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老杭州24个顶级商圈,竟都离不开这个字!来头很大…

企业   2024-11-02 09:26   浙江  

"

说起杭州的商圈,你会想到湖滨、武林,还是钱江新城?在老杭州城,这样的“顶级商圈”足有24个,而且名字都带着字,乍一看以为是一个商业联盟


原来,它们都坐落在官署或者某著名建筑之前,都曾是顶顶热闹的商业地段,便是与如今的湖滨相比,恐怕也不遑多让……

"



老杭州城中,带“前”的地名有二十四个。从南到北:水师前、包衙前、察院前、红庙儿前、三衙前、府前、学院前、藩司前、行宫前、火药局前、总织局前、梅青院前、薛衙前、南关厂前、二圣庙前、总捕厅前、饷部前、马坊前、小学前、贡院前、白莲寺前、王衙前、臬司前、大营前。


每一处,都在官署或者某著名建筑之前。“前”的最大特征,有相应商市。如今,不少的“前”名,不复存在。本文略说,也算钩沉。





消失的“前”尘往事

水师前,位于雄镇楼南。水师,全称水师公署。从史料看,此公署并未冠名“浙江”,可见水域管辖之广。水师前的地名,早已消失,却值得一说。


水师公署成立于康熙元年(1662),此后百余年,乾隆帝六下江南,也到江干秋涛亭检阅水师,多少还有点水上防御的意思。没曾想,1840年与1841年,两次定海战役,水师惨败,陆师驰援也无济于事。英国舰队一路北上,如入无人之域。


可见,从康熙帝往后,近两百年,不仅浙江,乃至全国,水师无非是逆潮献艺,舞旗呐喊,“弄潮儿”始终没有科技进取。最终,与列强屡战屡败,丧权签约。所以,晚清以后,“水师前”地名的消失,和大清国运一样,本属必然。


学院前,指前清的浙江学政署大门前,即如今杭州第四中学老校址门外,现在古玩市场方位。因为浙江学政署负责全省的院试,学政官又称提督学院。院试,是读书人进入仕途的首关,先要通过五场县试,四场府试。才能到此地参加院试,也称童生试。若全通过,荣登生员榜,称秀才。见官不用跪拜,次年进入乡试,博取举人。


当时,每年农历五月廿四,全省的十一个府,“上三府”考生全在此应考,“下八府”来绍兴、严州两府。遥想当年学院前,是何等的热闹。直到五十多年前,这一带,店铺连绵,俨然闹市。“学院前”地名,仍挂在老人口中。


小学前,在老杭州所有“前”的地名中,最具历史底蕴。这就要说到北宋,皇室子弟的居所有六宅,各宅各有学校,称“宫教”。宋室南渡到了杭州,撤各宅“宫教”,设宗学一处,名“睦亲”,所在地也称“睦亲坊”。后改称“弼教坊”,“弼”,是一种校正弓箭的工具,“弼教”,也指校正教育。

在南宋《咸淳临安志》(1268),如今的平海路与中山中路方位,有“宗学”标注,就是宗室子弟学习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在绍兴五年(1135)七月条目下,有撤各宫教规制,合为宗学的文字。这一改革,使得贫苦、落魄的宗室后裔,教育上都得到一视同仁。北宋初时,“宫教”的大、小子弟都在一室上课,有点像四十年前偏远乡村教学。到了治平元年(1064),才“分大小学置”。南宋沿袭,宗学仍分大、小学生教学规制。在杭州,“宗学”一名,宋后烟飞灰灭,“小学前”的地名,却保留到了六十年前。这也能见出,一座城市对德育初教的重视。

臬司前,就是浙江按察司署前,该署主管全省刑事勘察、审判,以及驿传(官府与中央的公文传递)。现在庆春西路与延安路口的红楼区块,就是当年的臬司所在。明代姚靖《西湖志》说:一省的布政使可以称“使”,但按察司只能称“司”。而全省各道的分司也称“司”,他们的官印大小、尺寸,与省按察司相同。为什么?就因为“盖按察者,各行其权”,而不是“(听)从上官”。各级按察司无论官职大小,都和中央朝廷保持直接联系(“实封上达”)。


不过,称“司”不称“使”,史书也有写混的。可见,这理念并未深入。但是,明永乐年间的浙江按察司周新,是个例外。有关这段,以下篇目将会讲到。


清末“新政”,司法改革,浙江开了全国先河。宣统二年(1910)十二月,在按察司署旧址,建起红楼,挂出“浙江审判检察厅”牌子,向现代司法的建设,跨出了艰难一步。





留在地名中的察院前

察院前,几百年来,一直保留。察院前巷,东西向,200余米。十几年前,在大马弄的南口,察院前菜场西侧,采访一个卖香烛纸钱的叶老先生,当时83岁。他说,他出生在察院前,以前的中山南路,并没有统一名称,包括太庙遗址前的中山南路,统称察院前。看光绪十八年(1892)“浙江省城图”,这一片标注就是“察院前”。


