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
能动系跨研究所科技创新研究中心
近五年来,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通过“面向二级学科的研究所”与“面向研究对象的跨研究所科技创新研究中心”(简称:跨所中心)双轮驱动,积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高质量服务“双碳”目标和能源动力领域的发展。
依托我系雄厚的学科基础与丰富的人才资源,跨所中心始终致力于打造高水平创新研究平台,助力科研合作,培养卓越创新人才,为我国能源与动力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供坚实支撑。
目前,聚焦人工智能赋能、燃料电池与储能、空天能源动力、能源环境技术、碳减排等关键研究方向的5个跨所中心,通过整合学术资源与技术优势、积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大能源产业布局、加快推动学术研究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不断深化国际科研合作与创新实践,综合研究能力持续跃升,为国家能源科技创新事业注入了强劲动力。
我们将通过系列推送介绍我系跨研究所科技创新研究中心的建设进展与创新成果,诚邀您的关注与见证,共同期待跨所中心的蓬勃发展。
1
中心简介
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100亿吨,占全球总排放量的近三分之一,面临着巨大的国际压力。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指引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直接空气捕集(DAC)、生物质碳捕集(BECCS)、碳汇与碳管理等碳减排技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然而,这些技术目前面临高能耗、高成本的现实挑战,制约了其大规模推广和实际应用。
碳减排技术创新研究中心(Innovative Research Center for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Technology 英文简称:IRC-CEDT)应运而生,致力于针对碳减排领域中的核心科学问题和技术难点,开展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IRC-CEDT旨在突破技术瓶颈,降低碳减排能耗和成本,拓展CO2资源化利用途径,推动碳减排技术在我国的广泛应用和产业化。此外,中心还将聚焦政策咨询、国际合作及人才培养,为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并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2
研究方向
NO 1
CO2捕集技术
NO 2
负碳技术
NO 3
二氧化碳利用
NO 4
非CO2减排
NO 5
CO2地质封存
NO 6
碳管理和碳市场
3
团队介绍
中心主任王淑娟教授
碳减排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目前拥有10余名专家,由王淑娟教授领衔。成员来自热能工程系、核能与新能源研究院等多个相关领域,具备扎实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研究经验。团队秉承务实创新的理念,聚焦碳减排领域的实际问题,通过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行业合作伙伴的紧密协作,不断探索技术突破和应用转化的路径。
4
设施与资源
5
合作与伙伴关系
碳减排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积极构建以产学研结合为核心的合作伙伴关系。中心与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怀柔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生、国家能源集团、华能集团、大唐集团等高校、研究所和大型企业合作,围绕碳减排关键技术开展协同研究与开发。通过项目合作以及技术成果转化,中心不断深化合作内涵,提升创新能力。
6
未来展望
碳减排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将紧扣国家“双碳”目标,以技术创新为驱动,致力于成为碳减排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平台。中心将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力争在先进碳捕集技术、低成本CO2利用技术、先进碳管理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并推动技术成果的规模化应用。与此同时,中心将积极拓展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行业伙伴的合作,构建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打造面向未来的技术创新高地。中心希望以持续的努力,助力我国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并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更多务实解决方案。
7
联系我们
电话
010-62795028
邮箱
wangshuj@tsinghua.edu.cn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