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一天,音乐列表随机播放了一首熟悉的老歌:《米兰的小铁匠》小小愿望就快实现了 他在笑
讲述米兰有个小铁匠,为了买到心爱的吉他,不得不努力打马蹄铁的故事。前奏是一段低沉悠扬的管弦乐,配合米兰大教堂的高耸尖塔,灰色调的天空,渲染出了破晓前的神秘与肃穆。接着是一段吉他和架子鼓,完美卡点有轨电车疾驰而过的画面。在欧洲,轨道列车很普遍。有些观光列车,还会发出一种清脆的叮当声,跟木吉他的声音很接近随着曲调活泼起来,主人公小铁匠坐在角落里,缓缓抬起头,看着远处。或许是为眼前的生计疲于奔命,也可能是对未来的梦想充满希望。前半段节奏轻快,通过第三人称视角,表达出小铁匠的音乐梦想。而且场景在小铁匠和杰伦之间来回切换,让人有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如果我把这两张图片放在一起,大家就明白,时空交错是什么感觉了。杰伦的很多歌都是在写自己和家人、身边的事。
比如《听妈妈的话》。
在采访中,他也曾深情地表达过这就是为母亲而创作的。他小时候就已经崭露出非凡的音乐天赋,母亲节衣缩食,咬紧牙关给他买来昂贵的钢琴供他练习,并且不断鼓励和陪伴,才有了今天在音乐上的成就。所以,米兰的小铁匠,可能也是杰伦小时候的一个缩影。
当然这些只是我个人的理解,有可能当时杰伦拍MV也没考虑那么多...
我把这首歌循环了一周,老婆还很诧异地问我,不打游戏不看电影,光盯着屏幕干什么。
我说我在看歌词。
她说歌词有什么好看的,难道你还有什么音乐梦吗?
本来我以前一直认为我浑身都是音乐细胞,又爱看断眉哥Charlie Puth怎么制作旋律。甚至还买了一些音乐制作的MIDI键盘和声卡等东西,想要大展身手。从那之后,我就不是什么有音乐梦想的小铁匠了...直接劝退。像杰伦《米兰的小铁匠》的副歌段(他真的真的想知道)。经典的周式人声二重唱,相当于这么小一段歌词居然要写两段旋律。虽然实现不了音乐梦想,但是我给老婆指了下MV,杰伦背靠米兰大教堂柱子的经典桥段。我说,我们去意大利吧,我想拍这个造型的。去之前,我还把杰伦靠柱子的动作演练了几遍,力求自然一致。
虽然现在脸和肚子发福了,但是身材偏瘦,略微驼背,跟杰伦MV的体型神态还比较接近。只是浅浅地模仿了一下,因为时间有限,视频内容也只是表达了从芬兰到意大利的过程,然后搭配了一些跟歌词相应的画面。前30秒是在赫尔辛基白教堂拍摄,来芬兰的朋友们一定记得打卡哦。希腊廊柱支撑,乳白色教堂主体,淡绿色青铜圆顶十分醒目,属于新古典主义风格而米兰大教堂,则是经典的哥特式建筑,高耸冷峻的尖塔屋顶,外部墙面和扶壁都雕刻有精致的大理石圣像,垂直向上,整体有一种要顶破天际的威严感。我看网上,有些人总说文山的那句歌词“巴洛克建筑的街道旁”,描写米兰大教堂这种哥特风是错的。因为巴洛克风格相比哥特系偏柔,以凹凸、曲面、椭圆拱门为标志。其实,米兰大教堂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外部和内部装饰是有融合的。特别是内部装饰的巴洛克风,极尽华丽精美。在十七世纪巴洛克风盛行的时候,人们也把它称为“新哥特式”。而且米兰大教堂的修葺经多人之手,它的风格有哥特、新古典、巴洛克式等不同元素。另外,文山不一定就写的是米兰大教堂,旁边还有这么多老建筑呢...去之前,跑遍了商场想买杰伦这短袖,但是芬兰已经是寒冬了,根本没这种小碎花带领的衣服。老婆还取笑我,平常叫你去逛街买衣服就没有耐心,现在居然能逛一整天!最后,就把我平常穿的睡衣拿出来将就一下,至少它还有点纹路和印花。杰伦对不起,这事儿真不怪我,在北欧这种黑白灰世界里面找格子印花,有点难搞...好笑的是,因为这次视频画面故意调得比较暗,我妈问我:说我都三十几岁的人了,怎么还留以前那个杀马特发型...我妈之所以看错,是因为我年轻的时候,就跟杰伦的调调很像,她喊我“小周杰伦”。因为游客太多,找不好合适的角度,就浅浅模仿了几张。杰伦是个欧洲控,MV的取景地还有巴黎、伦敦、布拉格...20年过去了,小铁匠说不定已经成为一名怀揣吉他,吟游四方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