察院,明代的全称是“巡按察院”。《康熙钱塘志》记载,清顺治十八年(1661),这座巡按察院被废。康熙年初,改建为“万岁龙亭”。内有花园、厅廊、厢房,每当恭迎圣旨,以及节假、朝贺、进表日子,全省大小官员,在此会聚,以致庆贺。

这位置,究竟在哪里?十几年前,向当地老人问讯,大多数人,指认现在的察院前菜场地块。有的说,西侧的紫阳幼儿园,也是察院(万岁龙亭)的部分。这地块,处在现在的察院前巷和大马弄的“丁”字形接点上,按堪舆学说法:“丁”为中心,三面贯通,依山面江(如今的东侧),“主大贵”。所以,察院(万岁龙亭)位置的说法,还是可信。


1995年,在此规划建设紫阳小区(包括现在的太庙遗址公园),拆除旧房时,在大墙门中,有的柱子很粗,基石有雕花。老人比划的样子,有一人怀抱。他说,以前从中山南路走过来,可以看到这一带台门瓦檐,与众的不同。


要是往前追溯到南宋,据《乾道临安志》记载,这紧挨太庙的地块,是左、右仆射府所在,即左、右宰相的居所。当时仆射的权力极大,往往兼任“中书门下平章事”,将中书省、门下省的大权,全揽了,有的还兼任知枢密院事,如赵鼎、张浚。所以,从皇城往北的建筑排列,这左、右仆射府的地块,仅次于祭祀皇室先祖的太庙。


察院,一个清代以前就已经消失的机构,为什么至今还留在口中?民间的口传相袭、城市几百年不变,都是缘由。但更主要的,还是“察院”机构的威慑力。



据《历代官职简释》说:察院,是朝廷监察部门的代称。唐代,最高监察部门称御史台,宋代相袭没变。到了明代,开始独立行使监察权力。其中的监察御史,对上可以向皇帝进行规谏(当然要看皇帝的清醒度),对朝臣可行使评论、弹劾,对地方官员的监察、考核,更为严格,由派出的专职巡按进行,这就产生了巡按察院。巡按察院与各地的都督与巡抚,各有掣肘,各有上奏的渠道,保证了监察的实效。可见,朱元璋的治政,还是有一套的。

不过,当明代出现宦官把持监察之权时,问题就大了。毕竟他们只凭了皇帝的信任,素质低,贪财枉法的多。永乐年间(1403-1424),浙江按察司周新,就是因为得罪了宦官纪纲,被打成死罪。等到永乐皇帝醒悟,后悔就来不及了,只能假托,说他做梦见到周新,做了“浙江城隍”。于是明文封赐,周新也算有了善终,在城隍山上当了城隍菩萨。

或许,正是这帝制桎梏的强烈印痕,“察院”一词挥之不去,哪怕有了二百多年的“万岁龙亭”,“察院”的称呼依然未变。察院前的商市,也是相依为袭,就此形成的大马弄集市,至今仍是杭州人津津乐道的特色之地。





影印尚存的藩司前

藩司署,就是浙江布政使署,负责一省的行政和土地,以及财政和粮赋出纳。到了民国,藩司署的中轴一路,那些厅、堂,不复存在,成了南北向的一条不长的路。在1949年的《杭州西湖详图》上,这一路,标的是“旧藩署”,很正确。不过,这一路,后来却渐渐被“藩司前”的地名所替代了。而“旧藩署”地名,往北推移,接近了红门局。这旧藩署,东西向,路的一头是东公廨,一头连接西公廨。光听地名,这一路,说不尽的是人文历史。

而真正的藩司前,应该是当年的藩司署大门前,正对城隍山(吴山)上山路。按吴敬梓《儒林外史》的说法,“是最气派的一条上山路”。有青石榫卯砌成的上山牌坊,二层檐下的匾额,是“登高揽胜”四字。所以,藩司署门前的外龙舌嘴巷子,在这一段就格外的开阔,正中辕门,飘有黄龙旗的巨大旗杆。据清时《姚舆正夫集》记载,咸丰九年(1859年)初秋,姚舆受江南大营统帅和春委派,到杭州劝捐军饷。这一夜,悚然起风,藩司署辕门旗杆,被吹折。这是历来没有的事,姚舆说:“依在下看来,此仍不祥之兆。”果真,第二年初春,太平军突然攻破了清波城门。

“藩司前”,被称作南北向的路以后,它的东面,以前司署的厢房、庭院,在二十多年前,古色古香的木结构院落,依然保存。再往东,也就是如今的市公安局范围,以前是藩司署的东庑。“藩司前”的路西,靠近河坊街,有一片民居,以前叫百狮池。四十多年前,笔者有个朋友住这里。百狮池民居不大,五个门牌号,也是老杭城中最小一处地名。这地,曾经就是明、清的藩司钱库范围,门外一口大水池,养有防盗的癞头鼋。民国初时,吃人的癞头鼋早就没了,但池中的三孔小桥还在,周边的护栏上、桥上,众多的青石小狮子,基本保存。抗战时,杭州沦陷,水池被填平,建了五家住房,才取地名“百狮池”。上世纪末,拓建延安南路,夷为平地。

