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乱弹】文中不该有此瑕

美体   2024-12-28 21:03   陕西  


文/愚人
图/网络

灯具起源自何时,在我的认知层面从未见过有人专门介绍。以我的推测,应该是油料出现后才有的。在油料问世以前,由于人们还处在进化的先期,夜伏昼出应为常态,因而对夜间照明不是十分迫切,故松明火把大概作为非常态的照明工具应该居多。

随着生产生活的进步,人们在夜间出行或者生产生活的需要也越来越多,因而对专用照明工具的需要也与日俱增,由此便开始想方设法,制造一些可以代替松明火把的照明工具,并给其冠以“灯”的名称。


自最初的灯问世之后,即便灯具的能源使用屡次变化,但在我的印象中除了“电”这种能源问世之后,在灯具中曾经有一种照明器具术语为“日光灯”被俗称为“电棒”之外,在便携式手用照明灯具中有一种叫手电筒后,似乎还再未听过第三种照明工具不叫灯的。

我知道的灯具从能源使用上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油料类,而油料类又可细分为植物油(我们通常称之为清油),动物油(这种以牛羊油为燃料的灯用量极少)与矿物油灯,如煤油灯(没有煤油的话,柴油也可点灯,只是烟太大);二是电能类,这种以电能供应为光源的灯,到现在为至历经多少次的更新换代,凭我这些水平已无法说清了,但最初的以钨丝为发光源的电灯泡是我最早认识的电灯,而在电灯里又可分为直流电与交流电光源类别的灯,或者现在的我已叫不上名字了的诸多发光体类的灯具;三是以气体为能源的灯,在这种灯具内我最早认识的叫乙炔灯,是将电石(术语叫啥咱不懂)放在水里使其经过化学反应的方式转化为乙炔气,再用一种专用的工具将气体收集,通过一枝比麦杆稍粗的管道输出后,在管道口通过火柴或打火机的引燃而发光照明的灯具(那时人们关其叫嘎石灯,至于因啥叫这么个俗名我也弄不清)。这种灯具一般没人在家里用,估计可能是成本太高。我在夜市上见到这种灯具时觉得很好奇,因它与油灯的最大区别是不怕风,所以便成了夜市上不用灯罩真正经得起风吹的第一代灯具。

之所以对此种灯具能有文中的解释,完全是因为曾在夜市上问过生意人它的名字叫什么,为什么不怕风而得知的。第二种气体灯为沼气(甲烷)灯,这种灯的问世是农村能源短缺时,党和政府在农村推出的一项能源改革项目“沼气”的应用而问世的。它虽也属于气体为能源的一种灯具,但却没有嘎石灯简单易挪。用沼气点灯必须具备几个方面的特殊条件,否则是办不到的。一是这个家里首先得有产生沼气的沼气池;二是专用的沼气灯具,而这个灯具它和嘎石灯的区别还在于前者不需要特殊的点火器具,而后者在出气口必须有一个不怕燃烧的小纱罩,待沼气和空气的比例调到可发光的协调状态时,用火柴、打火机一点方才发出亮度如小电灯般的炽白光亮,因而这种灯具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可是最好的灯具了。

在这个由松明火把到电灯、燃气灯的发展进程中,最初的油灯可分为特制油灯和随意油灯两大类。

特制油灯指的是专门制作出的照明工具,其中我的记忆里,有一种清油的特制油灯人们将其叫“高灯”。所谓高灯就是用铸铁浇铸的一种有碗口大小个底座,底座之上有指头壮一根柱子,柱子上再有一个小碗大小的盛油的容器,然后将清油添在这个容器里置上捻子的灯,人们常说的灯下黑我的理解应该就说的是这种灯的特点。

随意清油灯则是只要有一个能盛油料的器皿把油盛上,然后给油具里置一条棉花捻成的捻子先全部用油醮湿,然后将捻子的大部分置入油器,小部分顺势将头头儿卧在油器边上点着即可的灯具。二者用途虽一样,但一个小小的清油灯,却因其专制和随意之分便能看出其主人家的日形。前者可以彰显出好过儿之家的讲究,后者却暴露出穷汉娃的无奈。

至于矿物油灯具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不断在更新,本文就不一一列举了,因为说起来一时半会是说不完道不清的。

这里要专门说的一种灯具,你说它是燃气类的好像不对,说它是一般意义上的燃油类灯具似乎也不对的灯,名字叫“气灯”不知如今还有几人知?

