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主要是芥末,可以自己做,能治很多病

文摘   健康医疗   2024-06-20 14:52   上海  

夏贴三伏,可抗三九。

中国人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若能顺应大势,无论做什么事,多能事半功倍。

中医最讲究“天人合一”,说到底,治病要顺应天时,顺势而为,方能四两拨千斤。《黄帝内经》提出“春夏养阳”,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此时自然界阳气最为鼎盛,得天独厚的条件,正可以长养阳气,增强机体抵抗力,也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风寒湿邪等阴邪导致的疾病,即那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颈肩腰腿痛、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的疾病——所谓"冬病”。

三伏贴是天灸的一种。一般认为三伏贴起源于清代张璐在《张氏医通》中详细记载了使用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等药物配伍,以及贴敷于特定穴位如肺俞、膏肓、百劳等治疗冷哮的方法,这被认为是现代三伏贴的雏形。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通过穴位外治,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根据最新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夏季穴位贴敷能明显地提高机体免疫的各项指标,调节免疫蛋白的功能,减轻β受体的反应,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进而改善体质。未病先防,已病防复,以保生长寿。

“三伏贴”是治未病科的特色治疗项目,针对肺系疾病、骨与关节病、妇科及泌尿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免疫力低下等状况辨证论治,病症结合,个体化诊疗,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穴位敷贴、透药、耳穴刺激及穴位埋针等治疗,从而实现综合治疗、加强疗效。

那么如果没办法到医院就诊,可以网上在正规渠道购买三伏贴,按照穴位外敷。仓促之际,若没有膏药,也可以用芥末外涂达到类似治疗作用。白芥子外敷,虽然没有明火,但是因为药性偏温,力气又很大,所以它本身的“火力”也是很足的,可以把身体里一些非常顽固的痰湿化掉。

方法是:取白芥子15-30克,打成粉末(或用芥末),用醋调成糊状,涂在纱布上,敷在背部肺腧穴等相关穴位,半小时至3小时后揭掉。一般连敷2-3次就能看到明显效果。如果是风寒感冒,也可以贴;关节疼痛,也可以外敷。如果是脂肪瘤、滑膜炎、关节痛,就敷在患处。

医书记载的这些小验方,可以参考使用:

感冒无汗。水调芥子末填脐内,以热物隔衣熨之,取汗出妙。

痰喘上气,白芥子末适量,姜汁调敷足心。

风寒咳嗽、气管炎,白芥子炒黄,炒香,研末,用温水或姜汁调糊,选敷膻中、肺俞、涌泉等穴,有烧灼样痛感时去掉。

哮喘,鲜白芥子研末,用蜜或水调,摊布上,贴背部肺俞穴,皮肤红即去掉,不使发泡。

胁痛,白芥子30克,捣成泥状,和鸡蛋清拌匀,贴于痛处,1小时后去药。

《外治寿世方》用白芥子末水调敷痛处。

偏头痛,芥子末30克,和泥摊布上敷患处。

《肘后备急方》也有记载,说治瘰疬,“捣小芥子末,醋和作饼子,贴肿及瘰疬,数看,消即止,恐损肉。”


THE END


抱朴子中医
致力于吴门医述·太湖学堂的学术传承、精准诊疗、中医急救。问道中医,杏林深处有桃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