藩司前的“前”,曾经的商市也不小。以前,从清河坊顺河坊街往西,到藩司前,毗邻的店肆,比清河坊更具烟火气。肉店、豆腐店、咸鲞店、糕团店、南货店,还有一早的菜市场,整整要热闹一个上午。后来有了定安路菜场,藩司前的市气,多少有点逊色,但早上走这路,叫卖还是很多。






印象极深的贡院前

贡院,即现在的杭州高级中学南大门外,六十多年前,校门外的街,除了福华丝织厂门口一段稍宽,向东走去,更像一条巷子,地名文星巷。此巷往东,弯弯曲曲,过了大东门直街(也不宽),是个弯头。只有往北,才有过东河的桥。

就这么一段贡院前,在一百三十年前,这段的店家,比如今白堤上的货亭,还要金贵。每到子、卯、午、酉年,科举考试之时,考生和陪考生,如过河之鲫,商家进账的银子、铜钱,好得金桂飘落一样。一个多月买卖,能养店家一年。可以说,老杭城中,带“前”的地名,数贡院前的商市,时间最短,也最来钱。当然,也最有文化。

成稿于光绪元年(1875)的《浙江省垣城厢总图》,有分图七十九幅。从贡院所在的第十五、第二十一的两幅《分图》来看,贡院前的文星巷,以及青云街,店家共有40余爿,大多做的是科举考试生意。比如,虚白斋笺纸、林云楼装池(书画装裱)、沈茂才笔铺、翰海堂书铺、陈云杓刻石,以及专卖历年试卷集的书店等。供住宿的栈房,略微偏远,在三年一次的乡试时,这些店家也做网篮生意。网篮中配有笔墨砚笺、罐盆壶杯、吃食糕点。供考生进贡院应试时,日夜的吃喝使用。


晚清新政以后,这个拥有一万二千二百七十六间考生号舍的贡院,几番更名。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和“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期间,近代史上重彩浓笔的人物如经亨颐、马叙伦、陈望道、李叔同,都在文星巷和青云街留下过足迹。当然,丝绸作坊,在这一段,也有不少。


后来的半个多世纪,贡院前的店家,依然闹猛。印象中,四五米宽的路面两边,一式二层板壁楼房。贡院前,“青云”之路虽然不再,市气依然。





面目无非的府前和三衙前

府前,指的是明、清的杭州府衙的南面,也就是如今旧仁和署与河坊街的路口。按照方志记载,这路口,也曾称得政治文化广场。广场方砖铺地,有辕门,有旗杆,东西两侧店家毗邻。七十年前,府衙东侧的仁和县署地块,建了一座组合式红楼,这时候,路口的商市仍然小有气候。路南,一爿两间门面的酱园店,很有规模,以此往东,是米店、杂货店、糕团店等。路北,有徐氏膏药店、仙花居茶馆、碗店、柴店、裁缝店、馒头店等。

这就是当时的西河坊街一段,在1931年以前,本是一条不宽的巷子。在民国初期的地图上,这巷子标注是“府前衖”。“衖”,是“巷”的异体字。有意思的是,和旧仁和署路正对的一条南北向巷子,当时称“横府前衖”。1931年,府前衖拓宽,改名河坊街以后,“横府前衖”的“横”被去掉,改名为了“府前街”。虽然“府前街”仍是巷子一条,却留下了“府前”印痕。


三衙前,说起来就复杂了。“三衙”一词,本是指两宋时期掌管禁军的机构,由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组成,合称三衙。但本文中作为地名的“三衙前”,与此无关。按《武林坊巷志》说法,这三衙,是府通判南厅、府通判东厅、府通判北厅的合称,在该书“三衙前”的条目下,还记载了苏轼轶事,还有苏轼的“隐秀轩”题词。从《咸淳临安志》附图看,这三衙,是在杭州府衙的南面,也就是现在“柳浪新苑”区块。而《武林坊巷志》的“三衙前”条目,又明确写了,这区块“北出涌金门直街,南对荷花池头”,也就是现在的“三衙前”地名范围。

这“三衙前”,地名从何而来?从光绪元年的地图看,这里的三个衙门,分别是:经厅署、知事署、照磨署,这是杭州府衙门的三个办事署,权力不小。这其中的照磨署,掌管宗卷﹑粮赋、审计,也负有吏员的监察。民国时期,这地最大的机构,是浙江省教育厅,鲁迅先生也曾在此上过班。


后来的三衙范围,大致是教育仪器厂和省气象局区块。可以说,在整个老杭州城内,尚存带“前”的地名中,最不具备商市的“前”,就是三衙前。



在没有导航可以依赖的时代
地名成了城市最好的定位器
就像是一座座灯塔
编织成了城市地图

从察院前到红太阳
从湖滨到钱江新城
每一代杭州人
都有自己心中的城市坐标
你对老地名有哪些记忆?
你最爱去哪里购物约会?
欢迎评论区留言哦~




素材来源:杭州发布
题图:快房传媒
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杭州银行微讯
杭州银行,信我 信未来!全国客户服务热线:95398/400-8888-50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