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西安交通大学
2025年,
是杨世铭先生诞辰100周年。
杨世铭,
我国卓越的教育家、
工程热物理学科的杰出代表、
我国传热学科的奠基者之一,
交通大学第一批西迁教授,
编著了我国第一本《传热学》教材,
为我国和人类的能源动力事业
及相关领域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致敬工程热物理学科先驱
杨世铭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
在西安交大举行
精研笃行一世纪,
教育筑梦谱华章。
传承和发扬
以杨世铭先生为代表的
老一辈教育家的精神,
为把西安交通大学建设成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奋斗。
杨世铭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
在西安交大举行
日前,杨世铭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举行。
杨世铭先生出生于1925年,1948年获交通大学学位后赴美留学,1953年获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1956年调入交通大学,1957年举家西迁,为交通大学第一批西迁教授。
杨世铭先生是我国卓越的教育家、工程热物理学科的杰出代表、我国传热学科的奠基者之一。
杨世铭先生编写的传热学教材自1958年首版以来,历经20版,发行超过60万册,广受高校师生青睐,成为国内应用最广泛的传热学教材,对能源动力、航空航天、化工制药等领域的科技人员影响深远。
作为西迁人的代表,杨世铭先生忠于国家、热爱共产党、淡泊名利、潜心育人、甘为人梯,将交通大学的优良传统在西北大地传承,体现了对科研和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何雅玲
何雅玲主持研讨会并致开幕词。她向出席本次研讨会的各位领导、学术专家、以及杨先生的亲友们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最深切的谢意。她表示,此次纪念活动旨在回顾杨先生的成就,汇聚各领域专家学者,传承其学术精神,推动我国热流学科的进步。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洪军
洪军深切缅怀了杨世铭教授举家西迁、不图虚名、勤奋治学的精神,追思学习他以科技报国、甘为人梯、育才举贤的赤子之心。
洪军表示,杨世铭先生是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为国家、为学校留下了珍贵的遗产,《传热学》教材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他的知识和思想在年轻人的身上继续流传、影响深远。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陶文铨
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陶文铨院士深情回顾了他与恩师杨世铭先生相处半个多世纪的师生情谊,详尽追述了杨世铭先生待人接物的儒雅风度、对待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对教材编著的一丝不苟、对后辈学子的提携支持以及他的淡泊名利和坚强意志。
陶文铨院士复现了杨世铭先生献身科学、报效祖国波澜壮阔的一生,表达了对杨世铭先生的深切思念。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长 金红光
金红光表示,2025年是杨世铭先生诞辰100周年,我们从祖国的山南海北汇聚一堂,共同向杨世铭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并向所有传承杨世铭先生可贵精神品质的同仁、学子表达诚挚的感谢。
金红光强调,将一如既往地发扬杨世铭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致力于推动学科发展、启迪科技原始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推动我国传热学、乃至工程热物理学科的进步贡献力量。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分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 张兴
张兴表示,今天我们怀着崇敬与深切的怀念,共同纪念这位工程热物理领域的泰斗、传热学教育的奠基人。杨世铭先生曾担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为学科的繁荣与学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毕生致力于科学研究与教育事业,无私奉献,卓有成效,推动了这一领域的发展,成为无数后学的楷模。
杨世铭先生前瞻性的眼光和国际化的思维,使得我们的学术研究得以与全球同行接轨,为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们今天继续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学术交流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
姜培学
姜培学教授代表清华大学深切缅怀了杨世铭先生的杰出成就。杨世铭先生与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的王补宣先生、任泽霈先生等有着深厚的渊源,杨先生与陈大燮、王补宣、夏彦儒等前辈一起制定了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热工学的教学大纲,审定出版了一批由我国学者自行编写的教材,奠定了我国热工类课程的教学基础。
