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字的繁体字“啟”也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①的左边是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扇门,手把门打开就叫“启”。金文②的左上部是“门”,右上部是一只右手,下部又增加了一个“口”字,表示把门开了一个“口”的意思,也同样是“开”。③是小篆的形体,“又”变成了“攴”,“攴”(扑)有“打”的意思。④是楷书的写法。⑤是简化字。
“启”字的本义就是“开”或“打开”,如《左传•昭公十九年》:“启西门而出。”也就是说:打开西门而离去。由“开”之义又能引申为“开发”或“开拓'如:“齐桓公……启地三千里。”(《韩非子•有度》)意思是:齐桓公开发土地方圆三千里。由开发”之义又能引申为“启发”,如:“启叔孙氏之心。”(《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大意是:启发叔孙氏之心扉。凡“启发”就要用言语说话,因此“启”字又能引申为“陈述”之义,如在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中有这样的话:“某启:昨日蒙教。”其大意是:“(王安石)陈述:昨日承蒙指教。”其实,今天我们所说的“启事”也正是“陈述的事情”,若理解为“把事情打开”那就不确切了。
请注意:在古代“啟”字还可以作“啓”、“唘”等,在废除异体字时则把后两种形体都废除了,只保留了“啟”这一种写法。后来“啟”又简化为“启”,因此现在只能用“启”这一种形体了。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初为会意字。殷商甲骨初文从又从户。又为手之象,户为门之象,以手拉门会开启意。后加口为会意兼形声字,手拉、口喊亦会开启意。亦加日,从日从,亦声。加日突出天明,到开门之时。或上复加“日”,从日从口从,亦声,会意相同(加日者后分化为晵, 《说文》训“雨而昼夝(晴)”)。到西周,取得主流地位的是从口从。构件“又”或作“戈”,以戈启门,虽行用不久,楷书却出现了啔字。当时另一主要变化是构件攴代替了又(属于形义皆近构件的互用),后来一直成为启字的主流写法。到战国时,构件“攴”又有作“殳”者(亦属于形义皆近构件的互用),此写法历经汉代,最终楷书又出现异体𠶳。其时亦有省略口作𢻻者,或易“口”为“土”作“”者,或攴下又加饰笔致构件“又”成为上攴下寸的共用者。其时主流写法虽有微小波动,但基本稳定,并为《说文》所取法。许慎分析为从攴启声,当另有所本或理据重构。隶变后楷书主要出现了构意相同而方位不同的“啟”、“啓”两体,还有讹体“唘”。现代整理汉字时,以啓为正体,将啟、唘作为异体,后啓又简化为“启”。啔与啓也被自然淘汰。晵被《说文》收录,立为字头,一直保存。参“晵”字条。本义是开启、开门。《邺中片羽三集》下41.6:“其启庭()西户? ”云梦秦简《封诊式》:“今旦起启户取衣。”引申指天开、放晴。《合集》 13112:“贞:翌辛巳有?”引申指开辟。中山王鼎:“辟启封彊(疆)。”引申指征伐在前,前驱。《小屯·殷虚文字丙编》409 :“丙辰卜,争贞:沚戞训启,王比(次,督阵于后),帝若(顺),受我又(祐)? ”引申指启发、开导。番生簋盖:“广启氒(厥)孙子于下。”引申指启禀、禀告。《金璋所藏甲骨卜辞》 563 :“王(视兆)曰:其有来启? ”地名。《小屯·殷虚文字甲编》 1447:“王其田(畋)启? ”人名。《乙编》8728:“子启亡(nè,疾)?”芮伯壶:“内(芮)白𢼄乍釐公尊彝。”楚铜符有鄂君启节。(张标)
“启”在甲骨文时代就是一个简化字。《说文》:“启,开也。”甲骨文中有,从户从又,像以手开户之形,乃开启之本字。引申指雨后天放晴为,晴者云开日见也,或加日旁作,乃天晴义之专字。《合集》13112:“贞:翌辛巳有? ” 《粹》649:“今夕? ”亦引申指启禀、禀告义,或加口旁作,乃启禀之专字。《乙》 7826:“丙辰卜,争贞:沚聝(人名)王,比(联盟)。帝受我佑? ” 《说文》训“啟”为“教”是“开”的引申义,教者发人之蒙,开人之智。甲骨文中启、四字通用。本从又,战国时期“又”讹为攴。甲骨文、金文中从攴从户者非“啟”字,乃肇字。至于《说文》,“啟”入攴部,训“教”也;“晵”入日部,训“雨而昼晴也”;“启”入口部,训“开也”。他如目部之“晵”,木部之“棨”,糸部之“綮”,加之日部之“晵”,由于许慎不知有“”字,说解以上诸字均曰“啟省声”,而说“啟”为“从攴启声”,既误解“啟”字,而又说误此四字。“启”在西周金文中沿用甲骨文之繁体“”,战国以后从攴作“啟”,这是后世通用之繁体,新中国成立后《汉字简化方案》确定以“启”代“啟”。(陈英杰)
——李学勤《字源》
来源:汉典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