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青少年时代,提起领袖人物总有一种神秘感。后来在某些宣传的影响下,在自己心目中,一部分被颂扬的领袖逐步“神化”,另一部分受批判的领袖则渐渐“鬼化”。经历了大半生的风风雨雨之后,伴随着对人生问题的思考,也开始对领袖问题进行新的反思。
领袖,也是活生生的普通人。是历史的大潮把他们推向时代的峰巅,成为众人顶礼膜拜的弄潮儿。大潮过后,领袖们也和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一样,消失在日益远去的历史的峰谷之中。接着又涌来新的潮流,新的弄潮儿……然而领袖又不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是人类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佼佼者。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或从某个角度体现了历史、阶级与革命事业发展的重要轨迹,以及人生的价值。因此,领袖们的一生,不管是正确还是错误,都为阶级和政党,也为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财富。
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先后经过六任领袖的比较与鉴别,终于历史地选择了毛泽东。1964年4月16日,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我们党的历史上有五朝领袖,第一朝是陈独秀,第二朝是瞿秋白,第三朝是向忠发(实际是李立三),第四朝是王明、博古,第五朝是洛甫(张闻天)。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前夕,陈独秀一直担任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和总书记。1927年“八七会议”以后,瞿秋白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成为党的总负责人。1928年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向忠发出任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主席。由于他是个工人,领导水平不高,党中央实际上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中央秘书长李立三负责。1931年1月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上,连中央委员都不是的陈绍禹(王明)成为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代理总书记。1931年8月以后,王明赴莫斯科,由王明提议经共产国际东方部批准,指定博古、张闻天等六人组成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博古为中央书记,“实权是总书记”。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形成以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等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张闻天负总的责任,即“党中央总书记”。
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以后,张闻天不再负总责,毛泽东开始被确认为党的最高领导人。1943年3月2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推定毛泽东同志为主席”,同时决定成立中央书记处,“由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三同志组织之,毛泽东为主席”。从此,毛泽东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袖。
从陈独秀到毛泽东,党的六任领袖的形成与更替,集中的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从幼年时期,经过艰难曲折,不断发展壮大,逐步走向成熟的历史过程。每一任领袖的优与劣,成功与失误,都和党在一定时期的历史状况密切相关,都和革命事业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密切相关。
因此,如何认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领袖问题,是学习和研究中国近现代革命历史经验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近些年来,出现一批研究领袖的历史著述,取得可喜成果。然而在研究方法上有个明显的缺憾,常常局限于领袖人物的单个考察,缺乏总体的分析与综合。领袖不仅是一个人,而且是阶级政党的重要现象。因此,研究领袖问题,既要对每个领袖做个体考察,还应该把若干领袖人物联系起来,做总体考察。
选自该书前言
转自楞个想。
欢迎关注“新大众哲学”微信公众号:
权威发布马列经典著作编译出版资讯;
为读者提供第一手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研究文本;
分享国内外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
投稿邮箱:xindazhongzhexue@sina.com
关注我们,过有意义的人生▼
喜欢此文章请“点赞”和“在看”↓,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