杨世铭先生心怀国家、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精神品格将激励我们在新的征程上继往开来,努力将我国的工程热物理学科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学科,为我国和人类的能源动力事业及相关领域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
原副校长 黄震
黄震教授深切缅怀了杨世铭先生的一生以及在工程热物理界所作的卓越贡献。杨世铭先生从国外辗转回国,任职于交通大学,再到全家西迁,每在祖国最需要人才之际,他总是背起行囊就出发,他是所有年轻人学习的楷模,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工程热物理界的教师爱国荣校的家国情怀。
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王秋旺教授
主持铜像落成仪式
陈大燮、杨世铭、江宏俊三位教授铜像揭幕
纪念会同时还举行了陈大燮、杨世铭、江宏俊三位先生铜像落成仪式,由王秋旺教授主持。
西安交通大学的《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和《流体力学》三门核心课程历史悠久,其根源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陈大燮、杨世铭和江宏俊三位教授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陈大燮教授撰写了《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及《高等工程热力学》等重要著作,并在50年代初参与制定我国科学技术十二年发展规划。
1961年,高等教育部成立热工教材编审委员会,陈大燮教授担任主任委员,主导制定了我国首部《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课程的教学大纲。
江宏俊教授于1962年编著《水力学及水力机械》,并在1985年主编了广受全国高校和行业企业采用的《流体力学》教材。该教材自90年代以来历经多次更新改版,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 苏光辉
苏光辉表示,陈大燮先生是交通大学西迁的重要带头人之一,历任交通大学教务长、副校长,任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教育部首届热工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著有《动力循环分析》等经典著作,是交通大学工程热物理学科教学和科研的开创者。
江宏俊先生是我们的西迁教授,毕生致力于流体力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著有《流体力学》和《水力学及水力机械》等广受赞誉的经典教材,是交通大学流体力学学科教学和科研的开创者。
陈大燮、杨世铭、江宏俊三位先生是西迁人的代表,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忠于科学和教育事业,执教数十载,将交通大学的优良传统在西北大地上弘扬。
上海交通大学罗永浩教授致辞
杨世铭教授亲属代表杨凡致辞
杨世铭先生学生代表、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罗永浩,杨世铭先生亲属代表杨凡相继发言。他们感谢大家为纪念杨世铭先生诞辰100周年所做的精心准备和努力,希望大家继承遗志,为国家发展繁荣贡献力量。
杨世铭
我国传热学教学的开拓者之一
杨世铭先生珍贵照片回顾
地下工作时期的杨世铭(后排右1)和母亲及兄弟姐妹在上海
1954年,杨世铭与夫人林菊媛在上海合影
杨世铭(左3)与杨光祖(左4)等教授合影
交通大学迁校西安后,杨世铭(左一)指导青年教师
1994年9月,杨世铭应邀参加西安交大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成立15周年庆祝会,在会上作学术报告
1994年9月,杨世铭(左1)与西安交大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部分教师合影,左3为王补宣
1994年,杨世铭(左3)与王补宣(左2)、过增元(左4)、陶文铨(左1)参加日本关西传热研讨会
1990年5月,杨世铭(左3)作为王如竹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的合影
1998年8月,在韩国召开的第11届国际传热大会上,陶文铨向杨世铭先生询问有关问题
2000年1月,在香港科技大学召开的国际会议期间,杨世铭先生(左4)与日本九州大学尾添教授及部分学生合影
2000年1月,在香港科技大学召开的国际会议期间,杨世铭先生(左3)与美国迈阿密大学刘洪谭教授及部分学生合影
2004年10月,杨世铭先生(左4)在上海国际精密铜管技术年会上与学生们的合影
2002年10月,应邀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热工课程改革研讨会期间,杨世铭(前左2)与部分学生合影
陶文铨院士(后排右四)、何雅玲院士(后排左五)及团队为杨世铭(前排中坐)祝寿合影
巍巍秦岭,峥嵘岁月,先生之风,高山仰止。我们不仅要缅怀杨世铭先生,更要传承和发扬以杨世铭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教育者的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为把西安交通大学建设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