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后才明白,北欧为啥一年四季让婴儿睡外面,冰天雪地更爽!

企业   2024-11-27 09:37   芬兰  


如果让你们把自家娃,放在冰天雪地里睡觉,估计有人会说:疯了吧。

以前每次看到芬兰父母,把孩子放在零下的街边睡觉,自己却在玻璃窗内,美滋滋的喝咖啡吃甜品的时候,我也是惊得一脸。

而且有时看到的不是一个两个,是排排睡的那种,我心里曾冒出过N个为什么:


孩儿们不会冻感冒、冻伤吗?

不怕娃被顺手推走吗?

放户外睡是有什么好处吗?

.......



加入有娃一族后,我算是彻底地悟了。

如今我就跟着了魔似的,每天都要推着婴儿车往外跑。从夏秋再到飞雪的冬季,从未停过。

上周芬兰第一次下雪,零下7度也挡不住出门的决心,就是这么的...风雪无阻。

关键是,小宝也超级喜欢,出门一通东张西望后,就开始呼呼大睡。


相信你们看完后会觉得,

北欧户外睡觉这门玄学,

貌似还有点道理🤣


夏秋冬,我们的户外睡觉日常



发现新大陆:户外睡得香


生完是芬兰夏天,最高25度左右,我们打算按中华传统来——“坐月子”。

但是Neuvola(妇幼保健院)早已安排了一周后体检,只能“半坐”。

虽然走几分钟就到,由于我们离海较近,户外凉风习习,新手爸妈还是担心宝宝被吹感冒。

于是给嘟嘟妹全副武装,帽子袜子手套,甚至加了一件连体防风服。

每次体检得脱衣服,她习惯了包裹感,容易哭闹。 


后来随着体检勤出门也多,

我们慢慢就发现,

只要把她推到户外,

就“老实”很多,

不哭不闹的,还很好睡。



平常在家睡着后,我们就像做贼一样,蹑手蹑脚的,生怕把她惊醒。

有稍大点的声响,她有时候会惊得一跳,然后就...醒了。

醒了没睡好的话,绝对会表演一个哼哼唧唧、浑身不爽!


而小婴儿那会,就喜欢躺我们身上睡,好不容易哄睡了,小心翼翼放床上。

她来个:


小芬哥说,可能床上有钉子...


在户外睡觉就很神奇了,

就算是鸟儿叽叽喳喳的、

孩子们在旁边嬉戏打闹、

汽车从旁边呼啸而过...

她仿佛自我隔音了一般,

毫无影响,睡得那叫一个香喷喷!

有时候还能睡上两三小时。


刚开始睡久了,一动不动。

我还很担心,把手放她鼻孔,看看是不是还在呼吸😂。

原来是,睡熟透了。。。




在家好难哄,户外不用哄


稍大点,护士就建议我们每天带要她去户外,可以增强视力和大脑的发育。


我其实也非常喜欢去外面。

芬兰这种没多少社交的环境里,在家闷久了,去户外才能感觉到神清气爽。

加上这边环境好,空气清新,四季有独特的自然美,出门算是一种享受。

我整个孕期都在运动,生完反而没什么时间动,每天推她去户外走走,还能自我安慰一下。

还有就是,我真的想偷偷懒!



对,重点是,去户外能偷懒!

在家睡觉,晚上已经被我训练的服服帖帖的,早就开始睡整觉了。

但是白天睡觉,可就不一样了。


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哄睡。

睡前一哭二闹,是家常便饭。

小婴儿反正吃了睡睡了吃,就直接奶睡。大点后也奶睡过一段时间,确实很方便。

怕后面大了越不好戒,我便开始白天尝试各种哄睡。


躺着哄,整个身体左摇右摆的,横竖都不睡。错过睡点就更难哄,没睡好,又担心她长不好。

抱着哄倒是可以,但得端着十好几斤,关键是越大越好动,就感觉像在哄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鲤鱼。

而且白天要睡三四次,逐渐发现我这手臂越来越酸爽,就差“离家出走”了。。。

果断放弃。



俗话说,办法总比困难多。

终于找到解放双手的办法了,

那就是——推她出去逛。


一般出门后,她看一会儿花花草草、树叶枝丫...就要睡着。

队友说,她在外面接收的信息量太大了,大脑会直接“宕机”。

趁着这个空档,我们也可以逛逛街,约约朋友


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咖啡店门口、森林里、草坪上...停着婴儿车了。

为人父母,该偷懒就偷懒😎




多户外,确实对宝宝好


我们明显感觉到,嘟嘟妹在成长。

对外界环境从最初的无感、适应、探索到喜欢。


最初偶尔看到外面的新事物会不安,现在出门就是左看右看笑嘻嘻。

五颜六色的世界,好奇地根本看不过来。

想去摘树叶子,想和野鸭子说话,想把每件东西放嘴里尝一遍...

