,最多的就是食物,算是有备而来,还带了加热水杯。想着还是按自己的传统来,少吃生冷食物。


在家庭房,每天会安排伙食,都是一些燕麦片、土豆泥、三文鱼汤、蔬菜饼、肉丸等简餐。 我整个孕期都吃得清淡,倒是习惯。

*在家庭房的简餐,妈妈的餐食会有一张纸条标注名字,爸爸取没有名字的就可以。

*家庭房门口有小厨房,有果汁、牛奶、咖啡、茶、面包片、冰箱、微波炉等。


住在家庭房,每天都有护士来给宝宝查体温、黄疸、查足底血等。
嘟嘟妹一点也不哭,检查了几次,确认没有黄疸。
最后,安排了儿科医生给宝宝做全身检查。
一切正常后,我们第三天下午就出院了。

*每天都有人来检查


生完后,我想起一句话:万事开头难。
就我个人的感受,前面开指太艰难。
而上无痛后到生完,反而轻松些。

生娃前我常会胡思乱想,想我会不会痛得抓狂,想会不会顺转剖,大出血、羊水栓塞这些闻风丧胆的词在我的脑海里都曾出现过。
而且现在大数据真的很可怕,看得越多这种案例,越会给我推送各种稀奇古怪。

现在想想,
很多事情,提前焦虑往往比经历更可怕。
胡思乱想,会把人拉进恐惧的漩涡

现实,只会让人越来越勇敢。
当时在疼的无法忍受的时候,我就在想,宝宝在肚子里也很努力,她要经过一条很黑暗的路,要被这条狭窄的路夹得很痛苦,她比我更勇敢。

我以为宝宝会是我的软肋,
但在生产的那一刻,
是她给了我勇气,为我披上了铠甲。


这次生娃有很多令人难忘的瞬间,只不过在紧张、兴奋和疲惫的状态下,都没有仔细地记录下来,唯有通过文字来逐一体会。
总的来说,我觉得是一场痛苦但幸福的旅程。希望通过我的故事,能够给孕妈们鼓劲,不用提前焦虑,当宝宝来临的时候,他/她会让我们变得勇敢!

⮘关注小芬哥

分享北欧生活

你的每个赞、在看、分享,我都喜欢!

小芬哥
坐标北欧芬兰,分享我们一家的生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