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产后记 | 当妈后,我变了
企业
2024-10-15 16:25
芬兰
我们的怀孕三部曲《孕期》《分娩》《产后》,终于写到了最后一篇。这期间经历了好多事情,跌宕起伏,简直比游戏通关还精彩。队友说,自从我当妈后,整个人都变了,一路过关斩将,强得可怕😂孕期在网上看过一位妈妈抱怨:真是受够了母乳喂养,比怀孕和生娃还痛苦。没想到,正当我身临其境时,这脸打得比过年的鞭炮声还响。顺产已经把整个人都掏空了,还要一边手忙脚乱的带宝宝,一边尽量多亲喂。时刻沉睡的宝宝,遇上身心俱疲的新手妈,开奶一直不成功。宝宝一醒就要吃,奶又不能及时对上嘴,那一刻感觉就像小时候看的科技频道,电视里空中加油机要给飞机加油,那根加油管在空中不停飘荡,始终连接不到油箱的……着急感。就芬兰这个二十多度的夏天,每次喂奶,都能喂得汗流浃背。老公给我取了个外号:"假奶量"。然后说,混合喂养挺好的,这里的奶粉安全让人放心,还能补充到母乳没有的其他营养。后来还预约了Neuvola的母乳VIP指导,就如何增加奶量,跟护士来了一次深入交流。每天用吸奶器至少3次(每次吸10分钟,休息5分钟,吸10分钟,休5分钟,再吸10分钟)。坚持了一个多月,每天不是在吸奶,就是在洗一大队瓶瓶罐罐,占据了我巨多时间。母乳从最初的“小零食”角色,总算翻身成了“主力军”。孕期我跟好友Tif(3岁娃宝妈)聊天,她扔过很多个不好用的吸奶器,我想问问最终让她满意的品牌。她当时侃侃而谈聊道,奶量这个东西,会遗传,因为她妈妈奶不足,而她后来也成了追奶“达人”。现在我也开始信遗传这种因素了。因为我小时候没奶吃,我妈的妹妹也没有足够的奶。不再勤勤恳恳用吸奶器后,新问题又来了:三天两头的堵奶。芬兰可没有通乳师,Neuvola也只是教了几个简单的按摩手法,让自己回家动手。后来听说丝瓜通乳,我每次都买很多。以至于我一去亚超,老板娘就说:妹妹,你要的丝瓜今天有哦....没想到感冒的第二天,胸红肿、有硬块、巨痛,手臂一动就疼得受不了。下午我突然全身寒冷,头沉沉的昏昏欲睡,体温计一测:40℃。医生一看,确定是感染了。开了抗生素和退烧药,回家吃一周。建议不要亲喂,因为会很痛,用吸奶器3小时吸一次,再把吸的奶给宝宝吃。抗生素的威力确实大(在芬兰,不看医生,药房买不到处方药),2天就明显见效了。我承受着痛苦,但也享受着宝宝在怀里吃奶的幸福,她笑盈盈的看着我,她满眼都是我,她时不时用小手摸摸我的脸...那种甜蜜是独一无二的,是除开妈妈外其他人都体会不到的。在喂奶中被一次次毒打,又一次次被怀里的宝宝治愈,让我想起了那句话:现在有了种种经验后,竟还想着母乳至少到1岁虽然我没有真正的产后抑郁过,但是在前2个月,也有情绪不对的时候。有时候坐在沙发上,上一秒好好的,下一秒会突然心慌、浑身难受,就是那种站着不是、坐着不对、躺着也不舒服的状态。每次我都会告诉老公,他陪着我去户外走走,呼吸新鲜空气,转换注意力后,不久就好了。预防产后抑郁,最给力的,还得是身边有个靠谱的队友。老公在下班后、休息日,甚至晚上都是带娃主力军,这给了我很多休息时间。我状态不对时,他很有耐心,每次都会认真倾听我说的每句话。当我不开心的时候,会放下手头的一切陪我,简单的一个拥抱和对我心情的理解,让我能快速地从不快中抽离,并重新振作起来。他平常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从表面看不出他的心情好坏。但自从有了嘟嘟妹,我感觉他要开心很多,他也很享受亲子时光。出生后,每个月都要去芬兰的妇幼保健院,测体重/身高/头围、打疫苗等。医护人员一般都会关心的问宝宝的日常起居和饮食。刚出生在医院的时候,医生给了我们一张纸,记录宝宝的吃喝拉撒。新生儿第一周,每2小时左右喂一次,每顿喂5毫升,然后每天加5毫升。第二个月体检,接待我们的是医生,还听了宝宝的心跳,检查了手脚头的灵活度等。她说,用宝宝体重(g)÷6就是宝宝每天的奶量,再÷宝宝每天的顿数,就是每顿奶量。比如宝宝每天吃6顿,体重6000g:6000÷6=1000ml,1000÷6≈167ml。即宝宝每天奶量为1000毫升,每顿奶量为167毫升。每次体重身高这些检查正常,就按宝宝自己的奶量来,想吃多吃少都可以,不用在乎奶量这个数据。喂养顺其自然,松弛从容后,我现在发自内心地快乐多了。1个多月,头皮上出现了一层黄色乳痂。当时没在意,一直相信它会自己掉。3个月发现更厚了,头发像是插的稻草一样,一堆一堆的,实在是看不下去。护士说需要及时处理,不然可能会影响头皮和头发生长。先抹婴儿油,带上帽软化效果会更好,然后用刷子清理掉。恍然大悟,收到宝宝箱的时候,里面送了一把刷子,原来是这个用处。清理完,喜提“地中海”第一针叫:Rotavirus,在Neuvola打,总共三次。第四个月给嘟嘟妹体检,碰到了我最爱的Veera护士。Veera是很仔细的,她在检查宝宝档案的时候发现我们没有打Rotavirus,又拉了几个同事一起检查,确认没有打。后来那个漏打的护士,专门打电话来说了很多抱歉的话,专家建议3个月以上不打了,说如果不满意可以跟上级投诉。也因为我们很依赖医护人士,觉得反正到时间了会给安排打,就疏忽了。现在我们开始自己留意了,以免再漏掉。因为给过我们一张时间表,有孩子需要打的所有疫苗。*打疫苗时间表
生完后,安排我做了宫颈癌筛查(每5年免费检查一次)。她意味深长地说,对于产后妈妈们来说,盆底肌练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为了预防老了漏尿。没想到,生个娃,还附带送个“一辈子锻炼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