看到喜欢的东西,满脸兴奋,双眼放光,不停地嘟嘴,挥舞着小手...


我想这就跟我们喜欢去不同的国家、新的城市旅游一样。

新地方,新文化、新建筑、新的生活方式…吸引人心。

而对于小宝宝来说,一片没见过的枫叶、野兔、野花,都是新鲜的事,是他们探索世界的开始。


现在想想,护士说的

户外对宝宝的视力和大脑发育好,

也确实是有道理的。



小婴儿的时候,非常缺乏安全感,睡觉不踏实,容易惊跳反应。

我们经常牵着小手睡觉,当“陪睡员”。

随着户外活动越来越多,她的胆子增长不少,在外面都是自主入睡。


而且白天在不强的自然光线里睡觉,也有助于调节他们的昼夜规律。

现在嘟嘟妹都是晚八点多准时睡,不会起来玩,把白天黑夜分的明明白白。



网上也有不少研究说,

户外睡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比如:20世纪初,北欧产科诊所发起的一项公共卫生倡议。他们提倡婴儿在户外睡觉,以改善他们的免疫系统。

瑞典哥德堡大学研究发现,早期有更多户外体验机会的孩子,不太可能患上各种类型的过敏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户外环境能让儿童接触到更广泛的微生物,有助于其免疫系统形成耐受性和抵抗力。


增强免疫力,我没有太多切实感受。

目前来看,嘟嘟妹一直算很健康。

除了刚开始脸上长红痘痘,也感染过一次流感,流感两天就好了,比我恢复得还快。


喜欢看花花草草,给她闻了也没有过敏症状。

夏天蒲公英满天飞、冬季满天飞雪,对她来说,毫无影响。

上周下雪,带她去雪地里打滚,可高兴了。




芬兰的户外,足够安全


相比其他欧洲国家,北欧算是比较安全的。

从食品安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福利政策等,芬兰也是相当重视的。


之前看芬兰网发了一篇文章,讲户外睡觉这项传统文化的。

也提到了孩子放街边睡觉,父母在室内喝咖啡,很安全。

然后下面有一条经典评论:

“孩子放婴儿车里,

是对婴儿车的保护。

因为婴儿车可能会被偷,

但当婴儿车里有婴儿时,

没有人会偷车。


还有人说:北欧婴儿不会被绑架,因为没有人愿意承担别人孩子的责任,特别是当这里的医疗保健系统,可以竭尽全力帮助每个想要孩子的人,以很少的费用来拥有自己的孩子时。”


图源网络



户外睡觉的注意事项


我们带宝宝出门5个多月了,发现其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

尤其是冬天,防风防寒措施要做好。(来自于个人和产科医生的经验):


1. 看婴儿情况


如果宝宝身体健康,满月就能外出,时间可以根据宝宝喜好调整。

嘟嘟妹满月那天第一次出“远门”,去了一个小岛,走着走着就开始哇哇大哭...

护士说,刚开始在楼下附近走走就好,再根据宝宝的情况来逐渐延长时间。


2. 看温度


芬兰没有太热的天,不超零下10度的天,我们家宝宝都还比较适应。

平常她体温比我高,在户外摸摸后脖颈和手脚温和没有汗,就感觉衣着和温度合适。


3. 需要装备


婴儿车防风保暖的效果很重要。

给婴儿车,安装帘子。

刮风下雨雪,套一层透明罩子,宝宝还能打望外面的世界。


4. 穿对衣服


Kela送的宝宝箱的衣服蛮实用,冬天都用得上。现在我们经常出门,就发现好多同款...

在户外睡觉,做好保暖是最重要的。

上周零下,我给宝宝最里面穿了吸汗透气的棉衣,中间是暖和的毛衣,最外面是防风羽绒服,醒着的时候就很合适。

当然护脸的帽子、手套、脚套这些,也是必须的。

她睡觉后,盖一床羽绒被就差不多了。


怀孕那会儿,

芬兰的父母育儿培训课上讲了

怎么根据温度给宝宝科学搭配。

如下图:



5. 看环境


芬兰的妖风,一年四季都有。只要在外面停留,我们会尽量让宝宝的脸背风。

避开把婴儿车放在屋檐下,以免冬天有冰凌和大块雪渣落下。

也别停在树枝多的地方,以免断裂树杆掉下来。


另外,医生建议别带小宝去人口密集的商场和超市等地方,特别是流感季。

可以选公园、湖泊和海边,亲近自然。


我们偶尔也会带她去逛街,感受社会环境的多样性。

不过我们会错峰出行,比如周二上午。避免周末和上下班高峰期扎堆。


现在嘟嘟妹还就喜欢逛街,家里的东西早看倦了。

看到各式各样的玩具和姆明系列,拿着就不放下来。



好了,芬兰户外睡觉

这项近百年传统,

我从质疑它,理解它,

最后终于...成为了它。



小芬哥
坐标北欧芬兰,分享我们一家的生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