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放开以来
不少00后、10后都有了兄弟姐妹
“爸爸,哥哥欺负我!”
“妈妈,妹妹抢我东西!”
宝爸宝妈们也在为家庭的和睦负重前行
家有俩宝,“爱的天平”怎么摆?
老二来了,老大咋办?
前段时间,来自成都师范银都紫藤北区小学的两组二胎家庭和他们的班主任老师,做客成都交通文艺广播《熊猫家长会》节目直播。
围绕二胎家庭的痛点、难点,“老大”“老二”都是怎么想的?
“爸妈”都是咋解决的?班主任老师支了哪些招?
滚滚带大家走进成都师范银都紫藤北区小学,这既是一家庭教育的分享交流,也是紫藤北小的一次家庭教育课程。
滚滚
三年级的何雨嘉&六年级的哥哥,平时兄妹俩是怎样相处的?
何雨嘉
我喜欢哥哥,他有好吃的会分享给我,在学校也保护我,我们俩就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但有些时候,哥哥玩游戏会耍赖。比如说躲猫猫,我们都想当藏的,因为藏的好玩,找的到处找不到。我们用石头、剪刀、布来决定。一局胜,我赢了。哥哥不服,说三局两胜。
滚滚
兄妹俩如果产生了矛盾,妈妈怎么处理呢?
何雨嘉妈妈
我下班到家,有时两个孩子会说“哥哥怎么了”“妹妹怎么了”。
作为妈妈,不能偏听也不能偏帮,得有个公平公正的态度。不能看着妹妹掉眼泪花了,就盲目地认为哥哥欺负她了。我们不是去评判对与错,而是分析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作为二胎的妈妈情绪必须要稳定,要不然很多事不好解决。要平等地对待两个孩子,鼓励他们沟通。
还要培养两兄妹之间的合作,自己去协调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可以寻求爸爸妈妈的帮助。
滚滚
两个孩子的教育模式,是“复制粘贴”还是“系统转型”?
何雨嘉妈妈
孩子是不同的个体,我要尊重他们之间的差异,特别是男宝宝、女宝宝之间。每个小朋友都有不同,一开始都是摸索,然后借鉴之前的经验。
怎么平衡“爱的天平”,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心理来对待。
哥哥现在11岁了,性格、心理肯定和妹妹不一样。对哥哥的沟通方式,肯定跟妹妹不一样。女孩子心思要细腻点,你对两个孩子说同样的重话,哥哥觉得没啥,但是妹妹有可能眼泪花唰啦唰啦就往下掉。
对于在快速成长中的孩子,邓悦老师分享,除了生理上的变化,还要关注心理上的发展:
小学低段的学生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包括骨骼、肌肉、神经系统都在快速发展。二胎家庭中的孩子,可能会因为跟兄弟姐妹互动,从而增加体能或者锻炼协调性。
二胎家庭的孩子也面临着心理方面的挑战。比如说,家里增添了新的成员,家庭资源的分配,包括家长的关心程度,都会有一些变化。
二胎家庭最怕的就是“比”。小孩子会不自觉跟自己的哥哥姐姐进行比较。如果是一种良性的竞争,会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内驱力。
对家长来说,预防“比”对孩子成长带来的不良影响,需要觉察到孩子的真实需求并积极回应。
对女孩儿,多以情动人,和她在一起,聆听她的心事;
对男孩儿,采取一些共同行动,拉近双方距离;
对儿童期的孩子,多一些情感陪伴和照料;
对青春期孩子,多给一些自由决定的空间……
紫藤北小学校除了定期举办家长会,还设立了家长开放日、家长进课堂、家长志愿者等活动。同时,还成立了“家长学校”,通过系统的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邓老师在班上还开展过的《沟通,从心开始》亲子主题班会课,这是一节孩子与家长共同参与的课堂,班会课回设计亲子互动活动让学生和家长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
滚滚
都说二胎里,姐姐对弟弟有“血脉压制”,在佳颖家里存在吗?
刘佳颖
一开始我非常期待弟弟的出生,他出生之后我每天都会去找他玩,去抱他,还给他穿过我小时候的裙子。我当时觉得他特别可爱。
现在弟弟6岁了,特别淘气。我跟他讲了,不要进我的房间,不要去翻开我的本子。可他有时候还是要去碰,还会去搞破坏。
我做一件事他就要跟着做。有些事是我能做,他不能做的。比如说,我美术要用橡皮,我把橡皮切了一块,方便我擦。然后他也跟着拿刀划我的橡皮,把橡皮分成了很多块。我看到之后特别生气。
滚滚
弟弟当姐姐的“小跟班”,爸爸会鼓励姐姐和弟弟一起玩吗?
刘佳颖爸爸
老二往往有一个习惯,总是想模仿,和老大玩。我们作为家长,也尝试过让他们一起玩,但是发现效果不是很好。我们最后还是根据两个孩子的特点安排。
比如说老二,他是男孩子,喜欢运动。只要我回来,我就带着他去骑自行车、打篮球,做男孩子更喜欢的活动。
老大的话,她比较安静。我们就引导她去练字、弹古筝等等。我们也鼓励她做出自己的尝试,比如像暑假去环球中心尝试卖一点小东西。把两个孩子的兴趣、活动稍微区分了一下。
滚滚
如果姐姐和弟弟发生冲突了,会“大的让小的”吗?
刘佳颖爸爸
我和妈妈都统一了一个认识,产生冲突的时候,还是要弟弟尽量让姐姐。因为弟弟现在还是处在一个规则养成的阶段。
尤其是现在姐姐已经开始进入青春期。
涉及到规则的问题,孩子会觉得怎么从爸爸嘴里面说出来的,老是“不准”“不许”“不能”。我作为家长,自己的反思就是老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说“不准”“不许”“不能”的时候是有问题的。
对佳颖爸爸的困惑,王晶老师在采访中为我们补充了专业解答:
10~12岁的孩子,也就是小学的高段时期。孩子们这个时候,无论从生理也好,心理也好,慢慢地开始向青春期过渡。我们在心理学上,把它称之为青春初期或者前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有了“权力需要”,需要“自我认同感”。
这个时候,遇到问题我们不能硬碰硬,也不能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完全放手让他去做。适度的放手加以引导会让孩子成长的更好。
放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放手要看孩子的成长阶段。孩子的发展是呈现出不平衡性的,能放的就放一些,不能放的坚决不能放,否则,这一个时间段荒芜了,以后还是要补上来。
第二,孩子已经习得的就放,比如说读书习惯、时间安排,孩子还没有养成习惯的,还无法单独完成的,就不要放,不但不放,还要重点关注,孩子进步了,一次次的进步会让孩子获得满满的成就感,乐趣来了,自信也来了。反之,孩子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助。
第三,放手不是撒手,不能一蹴而就,在不同的时期,要不断地调整放与不放的平衡点。比如某个阶段,孩子爱上了打游戏,刷视频,你可能很难放手。
那哪里要放手呢?我认为要给于是一种长大的信赖
1.给孩子一定范围的自主权,参与家庭活动的商讨与决定,尊重孩子的想法,不替代孩子。
2.面对挑战,鼓励他勇敢尝试,但也尊重他的胆怯与失败。
3.鼓励孩子自主解决朋友间的小摩擦,不过度干预。
家庭教育没有标准的答案
你家有啥解决的妙招?
带上你家娃评论区一起来聊聊
《熊猫家长会*熊猫少年说》
期待更多孩子们化身小小主持人
来和滚滚一起分享体验!
想听两位老师的更多干货
戳下方链接跳转《熊猫智慧家长》
↓↓↓
成都家长都在看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