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溪学书堂:细说汉字 |恒

文摘   2025-01-03 18:10   江苏  

这是“持之以恒”的“恒”字,原为会意字。甲骨文①的中间是“月”,上下的两条横线表示界限,这就说明月亮永远在一定的范围内运行,体现永恒之意。②是金文的形体,中间又增加一“心”字,表示“心”也要“恒”。③是小篆的形体,将“月”讹变为“舟”。④为楷书的写法。

 

《说文》:“恆,常也。”如《晋书•袁甫传》:“阴积成雨,雨久成水,故其城恒涝也。”这里的“恒”就是“经常”的意思。由“常”又可以引申为“固定的”、“永久的”,如刘禹锡《天论上》:“(天)恒高而不卑。”这是说:天,永远是高的而不是低的。

 

“恒”字由“经常”义又可以引申为“平常”,如《战国策•秦策二》:“甘茂贤人,非恒士也。”大意是:甘茂这个人是一位贤人,不是平常的人。

 

请注意:《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这里的“恒”是上弦月渐趋盈满的意思,必须读作gèn,而不能读作héng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会意字。据《说文》,此字“从心,从舟在二之间。上下心以舟施恒也。”段玉裁注云:“上下谓往复也。谓往复遥远而心以舟运旋,历久不变,恒之意也。”其说颇迂曲。甲骨文从月在二之间,如字形2,当是取象于月在天地之间圆缺往复而寓永恒之意,《诗·小雅·天保》有“如月之恒”的话,正道出了恒字取象于月的寓意。甲骨文还有异体从弓,如字形1。毛传解释“如月之恒”中的“恒”为“弦”,郑笺进一步解释为“月上弦而就盈”。弦本弓上物,故字又从弓。金文开始增繁从心,如字形3,其义殆与恒心有关。月字舟字古文多混同,故《说文》小篆讹从舟。秦汉文字或从月,如字形6;或从舟,如字形8;或从日,如字形9。从“舟”沿袭小篆之讹,从“日”则与从“月”相通。楷书作“恆”或“恒”。作“恆”者是从“月”或“舟”形体的变写,作“恒”者则继承了从“日”的写法。《正字通·心部》以“恒”为“恆”的俗字,现以“恒”为规范正字。字形51011是战国楚系文字的特殊写法,郭店简、包山简很常见。其相同之处是从二从夕,古月、夕同字,故与从月无别。其不同之处是字形5从“心”并加“卜”,字形1011则省去“心”符而留下“卜”符。此“卜”符如非赘笔饰画,其意难明。“恒”的本义是月上弦而渐满。《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日月经天、阴晴圆缺乃是固定不变的规律,因而引申为长久、恒心。《孟子·梁惠王上》:“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再引申为普通的、平常的。作副词,指经常、常常。通“亘”,绵延、连续。《汉书·叙传上》:“潜神默记,恒以年岁。”(林志强)

——李学勤《字源》

来源:汉典文化传播


 最新文章