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村修二(摄影:宫口穣)
中村修二:日本的大学教授以学术研究为中心,通常只向学生教授书本和论文中的知识。这只是传授过去的知识而已。教授既没有走出过大学校门,又缺少创业经历,因此学生无法获得创业方面的知识,也意识不到这条道路的存在……
日本举起科学技术立国的大旗已有约30年时间。日本电器产业被中韩企业远远甩在了身后,汽车产业也弥漫着停滞的气息。曾凭借蓝色发光二极管(LED)研究成果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授中村修二表示,研究人员创业才是日本重新崛起的解决方案。
在开展研究工作的同时,中村修二2008年与人联合创立了从事LED照明灯业务的企业,又在2013年与人合办了从事蓝光激光器和激光照明灯业务的企业。2022年末,在美国成立了第3家企业,这是一家核聚变发电初创企业,创立1年多之后融资超过了50亿日元。
记者:在日本,隶属于大学的研究人员创业的情况并不多见。您为何要创业?研究和教育是否会产生协同效应?
中村修二:日本的环境不容易产生创新,其背后原因是,日本没有大学研究室创办的初创企业出现。在美国,工学院的绝大部分教授基本上都有创业经历,一名教授会创办大约5家企业。还会担任企业的技术顾问。我创办了3家企业,数量算是少的。美国初创企业的员工激励机制与大企业完全不同,为了取得成功,这些员工甚至在休假期间也拼命工作。如果就同一课题展开竞争的话,初创企业肯定会战胜大企业。
企业在大力进行业务所需要的最先进研发。创业时,还必须具备融资等的诀窍以及向投资者的宣传能力。教授通过创业或担任企业顾问等方式学习这些技能,并将这些活生生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我认为这才是大学的意义所在。
日本的大学教授以学术研究为中心,他们通常只向学生教授书本和论文中的知识。这只是传授过去的知识而已。教授既没有走出过大学校门,又缺少创业经历,因此学生无法获得创业方面的知识,也意识不到这条道路的存在。日本需要建立起一种循环:学生认为创业是一条不错的道路,教授雇用优秀的学生到自己的初创企业工作。大学方面也可以在松下及索尼等日本企业的优秀人才退休后将他们招聘进来。
中国出现了很多初创企业,并且不断发展。这和美国十分相似。在美国的大学里,中国留学生越来越多,他们会在美国学习最先进的研究之后回到自己的国家,因此实力非常强大。
记者:2000年代您对曾经任职的日亚化学工业提起了蓝色LED专利方面的诉讼。虽然人们对此毁誉参半,但对研究人员来说,这也为专利价值再次受到关注提供了契机。
中村修二:专利的意义在于保护自己的发明。本来日本的大学教授就只是撰写论文,并不申请专利。论文的当选和落选往往取决于学派等政治性因素和审查委员的喜好。而专利的审查是中立的,创意代表一切。包括我在内,美国的大学教授会指导学生撰写专利文件而不是论文。
记者:日本的大学十分重视论文,但日本的受关注论文数量在过去20年里从世界第4位下降到了第13位。在此期间,产业竞争力似乎也出现下降。
中村修二:电视和半导体都不行了,作为最后堡垒的汽车产业也越来越反常。没有任何新事物出现。从我儿童时代到现在,觉得日本似乎一直在倡导技术立国,但这条道路可能已经完全消失。最近日本提出通过观光立国方针来实现经济增长,但这种增长以后能持续多少年呢?
如果大学保持现状,学生就只能去海外。如果学生在日本进入大企业工作,那就应该把大企业当作大学一样的学习场所。在大企业学习5年左右就已经足够了,希望这些人在信心增加之后能够自己创业,或者加入初创企业。
核聚变发电理论上可以用1克燃料产生相当于8吨石油的能量。这有可能让全球的电力来源构成大大改观,但要实现实用化,仍有许多技术方面的课题需要攻克。
记者:为什么选择现在这个时候在起步较晚的情况下挑战核聚变发电?日本、美国、欧盟(EU)和中国等多国联盟正在以超过200亿欧元的巨额投资建设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您是否有胜算?
中村修二:我从学生时代起就对核聚变研究感兴趣。事实上,我在攻读研究生时曾尝试进入核聚变领域。虽然后来一直长期从事蓝色LED和激光的研究工作,但现在已重新开始研究通过用激光照射物质来引发核聚变反应的激光核聚变。
核聚变发电方面,ITER采用通过磁场来约束等离子体的方式,这种方式被视为优胜候选技术。长期稳定地约束(引发核聚变反应的)等离子体非常困难,几十年来一直在开发,目前仍未实现实用化。
另一方面,在激光核聚变领域,美国的一家研究所2022年底实现了突破。获得了比投入能量更大的能量输出。以后就只剩下实现实用化了。我们有了划时代的创意,已经申请50多项专利。日本和美国正在开发光激光器相关技术。我们在日美两国都有联合研究伙伴,有望加快开发步伐。对于资源匮乏的日本来说,核聚变发电是未来能源战略中的关键技术。
记者:开发蓝光LED时,您采用了与当时被看好的技术不同的方式,并获得成功。您曾说过,成功的诀窍在于摆脱对早期研究的依赖,独立深入思考。
中村修二:目前核聚变发电方面的开发情况与我成功开发出蓝光LED时相似。我在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研究蓝光LED。当时我认为跟在别人的技术后面跑不会有前途,于是瞄准了几乎无人问津的氮化镓。通过构思出来的新方法,在5年时间里完成了长达20多年未能实现的开发。
我不太相信早期研究。核聚变发电就是如此。尽管全世界的大多数人都说“磁场才是最好的方式”,但我查阅研究成果后发现,难度仍然很大。不要相信别人所说的话,而是自己深入调查了解并做出努力,这样发明才能取得成功。涉足新领域时,我认为没有人研发的部分具有更高的成功概率。
发明的关键在于创意的新颖性和独创性。企业和大学应该召集优秀人才并进行投资,之后不要过多干预。如果召集多人组建团队进行研发,领导者往往会设立规则、召开会议、制定目标并向投资者等报告。这样会产生多方面的制约。希望能够为发明者营造一个可以自由深入思考的环境。
在美国,只要创意足够好,政府等就会做出预算提供支持,在思想保守的人较多的日本,这一点仍很难做到。美国不会根据诺贝尔奖得主这样的头衔、年龄及企业规模等进行评估。支持研究的政策也对独创性创意的诞生至关重要。
当大企业濒临破产时,日本会立即投入巨额补贴来帮助其延续生命。半导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已经摇摇欲坠的大企业注定会倒闭。由于没有形成创新循环,现在整个日本正处于沉没的边缘。可以将拯救大企业的资金投入到充满干劲并拥有技术的初创企业。这应该有助于推动企业乃至整个产业的新陈代谢。
中村修二:
生于日本爱媛县。1979年获得德岛大学研究生院工学研究专业硕士学位,并入职日亚化学工业。1993年成功开发出高亮度蓝光LED。2000年成为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授,2014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022年与人联合创立核聚变发电企业Blue Laser Fusion。
记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京塚环、福井健人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日经中文网 https://cn.nikk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