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关中农村盖房都离不开箔(谐音bó)子。箔子主要材料是长在城壕里耐旱的荻子(芦荻)、河滩地里的芦苇、还有俗名叫芦竹的,都是不占用正式庄稼地的出产物。把芦苇或荻子并排用绳子交叉串起来,制作成箔子,这过程叫“打箔子”。
三种制作箔子的材料中,以荻子最好,因为几乎是实芯的,强度好,兼有了空芯芦苇(也叫羽子)的韧性和芦竹(杆粗膘厚)的硬度,故而荻箔是箔子中的上品。话虽这么一说,也有个别钱紧人用高粱杆杆打的箔子来盖房。
按说箔子是依荻子(咱就依荻子为原料)为经,麻绳子为纬编织成型的,应当属于编织物类,如编担笼编背笼编筛子编框编席等。但不知为什么,人们自古到今都把箔子的加工工序既不叫编,也不叫织,而叫“打”。或许是因为其过程中离不开一根箔子椽和十几个箔子锤吧?
打箔子大致过程有这么几步,先是原料整理,将荻子杆杆剥皮去根弄干净备用。绑两个一米来高的木头叉架,架起一根粗壮光溜端直的椽,在椽上刻好尺度,在两边上的刻度处顺椽的长度方向钉上铁片,既可以方便挂上取下箔子帘,使其不至于掉到地上,又可以把握经线的标尺,在每个刻度处挂上一副(两个)缠着细麻绳疙瘩的箔子锤,准备工作就停当了。端头的两个锤间距小,能增加箔子的结实度,中间的间距大些。
父亲当年用的是废旧犁铧上砸下的碎铁片片挂箔子,现在想来真是高明,如果用铁钉,钉子有盖帽,从箔子缝隙里插进取出都不方便,除非你用钢锯把钉子盖盖锯下。另外钉子细,已经打好吊下的一米来长的箔子重量大,也会损坏悬挂处的荻子杆杆的,还是受力面积大的铁片片好使,就是不小心会划破手指头。
原料杆杆是掏钱购买的,应当物尽其用。虽长短不一,长的可以从稍稍处截断,短的咱两根对接起来用。大头朝外,细头朝里一对接,形成两米来长的直杆,通过麻绳子的交错,编成竹帘状。一般都是九尺长为一串,农村人不习惯用尺子,但有经验,箔子架三尺高,打好的箔子拖到地面上三次就是九尺,庙会上顾客问这箔子有多长?“三帘子,九尺”。
按用途箔子分为房箔和晒箔,房箔就是盖房用的箔子,晒箔就是晒粮食晒棉花用的箔子。名称不同,用途不同,用料更是不同。那个时候玉米刚收下,上面就催着交公粮,家家户户早上都在门前支上箔子架晒粮食。
房箔用在盖房上,用来承受泥土和瓦片的重量。箔子底下有椽支撑,椽与椽之间的间隙也就一扎(长度单位)来长,箔子上的杆杆细些短些软些都能凑合,纬线的数量也少。有钱人买质量高些的,没钱人买质量差些的。反正都能把房盖起来,虽然寿命有差异,但那是百年之后的事了。
晒箔就不同了,承受的粮食棉花虽然没有泥土瓦片重,但下面的支撑太少了,一般都是两根椽,之间间隙一米五六。生产队晒棉花时,下面干脆就是两根八号铁丝做支撑,天气不好时,成百斤重的棉花用箔子一卷,两个人抬进保管室里,没有上好的荻子杆杆做原料那是根本承受不起的,讲究晒箔上坐个小娃都压不塌呢。做扫帚用的扫帚棍(细毛竹)比荻子强度更大,但自重太大,也不适宜做晒箔。
打箔子用的麻绳子也有讲究,房箔用的是单股的“菁麻”绳子,不太结实,因为房箔就是个一次性的东西,可以凑合。而晒箔用的是双股的“线麻”绳子,强度高,受拉扯,而且同样宽度上绳子的数量也比房箔多得多。后来人们又用上了化纤绳子。
还有箔子宽度上的区别,房箔根据料的长短定宽度,长些短些关系不大,能把椽铺满盖严实为原则。短了多用一串,长了掺活掺活也行。但晒箔的宽度就不能太随便,既要能多晒些粮食或棉花,又要人收晒时方便,一般宽度都是不超过两米。
仔细琢磨这个打箔子的“打”字,是不是与箔子锤在操作时,时不时地吃着绞翻前复后地“打”在箔子上,还发出啪啪声有关?到底对不对咱也不知道,只能是胡猜乱想。
打房箔与打晒箔用的“锤”也不同,房箔用的是轻些的木头棒棒做的锤,而晒箔要求密度高,用的是比较重的“砖头锤”,就是把砖头加工成哑铃状,便于中间缠绕麻绳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村人也大都盖起了楼房,箔子失去了作用,打箔子也随之销声匿迹。打箔子虽不需要高超的技艺,不像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登大雅之堂,但作为当时一种普遍的生产生活记忆,总能让人心中泛起一股温暖的涟漪。随记之。
愚人
兴平人。爱好文学,诗歌,楹联,谜语,歇后语等均有涉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