为什么说这种灯具还不好界定,理由有二。

一是用的是煤油做燃料,但却不用灯捻(芯),必须借助灯具本身的打气筒打了气使煤油雾化还是气化(这里我说不准)之后才能用。它和沼气灯相同的地方是必须有纱罩和玻璃灯罩,不同的地方是它必须用煤油而沼气灯则是直接燃沼气。

这种灯具的问世是矿物性燃油灯具使用以来最大的进步,由于有了新的工艺使得煤油与空气和纱罩的结合使用,产生出的亮度把燃油灯的亮度推向了极致。

正是这种灯的问世,当年的戏剧舞台上一下子如同地覆天翻,过去那种简陋的油灯常因戏越唱灯越暗时,需要呐喊“管台的赶紧添油”的狼狈相才得以大为改观,也使人们对更新灯具的再度问世有了更高的企盼。


当然气灯的诞生并非单纯因为戏曲舞台的需要,它更是生产生活的需要。例如在已有了电灯却因电能供应不正常的年代,大量养殖户的家庭都须有这类气灯以防停电时的应急之需。也许正是由于这种“气灯”的使用使得有些人把它误当了“汽油灯”,因而才有了我写这篇短文的动义。

近来读了一本朋友的朋友撰写的一部散文集,由于该书作者是退役将军级的大人物,出版社又是“作家出版社”,加之二位作序人和十六位为之写评论的作家,都是中国文坛的重量级人物,所以当我读到书中《点拨》一文中关于灯的描述时,发现了其中在我个人认为的常识性错误时,本欲给出版社与作者本人把这个问题指出,但因人生旅途中的曾经教训,使我没有了勇气,只好想借我的这篇拙文,告诉喜欢愚人拙作的读者,希望大家包括我在内都能够尽量少犯一些常识性错误。

《点拨》的中心含义是将一个人的成长比作正在燃烧的清油灯一样,每燃烧一段时间后这个灯的捻子就会出现黑芯,而要使灯的亮度最大限度的保持在最佳状态,时不时就要有人来给予点拨。可是点拨看似很简单的一件事,实则其中的度却很难把握,弄的不好了灯非但不会亮,而且还有熄灭的可能,以此来说明作为“灯芯”的这个人能遇到一个好的点拨者,在人生的旅途中该有多么的重要!

文章虽短但却寓意深刻,偏偏就是这么一篇难得的好文在定稿与出版时却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失误,犯了一个严重的常识性错误,使真正懂得灯具发展史的读者,不免觉得白璧上出现了一块不小的瑕疵,感到惋惜!

因《点》文不长,照抄在后,各位读者可以审评看看愚人说的有无道理。

儿时,没有电灯,家庭照明多用清油灯,煤油灯太贵,汽油灯是唱大戏时才用得着的。

清油灯既可用专制的灯盏,也可用碗碟之物,放点食用油,用棉花搓条几寸长的捻子,浸入油中,一端卧露器物边缘上,点燃,顿时亮光一片。慈母做针线,姊妹习作全凭它。

燃烧一阵,发亮处有了黑芯,亮光渐暗。拨掉黑芯,复亮。但拨轻了,黑芯掉不了,拨重了,油淹芯子灯就灭了,拨早了拨晚了都达不到最佳亮度。

人生出彩,很像清油灯发亮光,需要有人适时适度的点拨。

家长对孩子,领导对部属,责任:就是适时点拨;水平:则体现在轻重力度的拿捏上。

朋友,您说呢

文中,作者明确告诉读者“汽油灯”是唱大戏时才用的,以唱戏才用的逻辑来推,我猜作者本意是指“气灯”,但文中却写成了“汽油灯”,我不知这到底是笔误还是理解不到位?若是笔误的话,实在令人对一向做事严谨(从其它篇目中看得出)的作者的百密一疏有点惋惜。若非笔误,实实在在的把气灯当成了汽油灯那就属于认识上的错误了,因为汽油属于挥发性燃油,它是不能见明火的呀。





风尚兴平V
本地视角、清新风格。从2014年9月创立至今,风尚兴平以传递实用时尚资讯、贴心生活讯息为己任,立志做最懂兴平的新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